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665发布日期:2018-12-11 21:4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行业中,管件冷却环节十分重要,快速有效的对管件进行冷却,使管件收缩均匀,从而确保产品质量与美观度。现有技术中,传统管件冷却一般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管件产品损坏进和浪费,若冷却方法不当,会极大地浪费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效果不理想。所以使用高效的冷却装置替代人工操作对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节省人力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塑料管件冷却存在如下不足:采用普通循环水箱浸泡的方式进行冷 却,但是由于管件本身材质是塑料,会漂浮在水面上,冷却效果差;外壁喷淋方式冷却,该种方式常常不能做到整个外壁均匀受冷,导致收缩不均,导致管材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箱,第一蓄水箱一侧连接主出水管,主出水管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分别为上层分管和第一冷却管;

上层分管和第一冷却管均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管道,上层分管上设置雾化喷吹装置,上层分管上和第一冷却管上均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和速度调节阀门;

第一冷却管的每个管壁上均匀分布出水孔,外部套设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由与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固定在第二蓄水箱上,第二蓄水箱箱口设置若干个矩形板,矩形板上焊接支撑装置,第二蓄水箱与第一蓄水箱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吹装置通过连接管道和上层分管连通,包括雾化喷头、喷吹装置和漏斗形外壳,连接管道伸入到漏斗形外壳内,雾化喷头安装在漏斗形外壳内的连接管道上,喷吹装置是加压装置,加压装置通过风管与漏斗形外壳连通。

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与喷管连接,所述喷管上加设调节管道,调节管道与所述连接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头本体表面开有多个喷孔,喷孔上覆盖一层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调节管道上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端部设置收缩卡扣。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Y型,Y型下部分为支撑杆,支撑杆一端焊接在所述矩形板上,Y型上部分包括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形成的夹角可调节大小,角度范围在30度到160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箱,第一蓄水箱一侧连接主出水管,主出水管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分别为上层分管和第一冷却管;上层分管和第一冷却管均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管道,上层分管上设置雾化喷吹装置,上层分管上和第一冷却管上均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和速度调节阀门;每个第一冷却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出水孔,外部套设第二冷却管,第二冷却管由与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固定在第二蓄水箱上,第二蓄水箱箱口设置若干个矩形板,矩形板上焊接支撑装置,第二蓄水箱与第一蓄水箱通过管道连通。上述各结构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待冷却的管件漂浮在水面上,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此外,还可以达到管件在冷却时受冷面均匀,提高冷却效果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实用,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的主出水管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上层分管设置雾化喷吹装置,用于对所述的第二冷却管进行冷却,冷却装置运行过程中,雾化喷吹装置不断地从雾化喷头喷水到第二冷却管表面降温,由于雾化的水量相对于喷淋的水量较小,雾化的小液滴源源不断地喷到第二冷却管表面并布满其表面,达到受冷面均匀,全面降温的效果。降温后的水掉落到第二蓄水箱里面,通过管道循环到第一蓄水箱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的主出水管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第一冷却管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管道,当对管材进行冷却时,将管件套设在第一冷却管外部,第一冷却管外部套设第二冷却管,冷却开始后,雾化喷头喷水到第二冷却管表面降温,同时,第一冷却管内部同冷水,实现了内外同步的冷却效果,达到了受冷面均匀,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所述装置上层分管上和第一冷却管上均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和速度调节阀门,可以通过水量和水速的调节实现不同型号大小的管材的冷却需要。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形成的夹角可调节大小,角度范围在30度到160度之间。如此设置可满足不同型号大小的管材的冷却需要,便于调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层分管和第一冷却管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材的新型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箱1,第一蓄水箱1一侧连接主出水管2,主出水管2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分别为上层分管21和第一冷却管22;

上层分管21和第一冷却管22均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管道,上层分管21上设置雾化喷吹装置3,上层分管21上和第一冷却管22上均设置水量调节阀门和速度调节阀门;

第一冷却管22的每个管壁上均匀分布出水孔,外部套设第二冷却管23,第二冷却管23由与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4固定在第二蓄水箱5上,第二蓄水箱5箱口设置若干个矩形板,矩形板上焊接支撑装置4,第二蓄水箱5与第一蓄水箱1通过管道连通。

上述各结构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待冷却的管件漂浮在水面上,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此外,还可以达到管件在冷却时受冷面均匀,提高冷却效果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实用,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喷吹装置3通过连接管道和上层分管21连通,包括雾化喷头31、喷吹装置和漏斗形外壳,连接管道伸入到漏斗形外壳内,雾化喷头31安装在漏斗形外壳内的连接管道上,喷吹装置是加压装置,加压装置通过风管与漏斗形外壳连通。

该冷却装置的主出水管2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上层分管21设置雾化喷吹装置3,用于对所述的第二冷却管23进行冷却,冷却装置运行过程中,雾化喷吹装置3不断地从雾化喷头31喷水到第二冷却管23表面降温,由于雾化的水量相对于喷淋的水量较小,雾化的小液滴源源不断地喷到第二冷却管23表面并布满其表面,达到受冷面均匀,全面降温的效果。降温后的水掉落到第二蓄水箱5里面,通过管道循环到第一蓄水箱1重复利用。

该冷却装置的主出水管2分割为上下两层分管,第一冷却管22包括若干个并排的管道,当对管材进行冷却时,将管件套设在第一冷却管22外部,第一冷却管22外部套设第二冷却管23,冷却开始后,雾化喷头31喷水到第二冷却管23表面降温,同时,第一冷却管22内部同冷水,实现了内外同步的冷却效果,达到了受冷面均匀,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喷头31包括喷头本体311,所述喷头本体311与喷管312连接,所述喷管312上加设调节管道313,调节管道313与所述连接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头本体311表面开有多个喷孔314,喷孔314上覆盖一层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管道313上设有橡胶圈315,所述橡胶圈315端部设置收缩卡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装置4为Y型,Y型下部分为支撑杆41,支撑杆41一端焊接在所述矩形板上,Y型上部分包括第一顶杆42和第二顶杆43,第一顶杆42和第二顶杆43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第一顶杆42和第二顶杆43形成的夹角可调节大小,角度范围在30度到160度之间。如此设置可满足不同型号大小的管材的冷却需要,便于调节,实用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