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161发布日期:2019-01-15 22:1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依序顶出装置,具体是指用于注塑模具分两次依序顶出制品脱模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注塑模具用于两次依序顶出的装置为弹簧、顶出杆和卡口的形式,简称弹簧卡扣式,参阅中国专利CN201310152239.6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弹簧易于疲劳瘫软,卡口与锁扣易于磨秃打滑,顶出杆易于转动失灵,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否则会损坏整个模具,使得采用弹簧卡扣式依序顶出装置的模具,维护量大,运行效率低,综合运作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维护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滑道块、滑芯、匙杆、杆套和芯套构成的装置,其中,滑道块设有上滑槽、下滑槽、导槽和套槽;滑芯设有芯槽;匙杆由杆头、杆颈、杆体、杆肩和杆勾构成;杆套为呈凹字形的块状钢质构件;芯套为矩环形块状的钢质构件,芯套的内孔称为套孔;匙杆经杆套与滑道块滑动连接,所述杆体的上部滑动于所述导槽内,所述杆头位于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之间;滑芯可左右滑动位于芯套的所述套孔内;本装置设置在模具的外侧面,其中,滑道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滑芯经芯套固定于模具的推板处,匙杆的下端与模具的顶板固定连接,滑芯的所述芯槽滑动卡在匙杆的所述杆颈处,滑芯滑动位于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内;

工作时,先,由于滑芯被匙杆的所述杆肩和杆勾抵触锁定,顶板带动匙杆、顶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匙杆经滑芯带动推板同步向上移动,当滑芯向上由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移动至所述上滑槽时,滑芯在芯套内滑动致滑芯与所述杆肩和杆勾脱扣解锁;之后,杆体无阻碍穿过芯槽继续向上,此时,推板停止,顶杆继续向上顶推直至制品脱模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旨在使设有两次依序顶出的注塑模具,达到减少维护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包括滑道块、滑芯、匙杆、杆套、芯套,其中:所述的滑道块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滑道块的前面设有上滑槽、下滑槽、导槽和套槽,所述上滑槽为位于滑道块前面上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下滑槽为位于滑道块前面中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导槽为位于滑道块前面下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套槽为位于所述导槽的中部、横截面呈矩形、与导槽正交相通的凹槽;上滑槽、下滑槽和导槽相通,上滑槽与下滑槽的槽宽相等,上滑槽的上下中心线位于下滑槽的上下中心线的右方,上滑槽的上下中心线与导槽的上下中心线重合;上滑槽与下滑槽槽壁的连接处设有由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称为过渡斜面;

所述的滑芯为呈平行四边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滑芯的后面中心设有上下方向进行的缺口称为芯槽;

所述的匙杆为由杆头、杆颈、杆体、杆肩和杆勾构成的杆状钢质构件,匙杆的上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凸缘部分称为杆头,匙杆的下部称为杆体,介于所述杆头与杆体之间的部分称为杆颈,所述杆颈的右侧面与所述杆头的右侧面平齐,所述杆颈的左侧面与所述杆体的左侧面平齐,所述杆头向左凸于所述杆颈左侧的下面称为杆勾,所述杆体向右凸于所述杆颈右侧的上面称为杆肩;

所述的杆套为呈凹字形的块状钢质构件;

所述的芯套为矩环形块状的钢质构件,芯套的内孔称为套孔;

所述芯槽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与所述杆体滑动配合;

所述杆颈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杆头和杆体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

起始位置,杆套固定于所述套槽内,匙杆经杆套与滑道块滑动连接,所述杆体的上部滑动于所述导槽内,所述杆头位于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之间;

本装置设置在模具的外侧面,其中,滑道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滑芯经芯套固定于模具的推板处,滑芯可左右滑动位于芯套的所述套孔内;匙杆的下端与模具的顶板固定连接,滑芯的所述芯槽滑动卡在匙杆的所述杆颈处,所述杆肩抵触在滑芯的右下面,所述杆勾抵触在滑芯的左上面,滑芯滑动位于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内。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注:以下基于后视透视图进行表述,后视透视图的左、右方位为主视图的右、左方位。

工作时,先,由于滑芯被匙杆的所述杆肩和杆勾抵触锁定,顶板带动匙杆、顶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匙杆经滑芯带动推板同步向上移动,当滑芯向上由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经所述过渡斜面移动至所述上滑槽时,滑芯在芯套内由右向左滑动,致使滑芯与所述杆肩和杆勾脱扣解锁;之后,杆体无阻碍穿过所述芯槽继续向上,此时,推板停止,顶杆继续向上顶推直至制品脱模;

本装置通过采用滑道块、滑芯和匙杆的滑芯滑道式的结构实现两次依序顶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际应用证明,即使在滑芯,滑道块的上滑槽、下滑槽、导槽出现了磨损,只要上滑槽和下滑槽没有磨损到二者的上下中心线重合的程度就不会发生失灵故障,因此维护量少,此外,还避免了使用弹簧的弊端,使设有两次依序顶出的注塑模具,减少了维护量、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成本。

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由滑道块、滑芯、匙杆、杆套和芯套构成的装置,其中,滑道块设有上滑槽、下滑槽、导槽和套槽;滑芯设有芯槽;匙杆由杆头、杆颈、杆体、杆肩和杆勾构成;杆套为呈凹字形的块状钢质构件;芯套为矩环形块状的钢质构件,芯套的内孔称为套孔;匙杆经杆套与滑道块滑动连接,所述杆体的上部滑动于所述导槽内,所述杆头位于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之间;滑芯可左右滑动位于芯套的所述套孔内;本装置设置在模具的外侧面,滑道块与模具的载板固定连接,滑芯经芯套固定于模具的推板处,匙杆的下端与模具的顶板固定连接,滑芯的所述芯槽滑动卡在匙杆的所述杆颈处,滑芯滑动位于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内;

工作时,先,由于滑芯被匙杆的所述杆肩和杆勾抵触锁定,顶板带动匙杆、顶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匙杆经滑芯带动推板同步向上移动,当滑芯向上由滑道块的所述下滑槽移动至所述上滑槽时,滑芯在芯套内滑动致滑芯与所述杆肩和杆勾脱扣解锁;之后,杆体无阻碍穿过芯槽继续向上,此时,推板停止,顶杆继续向上顶推直至制品脱模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维护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使设有两次依序顶出的注塑模具,达到了减少维护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主视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后视轴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杆套4和芯套5;

图6是图5的轴测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在应用模具中的后视投影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右视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在应用模具中的后视透视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杆套4和芯套5;

图11是基于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工作在匙杆3经滑芯2带动推板01同步向上移动至滑芯2向上通过所述过渡斜面15与所述杆肩34和杆勾35脱扣解锁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基于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工作在推板01停止,杆体33穿过芯槽21继续向上,顶杆031继续顶推制品脱模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中:滑道块1、上滑槽11、下滑槽12、导槽13、套槽14、过渡斜面15、滑芯2、芯槽21、匙杆3、杆头31、杆颈32、杆体33、杆肩34、杆勾35、杆套4、芯套5、推板01、载板02、顶板03、顶杆031、底板0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滑芯滑道式依序顶出装置,包括滑道块1、滑芯2、匙杆3、杆套4、芯套5,其中:所述的滑道块1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滑道块1的前面设有上滑槽11、下滑槽12、导槽13和套槽14,所述上滑槽11为位于滑道块1前面上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下滑槽12为位于滑道块1前面中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导槽13为位于滑道块1前面下部、横截面呈矩形、上下方向的通槽;所述套槽14为位于所述导槽13的中部、横截面呈矩形、与导槽13正交相通的凹槽;上滑槽11、下滑槽12和导槽13相通,上滑槽11与下滑槽12的槽宽相等,上滑槽11的上下中心线位于下滑槽12的上下中心线的右方,上滑槽11的上下中心线与导槽13的上下中心线重合;上滑槽11与下滑槽12槽壁的连接处设有由右向左向下倾斜的斜面称为过渡斜面;

所述的滑芯2为呈平行四边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滑芯2的后面中心设有上下方向进行的缺口称为芯槽21;

所述的匙杆3为由杆头31、杆颈32、杆体33、杆肩34和杆勾35构成的杆状钢质构件,匙杆3的上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凸缘部分称为杆头31,匙杆3的下部称为杆体33,介于所述杆头31与杆体33之间的部分称为杆颈32,所述杆颈32的右侧面与所述杆头31的右侧面平齐,所述杆颈32的左侧面与所述杆体33的左侧面平齐,所述杆头31向左凸于所述杆颈32左侧的下面称为杆勾35,所述杆体33向右凸于所述杆颈32右侧的上面称为杆肩34;

所述的杆套4为呈凹字形的块状钢质构件;

所述的芯套5为矩环形块状的钢质构件,芯套5的内孔称为套孔;

所述芯槽21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与所述杆体33滑动配合;

所述杆颈32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杆头31和杆体33的左右方向宽度尺寸;

起始位置,杆套4固定于所述套槽14内,匙杆3经杆套4与滑道块1滑动连接,所述杆体33的上部滑动于所述导槽13内,所述杆头31位于所述上滑槽11和下滑槽12之间;

本装置设置在模具的外侧面,其中,滑道块1与模具的载板02固定连接,滑芯2经芯套5固定于模具的推板01处,滑芯2可左右滑动位于芯套5的所述套孔内;匙杆3的下端与模具的顶板03固定连接,滑芯2的所述芯槽21滑动卡在匙杆3的所述杆颈32处,所述杆肩34抵触在滑芯2的右下面,所述杆勾35抵触在滑芯2的左上面,滑芯2滑动位于滑道块1的所述下滑槽12内。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注:以下基于后视透视图进行表述,后视透视图的左、右方位为主视图的右、左方位。

工作时,先,由于滑芯2被匙杆3的所述杆肩34和杆勾35抵触锁定,顶板03带动匙杆3、顶杆031向上移动的同时,匙杆3经滑芯2带动推板01同步向上移动,当滑芯2向上由滑道块1的所述下滑槽12经所述过渡斜面15移动至所述上滑槽11时,滑芯2在芯套5内由右向左滑动,致使滑芯2与所述杆肩34和杆勾35脱扣解锁;之后,杆体33无阻碍穿过所述芯槽21继续向上,此时,推板01停止,顶杆031继续向上顶推直至制品脱模;

本装置通过采用滑道块1、滑芯2和匙杆3的滑芯滑道式的结构实现两次依序顶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际应用证明,即使在滑芯2,滑道块1的上滑槽11、下滑槽12、导槽13出现了磨损,只要上滑槽11和下滑槽12没有磨损到二者的上下中心线重合的程度就不会发生失灵故障,因此维护量少,此外,还避免了使用弹簧的弊端,使设有两次依序顶出的注塑模具,减少了维护量、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