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9164发布日期:2019-01-22 22:3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丝装置。



背景技术: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高技术非金属无机纤维,以天然火山岩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玄武岩纤维,适合于在较宽温度范围内(-260~700℃)使用,耐酸碱、绝热绝缘、且耐久性好,因此,在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消防环保领域、石油化工领域、电子领域、高温过滤领域、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领域、休闲体育用品领域、建筑桥梁加固补强、混凝土增强、树脂增强等有广泛的应用。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就是一种利用玄武岩纤维制作而成的。玄武岩纤维复合筋主要应用于混凝土内,其制作工序是:玄武岩纱线从纱架经集束板进入浸胶槽、通过工装,缠绕纱线,经过加热环加热后上砂,然后依次进入固化箱固化成型,最后由牵引机引出收卷或截断成成品包装。

现有的复合筋生产中,缠绕纱线这一步骤的绕丝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复合筋卷绕的导向组件,参考图5,现有技术中才采用直线电机推带动导向组件左右往复移动的方式。但是,成型的玄武岩复合筋常常是多卷复合筋一同在一台绕盘机上均绕成型的,且直线电机采用全闭环控制,多卷复合筋卷绕中的负荷变化对于直线电机而言是比较大的外界干扰,常常导致直线电机运行失稳,导致卷绕的复合筋卷绕错乱、不整齐、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绕盘机的导向组件易受负荷干扰而导致卷绕错乱、不整齐、不美观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该绕盘可以平稳地卷绕多卷玄武岩复合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绕丝转轴,所述底座上在所述绕丝转轴的下方一侧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的轴线与所述绕丝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横轴上套设有移动导向座,所述移动导向座的底端设置有向下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套设有中间滑块,所述中间滑块上铰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旋转滑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导向座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铰接有传送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复合筋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座的前端、后端均铰接有辅助滑轮,所述辅助滑轮的轴线与所述传送滑轮的轴线平行,所述辅助滑轮的轴线的高度低于所述传送滑轮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滑轮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

进一步地,多个导向支架沿设置为一列。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均布有若干个隔盘,所述隔盘的间距与所述旋转杆的长度相适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横轴上套设有移动导向座,移动导向座的底部向下设置有移动杆,电机启动后,电机带动旋转滑块转动,旋转滑块带动接头、旋转杆绕中间滑块转动,中间滑块进而带动移动杆、移动导向座在横轴上往复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常规的电机,电机旋转就可带动移动导向座左右往复移动,而常规的电机与直线电机相比,是闭环控制,不易受外界干扰,在复合筋卷绕时,随着复合筋卷绕的进行,负荷的变化不会将影响电机的运转,从而避免导向座的左右往复移动受负荷变化干扰而导致复合筋卷绕错乱、不整齐的问题产生。

2、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底座上铰接有传送滑轮。支架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复合筋限位板。复合筋限位板将复合筋始终限制在导向支架内,避免复合筋乱窜,也即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底座的前端、后端均铰接有辅助滑轮,辅助滑轮的轴线与传送滑轮的轴线平行,辅助滑轮的轴线的高度低于传送滑轮的轴线。复合筋先置于支架底座前端的辅助滑轮上,然后穿过传送滑轮,再置于支架底座后端的辅助滑轮上,传送滑轮、辅助滑轮同步转动将复合筋向绕丝转轴上输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使用一个滑轮导向,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导向效果,提高了复合筋卷绕的传输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复合筋从单个滑轮上脱落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复合筋从滑轮上脱离,以及提高复合筋响应传送滑轮、辅助滑轮左右往复移动的效果,传送滑轮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

5、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减少体积,同时使得同一台绕盘上的多卷玄武岩复合筋卷绕均匀、一致,绕丝转轴上均布有若干个隔盘,所述隔盘的间距与所述旋转杆的长度相适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Y部分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支架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支架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绕丝转轴,201-隔盘,3-导向组件,301-横轴,302-移动导向座,303-移动杆,304-中间滑块,305-接头,306-旋转杆,307-旋转滑块,308-电机,4-导向支架,401-支架底座,402-传送滑轮,403-复合筋限位板,404-辅助滑轮,405-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绕丝转轴2,底座上在绕丝转轴2的下方一侧还设置有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横轴301,横轴301的轴线与绕丝转轴2的轴线平行,横轴301上套设有移动导向座302,移动导向座302的底端设置有向下的移动杆303,移动杆303上套设有中间滑块304,中间滑块304上铰接有接头305,接头305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06,旋转杆306上套设有旋转滑块307,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308,电机308的输出轴与旋转滑块307固定连接;移动导向座30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架4。

进一步地,导向支架4包括支架底座401,支架底座401上铰接有传送滑轮402。

进一步地,支架底座401的上端设置有复合筋限位板403。

进一步地,支架底座401的前端、后端均铰接有辅助滑轮404,辅助滑轮404的轴线与传送滑轮402的轴线平行,辅助滑轮404的轴线的高度低于传送滑轮402的轴线。

进一步地,传送滑轮40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405。

进一步地,多个导向支架4设置为一列。

进一步地,绕丝转轴2上均布有若干个隔盘201,隔盘201的间距与旋转杆306的长度相适配。

工作原理:玄武岩复合筋卷绕时,将单束玄武岩复合筋先置于支架底座401前端的辅助滑轮404上,然后穿过传送滑轮42,再置于支架底座401后端的辅助滑轮404上,传送滑轮402、辅助滑轮404同步转动将复合筋向绕丝转轴2上输送。绕丝转轴2上用多个隔盘201隔出多个绕丝区域,导向支架上就相应地设置多个导向支架4,且多个导向支架4设置为与横轴301轴线平行的一列。卷绕时,电机启动后,电机308带动旋转滑块307转动,旋转滑块307带动接头305、旋转杆306同时电机308的输出轴转动,因为中间滑块304与接头305铰接,中间滑块304进而在移动杆303上往复升降,进而带动移动导向座302在横轴301上往复左右移动。参考图2,即中间滑块304在空间的轨迹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即为导向支架4左右移动的最大距离。导向支架4在左右移动时,复合筋随之在隔盘201隔出的绕丝转轴2上相应的区域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往复卷绕,在复合筋到达隔盘201隔出的绕丝转轴2上相应的区域的端头时,此时中间滑块304位于其矩形轨迹的宽上,即复合筋会在隔盘201隔出的绕丝转轴2上相应的区域的端头绕上2圈,始终保证复合筋在隔盘201隔出的绕丝转轴2上相应的区域卷绕的宽度是一直的,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随着卷绕的进行,复合筋卷绕的宽度越来越薄,也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卷绕错乱的问题。

实施例1

一种带动力装置的绕盘,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绕丝转轴2,底座上在绕丝转轴2的下方一侧还设置有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横轴301,横轴301的轴线与绕丝转轴2的轴线平行,横轴301上套设有移动导向座302,移动导向座302的底端设置有向下的移动杆303,移动杆303上套设有中间滑块304,中间滑块304上铰接有接头305,接头305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06,旋转杆306上套设有旋转滑块307,底座1上设置有电机308,电机308的输出轴与旋转滑块307固定连接;移动导向座30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架4。多个导向支架4设置为一列。

本实施例中,在横轴301上套设有移动导向座302,移动导向座302的底部向下设置有移动杆303,电机启动后,电机308带动旋转滑块307转动,旋转滑块307带动接头305、旋转杆306同时电机308的输出轴转动,因为中间滑块304与接头305铰接,中间滑块304进而在移动杆303上往复升降,进而带动移动导向座302在横轴301上往复左右移动。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常规的电机,电机308旋转就可带动移动导向座302左右往复移动,而常规的电机308与直线电机相比,是闭环控制,不易受外界干扰,在复合筋卷绕时,随着复合筋卷绕的进行,负荷的变化不会将影响电机的运转,从而避免导向座的左右往复移动受负荷变化干扰而导致复合筋卷绕错乱、不整齐的问题产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向支架4包括支架底座401,支架底座401上铰接有传送滑轮402。支架底座401的上端设置有复合筋限位板403。

本实施例中,复合筋限位板403将复合筋始终限制在导向支架4内,避免复合筋乱窜,也即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支架底座401的前端、后端均铰接有辅助滑轮404,辅助滑轮404的轴线与传送滑轮402的轴线平行,辅助滑轮404的轴线的高度低于传送滑轮402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复合筋先置于支架底座401前端的辅助滑轮404上,然后穿过传送滑轮42,再置于支架底座401后端的辅助滑轮404上,传送滑轮402、辅助滑轮404同步转动将复合筋向绕丝转轴2上输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使用一个滑轮导向,本实施例显著提高了导向效果,提高了复合筋卷绕的传输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复合筋从单个滑轮上脱落的风险。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避免复合筋从滑轮上脱离,以及提高复合筋响应传送滑轮402、辅助滑轮404左右往复移动的效果,传送滑轮40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405。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绕丝转轴2上均布有若干个隔盘201,隔盘201的间距与旋转杆306的长度相适配。

为了减少体积,同时使得同一台绕盘上的多卷玄武岩复合筋卷绕均匀、一致,绕丝转轴2上均布有若干个隔盘201,所述隔盘201的间距与旋转杆306的长度相适配,使得移动导向座302在横轴301上移动的距离与隔盘201的间距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