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953发布日期:2019-01-22 22:33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到双色地膜的生产,具体为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地膜的充分利用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单色膜已经满足不了种植需求。因此出现了双色条纹地膜、银灰防虫地膜、银黑双面地膜以满足不同农作物对光、水、温度、农药等的不同要求。但是每一种地膜需要一种地膜设备,对农膜厂家来说投资太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可以获得双面双色的地膜,集多种地膜于一体,便于人们根据作物不同的颜色要求,实现一机多用,生产多种功能地膜,满足多种作物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包括安装在内螺旋体上的中螺旋体、外螺旋体和机头体,所述机头体的出料端安装有调整环,所述调整环的内腔设有口模,所述口模与中螺旋体之间设有内分配环,所述调整环与外螺旋体之间设有外分配环,所述外分配环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贯穿环壁的物料通道Ⅱ,所述内分配环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贯穿环壁的物料通道Ⅰ,所述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的出料口分别相对设置。

本方案中内螺旋体与中螺旋体之间形成内挤出腔,中螺旋体与外螺旋体之间形成中挤出腔,外螺旋体与机头体之间形成外挤出腔,各挤出腔内分别挤入不同颜色的物料,最后汇集在口模与调整环之间的出料腔,由于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沿周向间隔布置,中挤出腔沿周向贯穿,因此在中间层两侧形成间隔的凸起层,两侧的凸起层分别为不同颜色。

作为优化,物料通道Ⅰ的出料口后侧边设有自内分配环延伸至外分配环内壁的隔料台。通过设置隔料台阻断中挤出腔内物料的部分通道,内挤出腔的物料经物料通道Ⅰ进入中挤出腔,外挤出腔的物料经物料通道Ⅱ进入中挤出腔,并在隔料台前侧汇集,形成两面为不同颜色的膜体,中挤出腔的物料由相邻隔料台之间通过,与由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的出料口出来的物料结合,形成两面均为不同颜色间隔分布的地膜,满足不同作物的使用需求,并且地膜为平面,各处厚度一致。

作为优化,所述物料通道Ⅰ的出料端和物料通道Ⅱ的出料端均沿物料挤出方向倾斜。本优化方案中的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沿物料挤出通道倾斜,使得从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中挤出的物料顺利进入中挤出腔和出料腔,减小了两通道中物料的相互挤压,避免了两通道物料进入中挤出腔后产生相互混合,保证了形成不同颜色的两面。

作为优化,所述物料通道Ⅰ、物料通道Ⅱ与物料挤出方向的夹角为40°~80°。本优化方案的角度设置既保证了行成不同颜色的两面,也避免了倾斜过大而导致分配环体积过大,同时缩小了分配环的高度,从而减少了分配环内的物料残留。

作为优化,所述内分配环套设在内螺旋体上,且一端与中螺旋体插接,内分配环上设有圆柱凸台,中螺旋体上设有与所述圆柱凸台适配的插槽。本优化方案的内分配环安装方式简单快捷,便于更换和清洗。

作为优化,所述外分配环插设在机头体内,且一端与外螺旋体插接,外分配环上设有插槽,外螺旋体上设有与外分配环上的插槽相适配的凸台。本优化方案的外分配环安装方式简单快捷,便于更换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隔料台阻断中挤出腔的部分通道,内分配环和外分配环中挤出的物料在隔料台前侧汇集形成两面不同颜色的膜体,且厚度与相邻隔料台之间形成的单色膜相同,与单色膜结合后形成两面均有两种颜色间隔分布的地膜,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结合实现透光度、反光度的不同,可满足多种作物生长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内分配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外分配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方案生产的地膜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内分配环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方案生产的地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口模,2、调整环,3、内分配环,4、内螺旋体,5、中螺旋体,6、外螺旋体,7、机头体,8、外分配环, 9、物料通道Ⅰ,10、出料腔,11、物料通道Ⅱ,12、内挤出腔,13、外挤出腔,14、中挤出腔,15、隔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双面双色地膜吹膜模头,包括安装在内螺旋体4上的中螺旋体5、外螺旋体6和机头体7,内螺旋体4、中螺旋体5、外螺旋体6和机头体7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内螺旋体4与中螺旋体5之间形成内挤出腔12,中螺旋体5与外螺旋体6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料腔10连通的中挤出腔14,外螺旋体6与机头体7之间形成外挤出腔13。

机头体的出料端安装有调整环2,所述调整环的内腔设有口模1,调整环2与口模1之间形成出料腔10,出料腔10的宽度沿物料挤出方向逐渐减小,以保证足够的挤压力,提高地膜的密度和强度。

口模1与中螺旋体5之间设有内分配环3,所述调整环与外螺旋体之间设有外分配环8。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将内分配环3套设在内螺旋体4上,且一端与中螺旋体5插接,内分配环3上设有圆柱凸台,中螺旋体5上设有与所述圆柱凸台适配的插槽。将外分配环8插设在机头体7内,且一端与外螺旋体6插接,外分配环上设有插槽,外螺旋体上设有与外分配环上的插槽相适配的凸台。

外分配环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贯穿环壁的物料通道Ⅱ11,物料通道Ⅱ11连通所述中挤出腔14与外挤出腔13,所述内分配环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且贯穿环壁的物料通道Ⅰ9,物料通道Ⅰ9连通所述内挤出腔12与中挤出腔14,所述物料通道Ⅰ9和物料通道Ⅱ11的出料口分别相对设置,物料通道Ⅰ9的出料口后侧边设有自内分配环延伸至外分配环内壁的隔料台15。物料通道Ⅰ9的出料端和物料通道Ⅱ11的出料端均沿物料挤出方向倾斜。作为优选方案,物料通道Ⅰ、物料通道Ⅱ与物料挤出方向的夹角为80°。

为保证入料的顺利进行,并在出料腔之前形成较厚的料层,本实施例中内挤出腔12、中挤出腔14和外挤出腔13的宽度均沿物料挤出方向逐渐增大。

下面以一面黑白相间、另一面灰白相间的地膜为例介绍本实施例挤出装置的使用方法:

在中挤出腔内填充白色物料,在内挤出腔填充黑色物料,在外挤出腔填充灰色物料,生产时,由于隔料台的存在,白色物料沿相邻隔料台之间的通道向前挤出,形成白色段,黑色物料和灰色物料同时进入中挤出腔,在隔料台的前侧汇合后形成不同颜色的双面双色段,由于物料均为熔融状态,白色段与双面双色段结合,形成两面均为沿周向不同颜色间隔分布的膜筒,沿膜筒的母线隔开后,即可得到一面黑白相间、另一面灰白相间的地膜,利用黑和灰的结合达到所要的透光度和反光度。

同样,也可以在内挤出腔和外挤出腔内填充其他颜色的物料,通过两种颜色的重叠形成新的透光度区,使得地膜应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内分配环上不设置隔料台,中挤出腔的物料在周向连续,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中挤出的物料分别粘附于中间物料层的两侧,由于物料通道Ⅰ和物料通道Ⅱ均沿周向间隔分布,因此形成两面带有凸起层的薄膜,由于两侧的凸起层颜色不同,同样形成了双面双色地膜。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