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挤压装置及塑料抽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777发布日期:2019-03-02 03:4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塑料挤压装置及塑料抽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挤压装置及基于该挤压装置的塑料抽粒机。



背景技术:

塑料抽粒机是塑料挤出成型设备的一种,其原理是将塑料原料加热,使之成黏流状态,在加压的作用下,通过挤出模头进行连续挤出,然后进行冷却为条状玻璃态,经切粒装置,获得圆柱状或椭圆状塑料颗粒的机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挤压系统。主要由机筒、螺杆、模头与过滤网组成。其作用是将膜状、颗粒状、粉状或其他形状的塑料原料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塑化成均匀的熔体,然后被螺杆定温、定压、定量、连续地从模头挤出;

②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齿轮减速机和皮带等组成。其作用是驱动螺杆,并使螺杆在给定的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和转速等)获得所必须的扭矩和转速并能均匀地旋转卷,完成挤塑过程;

③加热冷却系统。主要由机筒外部所设置加热器、冷却装,螺杆内部的冷却装置等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对机筒、螺杆等部件进行加热或冷却,保证挤出过程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完成;

④加料系统。主要由料斗和自动上料装置等组成。其作用是向挤压系统稳定且连续不断地提供所需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加热、破碎和挤压即时同步进行,并且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的一种塑料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该塑料挤压装置的一种塑料抽粒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塑料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压缸体,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螺杆,其沿所述挤压缸体的长轴方向轴向设置,包括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的转轴和固定连接于转轴上的切刀;

-加热熔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和/或所述螺杆;

-排气口,其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并与一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向所述进料口一端延伸,并螺旋盘绕于所述进料口上的进料筒。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螺杆上还连接有随所述转轴一起转动适于过滤的旋转叶片。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叶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过滤片,所述过滤片包括阻挡部和过滤部,相邻过滤片的过滤部错位分布。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排气口或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排气管的螺旋盘绕尾部嵌入所述进料筒内壁,其螺旋盘绕面上设有与所述进料筒的内腔相贯通的出气孔。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熔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内表面的电热膜,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绝缘层、厚膜电路加热层和外绝缘层。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螺杆上的切刀外表面上还设有所述电热膜。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熔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外壁上的导热油循环腔体,其包括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以及高温油泵和加热器。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挤压装置,其中所述螺杆呈中空形状,其内设油腔,经所述加热器加热的高温油体在所述高温油泵及油路作用下进入所述油腔,对所述螺杆及所述切刀进行加热。

一种塑料抽粒机,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塑料挤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该技术方案塑料原料由挤压缸体的进料口进入缸体内腔,在加热熔融装置的高温作用下,塑料原料被加热成黏流状态,同时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黏流状态的塑料被挤压向缸体的出料口方向流动,同时螺杆上设置的切刀对由进料口进入缸体内腔中的塑料起到破碎作用,提高塑料原料的熔融速度;并且塑料原料在熔融裂解下产生的气体在挤压作用下经过排气口排出,高温的气体沿排气管流动,并至螺旋盘绕管作用下对初始的塑料原料起到干燥作用,对余热和废热起到了有效利用。

(2)该技术方案在螺杆上还连接有随转轴一起转动适于过滤的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上设有过滤孔,大颗粒物质被旋转叶片阻挡在挤压缸体的上游,被继续破碎、热熔,塑料原料熔融状态良好的原料经过旋转叶片进入挤压缸体下游,通过设置旋转叶片进行过滤,一方面避免了大颗粒原料或杂质进入挤压缸体下游,影响挤压模头挤压成型;另一方面,保证了进入挤压缸体下游的原料熔融状态良好,保证了挤压模头的挤出成型状态良好。

(3)该技术方案中的旋转叶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过滤片,过滤片包括阻挡部和过滤部,相邻过滤片的过滤部错位分布,相邻错位的过滤部形成多级过滤,并且在相邻的过滤片之间形成挤压作用。

此外,该技术方案中的塑料抽粒机具有上述塑料挤压装置的所有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挤压装置,其包括:

-挤压缸体1,其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

-螺杆2,其沿所述挤压缸体1的长轴方向轴向设置,包括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的转轴20和固定连接于转轴20上的切刀21;

-加热熔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1和/或所述螺杆2;

-排气口3,其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1靠近所述出料口11一端,并与一排气管4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向所述进料口10一端延伸,并螺旋盘绕于所述进料口10上的进料筒5。

该技术方案塑料原料由挤压缸体的进料口进入缸体内腔,在加热熔融装置的高温作用下,塑料原料被加热成黏流状态,同时在螺杆的旋转作用下,黏流状态的塑料被挤压向缸体的出料口方向流动,同时螺杆上设置的切刀对由进料口进入缸体内腔中的塑料起到破碎作用,提高塑料原料的熔融速度;并且塑料原料在熔融裂解下产生的气体在挤压作用下经过排气口排出,高温的气体沿排气管流动,并至螺旋盘绕管作用下对初始的塑料原料起到干燥作用,对余热和废热起到了有效利用。

所述螺杆2上还连接有随所述转轴20一起转动适于过滤的旋转叶片6。

该技术方案在螺杆上还连接有随转轴一起转动适于过滤的旋转叶片,旋转叶片上设有过滤孔,大颗粒物质被旋转叶片阻挡在挤压缸体的上游,被继续破碎、热熔,塑料原料熔融状态良好的原料经过旋转叶片进入挤压缸体下游,通过设置旋转叶片进行过滤,一方面避免了大颗粒原料或杂质进入挤压缸体下游,影响挤压模头挤压成型;另一方面,保证了进入挤压缸体下游的原料熔融状态良好,保证了挤压模头的挤出成型状态良好。

所述旋转叶片6包括相互间隔设置过滤片,所述过滤片包括阻挡部60和过滤部61,相邻过滤片的过滤部错位分布。

该技术方案中的旋转叶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过滤片,过滤片包括阻挡部和过滤部,相邻过滤片的过滤部错位分布,相邻错位的过滤部形成多级过滤,并且在相邻的过滤片之间形成挤压作用。

所述排气口3或所述排气管4内设有单向阀7,防止热气倒流。

所述排气管3的螺旋盘绕尾部嵌入所述进料筒5内壁,其螺旋盘绕面上设有与所述进料筒的内腔相贯通的出气孔40,塑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排气口和排气管,从出气孔排出,对进料筒内的原始原料进行烘干加热,有效的进行了废热利用。

所述加热熔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1内表面的电热膜,其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绝缘层、厚膜电路加热层和外绝缘层。

所述螺杆2上的切刀21外表面上还设有所述电热膜。

所述加热熔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缸体1外壁上的导热油循环腔体,其包括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以及高温油泵和加热器。

所述螺杆呈中空形状,其内设油腔,经所述加热器加热的高温油体在所述高温油泵及油路作用下进入所述油腔,对所述螺杆及所述切刀进行加热。

如上述所述,本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熔融装置结构多样,本技术领域人员应该明白,无论采用何种结构的加热熔融装置,只要采用了类似本技术方案结构和原理的塑料挤压装置或塑料抽粒机均应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塑料抽粒机,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塑料挤压装置。

该技术方案中的塑料抽粒机具有上述塑料挤压装置的所有优点,故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