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模具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826发布日期:2019-04-13 00:4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模具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机械领域,主要为土罐模具的锁紧螺栓所设计,方便操作并且节省时间,同时降低现场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轮胎硫化工序效率。



背景技术:

轮胎在装入土罐模具硫化时,需要通过螺栓将模具锁死,每付模具需要16套M50(或M65)螺栓,工人在锁紧螺栓时使用的是相应的特制大扳手,长月1000mm,重量约15Kg,操作起来既费力又费时。

设计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通过气动扳手提供动力、两个渐开线齿轮传动将螺栓锁紧,进而带动模具锁死。此装置设计简单,满足了相应工序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生产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省力的锁紧模具,提高轮胎硫化质量,并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模具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所述轮胎硫化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以及用于紧固连接上模和下模的T型螺栓,所述T型螺栓位于轮胎硫化模具的裙边;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有渐开线齿轮的齿轮轴,以及与T型螺栓螺纹连接的齿轮螺母,该齿轮螺母设有内螺纹,其侧壁上设有与渐开线齿轮相啮合的齿轮;

在所述上模的裙边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放置有可转动的齿轮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的一种优化方案:还包括为齿轮轴转动提供动力的气动扳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孔内设有第一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气动螺栓锁紧装置,实现了土罐模具锁紧螺栓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模块化设计,操作使用方便,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OB剖面图;

图3是图1中CTD剖面图;

图中:1-渐开线齿轮;2-齿轮轴;3-第一轴套;4-齿轮螺母;5-T型螺栓;6-挡块;7-第二轴套;8-垫圈; 9-气动扳手;10-上模;2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2和3,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模具的气动螺栓锁紧装置,所述轮胎硫化模具包括上模10和下模,以及用于紧固连接上模10和下模的T型螺栓5,所述T型螺栓5位于轮胎硫化模具的裙边;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有渐开线齿轮1的齿轮轴2,以及与T型螺栓5螺纹连接的齿轮螺母4,该齿轮螺母4设有内螺纹,其侧壁上设有与渐开线齿轮1相啮合的齿轮;

在所述上模10的裙边上设有固定孔20;所述固定孔20内放置有可转动的齿轮轴2。

还包括为齿轮轴2转动提供动力的气动扳手9。

具体的,在上模10和下模之间还可设有用于固定T型螺栓5位置,保证渐开线齿轮1和齿轮螺母4相啮合的挡块6;T型螺栓5与齿轮螺母4之间还有垫圈8配合锁紧模具;为了减少螺母齿轮4与上模10裙边的摩擦力,还可设有第二轴套7;气动扳手9配合齿轮轴2,为T型螺栓5锁紧提供动力。

另外,所述固定孔20内设有第一轴套3,且第一轴套3顶部高于上模的裙边水平线。可以有效防止齿轮轴2对上模10的裙边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先将T型螺栓5从模具下模插入上模,下模底部设有与T型螺栓5上T型相同的凹槽,螺母齿轮4与T型螺栓5螺纹连接,再将齿轮轴2放在模具上模10的裙边的固定孔20内,待齿轮螺母4与渐开线齿轮1相啮合;即可启动气动扳手9开关,气动扳手9带动齿轮轴2旋转,齿轮轴2进而带动齿轮螺母4旋转,而T型螺栓5因其T型部位挡在模具群边凹槽上,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因此,齿轮螺母4旋入T型螺栓5并锁紧,进而锁紧模具。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