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880发布日期:2019-08-09 20: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线轮,尤其涉及一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



背景技术:

发泡复膜板为在PS发泡板双面复膜后所形成的发泡板材,相比于PS发泡板,具有更高的刚性和韧性,具备了制作成包装箱的基础条件。

将发泡复膜板制作成包装箱,关键在于在发泡复膜板上压出较深的并且能够定型(不会回弹)的折痕线,并且不能够造成折痕线处塑料薄膜、PS发泡板的断裂。由于PS发泡板较脆,而塑料薄膜局部过度拉伸也会发生断裂,因此,其压线要求相当高,现有的压线刀、压线轮均无法压出较深的合格折痕线,也就无法压出较深的定型折痕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这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能够在发泡复膜板压出较深的折痕线,并避免造成发泡复膜板的局部断裂。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包括轮体以及处于轮体周向上的轮面,其特征是:所述轮面的纵截面为V型,轮面的纵截面包括两条斜线边和连接在两条斜线边下端的弧线边,两条斜线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弧线边与两条斜线边均平滑过渡连接。

上述轮面的纵截面是指沿轮面的轴线的截面。

在压制折痕线的过程中,该V型压线轮向下对发泡复膜板施压并从发泡复膜板的表面滚过,在V型压线轮与发泡复膜板的接触处,弧线边向下挤压的同时,两条斜线边均对弧线边两侧的发泡复膜板向两侧挤压扩展,使得弧线边下压的两侧产生一个渐变的过渡,对折痕线两侧的发泡复膜板进行减薄,形成折痕扩展部,并避免发泡覆膜板在弧线边下压处的两侧产生突然的凹陷而撕裂,从而在发泡复膜板上压制出较深的折痕线并避免造成发泡复膜板的局部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弧线边的长度为1.5 mm -3mm。弧线边的长度应根据发泡复膜板的厚度进行设置,但是,当弧线边的长度小于1.5mm时,V型压线轮近似于环形切刀,容易导致PS发泡板或塑料薄膜杯切断;而当弧线边的长度大于3mm时,压线过宽,制成的包装箱结构不稳定易变形。因此,将弧线边的长度设置为1.5 mm -3mm最为合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斜线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85°。将斜线边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0°-85°,那么在V型压线轮挤压发泡复膜板时,弧线边向下挤压的同时,两条斜线边均对弧线边两侧的发泡复膜板向两侧挤压扩展,使得弧线边下压的两侧产生一个渐变的过渡,避免发泡覆膜板在弧线边下压处的两侧产生突然的凹陷而撕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沿所述轮面的周向,轮面上还均匀设有多个锥形针,锥形针的位置与所述弧线边相对应。通过在轮面的周向上设置多个锥形针,在压线的同时在发泡复膜板上刺出小孔,排出发泡复膜板中受挤压部分的空气,减少压线回弹,并进一步避免在PS发泡板与塑料薄膜之间产生气泡,从而避免塑料薄膜与PS发泡板发生剥离,确保发泡复膜板在压线后仍保持较高的刚性和韧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将轮面的纵截面设置为V型,轮面的纵截面包括两条斜线边和连接在两条斜线边下端的弧线边,在V型压线轮与发泡复膜板的接触处,弧线边向下挤压的同时,两条斜线边均对弧线边两侧的发泡复膜板向两侧挤压扩展,使得弧线边下压的两侧产生一个渐变的过渡,对折痕线两侧的发泡复膜板进行减薄,形成折痕扩展部,并避免发泡覆膜板在弧线边下压处的两侧产生突然的凹陷而撕裂,从而在发泡复膜板上压制出较深的折痕线并避免造成发泡复膜板的局部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V型压线轮安装在轮轴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这种发泡复膜包装箱坯生产设备的V型压线轮100,包括轮体1以及处于轮体1周向上的轮面2,轮面2的纵截面为V型,轮面2的纵截面包括两条斜线边201和连接在两条斜线201边下端的弧线边202,弧线边202的长度为1.5 mm (1.5 mm -3mm都可以),两条斜线边20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斜线边20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β为35°(10°-85°都可以),弧线边202与两条斜线边201均平滑过渡连接。

如图2所示,V型压线轮100安装在轮轴3上,在压制折痕线的过程中,该V型压线轮100向下对发泡复膜板施压并从发泡复膜板的表面滚过,在V型压线轮100与发泡复膜板的接触处,弧线边202向下挤压的同时,两条斜线边201均对弧线边202两侧的发泡复膜板向两侧挤压扩展,使得弧线边202下压的两侧产生一个渐变的过渡,对折痕线两侧的发泡复膜板进行减薄,形成折痕扩展部,并避免发泡覆膜板在弧线边202下压处的两侧产生突然的凹陷而撕裂,从而在发泡复膜板上压制出较深的折痕线并避免造成发泡复膜板的局部断裂。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均在于:沿轮面2的周向,轮面2上还均匀设有多个锥形针4,锥形针4的位置与弧线边202相对应。

通过在轮面2的周向上设置多个锥形针4,在压线的同时在发泡复膜板上刺出小孔,排出发泡复膜板中受挤压部分的空气,减少压线回弹,并进一步避免在PS发泡板与塑料薄膜之间产生气泡,从而避免塑料薄膜与PS发泡板发生剥离,确保发泡复膜板在压线后仍保持较高的刚性和韧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