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001发布日期:2019-05-11 00:3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炼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胶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炼胶机。



背景技术:

炼胶机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类。开放式机主要用于橡胶的热炼、压片、破胶、塑炼和混炼等,开放式炼胶机在1826年就开始用于生产,它的结构比较简单,现代仍普遍使用;密闭式炼胶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它比开放式炼胶机多一个密炼室。自从1916年发明椭圆形转子密闭式炼胶机以来,密闭式炼胶机在橡胶工业中迅速发展,后来又出现其他形式转子的密闭式炼胶机。

炼胶机在使用过程中,轴承及变速箱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对该部分结构进行冷却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轴承结构的炼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的炼胶机,包括:

电机及辊压装置,辊压装置与电机之间设有减速器,辊压装置与减速器配合安装,辊压装置上配合安装有翻料装置及制动装置,所述辊压装置的轴承及减速器配合安装有冷却装置,轴承包括下轴承座、上轴承座、上轴瓦及下轴瓦,上轴瓦及下轴瓦配合安装在下轴承座与上轴承座之间,所述上轴瓦与下轴瓦在远离辊压装置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口,上轴瓦与下轴瓦内侧面上设有形成在齿口靠近辊压装置侧的第一油槽,至少部分齿口与第一油槽连通,第一油槽的顶部设有贯穿上轴承盖的进油孔,轴承外侧的轴承端盖下部设有连通至齿口的排油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储油箱及与储油箱连接的散热部件,储油箱通过油泵与轴承及减速器的进油孔连接,轴承及减速器的排油孔与散热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散热单元,每个散热单元包括扁状的散热壳体,散热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的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齿口的宽度为2-5mm,所述齿口包括普通齿口及深齿口,普通齿口的宽度为轴瓦宽度的0.4-0.6倍,深齿口为普通齿口的1.1-1.25倍。

进一步地,散热部件的材质为铝材质或铜材质构成,散热单元的上下两散热面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在散热部件的进液口上设有过滤部件。

进一步地,油泵为齿轮油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有新型的轴承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径向力,同时在炼胶机加工时,轴承及变速箱产生的大量热能能够快速散热,散热效果好,并且这种轴承结构内具有良好的润滑介质流动性,润滑效果好,容易形成油膜,与冷却装置配合安装散热速度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炼胶机的结构图;

图2为轴承的结构图;

图3是冷却装置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炼胶机,包括:电机1及辊压装置2,辊压装置2与电机1之间设有减速器4,辊压装置2与减速器配合安装,辊压装置2上配合安装有翻料装置3及制动装置5,所述辊压装置2的轴承8及减速器4配合安装有冷却装置6,轴承8包括下轴承座801、上轴承座802、上轴瓦803及下轴瓦804,上轴瓦803及下轴瓦804配合安装在下轴承座801与上轴承座802之间,所述上轴瓦803与下轴瓦804在远离辊压装置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口805,上轴瓦803与下轴瓦804内侧面上设有形成在齿口805靠近辊压装置侧的第一油槽806,至少部分齿口805与第一油槽806连通,第一油槽806的顶部设有贯穿上轴承盖802的进油孔807,轴承外侧的轴承端盖下部设有连通至齿口805的排油孔808,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储油箱601及与储油箱连接的散热部件602,储油箱通过油泵603与轴承及减速器的进油孔连接,轴承及减速器的排油孔与散热部件602连接,设于减速机与压辊装置之间的轴承的端盖均设有通孔,以通轴通过,其他设于辊压装置上的轴承的端盖不设有通孔,轴不从此处通过。散热部件602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散热单元604,每层散热单元之间形成有间隙,每个散热单元604包括扁状的散热壳体605,散热壳体605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的散热翅片606。

齿口805的宽度为2-5mm,所述齿口805包括普通齿口8051及深齿口8052,普通齿口8051的宽度为轴瓦宽度的0.4-0.6倍,深齿口8052为普通齿口8051的1.1-1.25倍。

散热部件602的材质为铝材质或铜材质构成,散热单元604的上下两散热面为波浪形。

设有的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辊压装置转动,设有的用于支撑辊压装置的轴承,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及散热性,其散热部件具有多个散热单元,各级单元对润滑介质散热,能够起到散热效果佳,散热速度快的作用。

在散热部件602的进液口上设有过滤部件607,该过滤部件能够避免杂质进入到散热部件及邮箱中,对油进行净化的作用。

油泵603为齿轮油泵,齿轮油泵结构轻、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耐冲击性好。

因此,通过设有新型的轴承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径向力,同时在炼胶机加工时,轴承及变速箱产生的大量热能能够快速散热,散热效果好,并且这种轴承结构内具有良好的润滑介质流动性,润滑效果好,容易形成油膜,与冷却装置配合安装散热速度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