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7173发布日期:2019-07-06 11:0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



背景技术:

注吹中空成型机通常是先将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在其中注塑型坯,再将型坯转至加热调温工序,使型坯变软,进而吹气使型坯贴紧模壁并冷却形成最终产品。产品成型后,由脱模机构将瓶子零件脱离注吹中空成型机的管胚芯棒,再将其运输至输送带组件,由输送带组件运行至下一工位。而目前输送至传送带组件后并无挡瓶机构,瓶子在惯性作用下易于倒落。一些瓶子应用于医药包装,瓶子若跌落,会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了瓶子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能防止瓶子从注吹中空成型机上运输至输送带组件上跌落、提高瓶子合格率的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设置在注吹中空成型机的一侧,所述输送带组件与注吹中空成型机之间设置有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能夹持瓶子零件,所述脱模组件连接有控制其向输送带组件平移的平移脱模驱动源,所述瓶子零件从注吹中空成型机的管胚芯棒上水平脱离,所述脱模组件连接有用以翻转将瓶子零件从水平状翻转至垂直状态的翻转驱动源,所述瓶子零件能垂直放置于输送带组件上,所述输送带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内挡板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外挡板组件,所述内挡板组件、外挡板组件均通过挡板驱动源的驱动夹持或松开瓶子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脱模机构将瓶子零件从注吹中空成型机的管胚芯棒上水平脱离,再由翻转驱动源将其翻转90度,使其立在传送带组件上,增加了内外挡板组件支撑瓶子的内外侧,瓶子零件可以受到轻微压力,此时瓶子零件不再因惯性而跌落,保证零件能保持站立,减少了瓶子的二次污染。

优选地,所述脱模组件包括瓶托板、基座,所述瓶托板转动设置在基座顶部,所述翻转驱动源设置在基座上并与瓶托板连接,所述瓶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半圆弧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与瓶子零件外形匹配。当脱模组件被平移脱模驱动源带动至脱离注吹中空成型机的管胚芯棒上水平脱离,翻转驱动源控制瓶托板进行90度旋转,旋转过程中靠多个弧形卡槽卡住瓶子零件,尤其是可以卡住瓶子零件的瓶口,翻转驱动源需控制瓶子零件转动的动作缓慢,这样瓶子零件不易于从瓶托板上脱离。

优选地,所述内挡板组件固定在基座底部,所述内挡板组件的挡板驱动源与平移脱模驱动源为同一个驱动源。利用同一个驱动源作为内挡板组件和脱模组件的基座的驱动源,减少了驱动源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平移脱模驱动源、挡板驱动源均为气缸或与电机配合的丝杆组件。

优选地,所述翻转驱动源为电机或通过齿轮组件配合的电机。电机可直接驱动,或是通过齿轮组件进行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内、外挡板组件均包括与输送带组件相垂直的挡板、连接板,两个所述挡板位于两个连接板的内侧,所述连接板与挡板驱动源连接,所述挡板通过螺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挡板通过螺帽固定在螺杆的端部。挡板通过旋动螺杆来调整其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继而来调整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最终能实现夹紧不同直径的瓶子零件,可对不同尺寸的瓶子零件进行夹紧,适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从上至下设置,所述螺杆能与任意一个安装孔配合固定,可以调整挡板的高度,继而能夹持不同高度的瓶子零件,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上端及下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延伸板,两块所述延伸板与瓶子零件的上下端对应,所述延伸板设置在靠近输送带组件的挡板的一侧,每块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与瓶子零件配合的弧形槽。四个弧形槽用以夹持瓶子零件的上、下端,能减少用材,且夹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脱模组件被平移脱模驱动源运输至输送带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处脱模组件被运输至输送带组件时并旋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内、外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6所示,一种注吹中空成型机脱模输送带上的气动挡瓶机构,包括输送带组件1,输送带组件1设置在注吹中空成型机的一侧,输送带组件1与注吹中空成型机之间设置有脱模组件2,脱模组件2能夹持瓶子零件3,脱模组件2连接有控制其向输送带组件1平移的平移脱模驱动源4,瓶子零件3从注吹中空成型机的管胚芯棒5上水平脱离,脱模组件2连接有用以翻转将瓶子零件3从水平状翻转至垂直状态的翻转驱动源,瓶子零件3能垂直放置于输送带组件1上,输送带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内挡板组件6,输送带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外挡板组件7,内挡板组件6、外挡板组件7均通过挡板驱动源9的驱动夹持或松开瓶子零件3。

其中,脱模组件2包括瓶托板21、基座22,瓶托板21转动设置在基座22顶部,翻转驱动源设置在基座22上并与瓶托板21连接,翻转驱动源用以带动瓶托板21翻转,瓶托板21的顶部与瓶子零件3接触,瓶托板2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半圆弧状的卡槽23,卡槽23的形状与瓶子零件3外形匹配,用以卡住瓶子零件3,带动瓶子零件3翻转。

为了减少了驱动源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可将内挡板组件6固定在基座22底部,内挡板组件6的挡板驱动源9与平移脱模驱动源4为同一个驱动源。

平移脱模驱动源4、挡板驱动源9可以为气缸或与电机配合的丝杆组件。翻转驱动源可以为电机或与齿轮组件配合的电机。

内、外挡板组件6、7均包括与输送带组件1相垂直的挡板81、连接板82,两个挡板81位于两个连接板82的内侧,连接板82与挡板驱动源连接,内挡板组件6的挡板81或/和外挡板组件7的挡板81通过螺杆8与连接板82螺纹连接,所挡板81通过螺帽固定在螺杆8的端部。

连接板8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83,多个安装孔83从上至下设置,螺杆8能与任意一个安装孔83配合固定。

挡板81的上端及下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延伸板84,两块延伸板84与瓶子零件3的上下端对应,延伸板84设置在靠近输送带组件1的挡板81的一侧,每块延伸板84上设置有与瓶子零件3配合的弧形槽85。

注吹中空成型机在脱模工位时,脱模机构组件2带动瓶托板21执行脱模动作,使瓶子零件3脱离管胚芯棒5到输送带组件1一侧时,瓶子零件3旋转90度后位于输送带组件1上,外挡板组件7也向输送带组件1的一侧移动,使内、外挡板组件6、7共同夹持住瓶子零件3,然后,位于脱模组件2执行脱回动作。通过内外挡板组件6、7的共同作用下,使两块挡板与瓶子零件3内、外侧接触,这样瓶子零件3受轻微压力后,可保持站立状态,然后内外挡板组件6、7退回,与瓶子零件3无接触,此时输送带组件1执行输送功能。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