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4328发布日期:2019-06-05 22:3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在硅胶模具的制作流程中,开模形式的选择和模线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线应选在不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三是不影响产品质量,四是减少流程操作工序。现有技术一般是将下模固定,装入上模,手工用快速夹钳或螺栓将上模压紧固定,按工艺要求时间、环境温度,将调好一定比例的硅橡胶、稀释剂、硬化剂灌注模具内,进行固化。形成的产品模型后,上下模具分开,取出模型。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装模、拆模、取产品都需要人工完成,会出现如下问题:

1. 生产效率低,每人最多只能管两套模具的安装拆卸;

2. 人工每次安装模具的位置存在差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不好;

3. 取模操作时手要伸到设备运转区域,给操作带来不变,操作存在潜在的危险,危险性的工作需要机器替代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实现装模、拆模、取料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也避免了员工操作的危险性。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所述硅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产品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顶出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上模连接组件与上模连接,所述顶出机构通过下模连接组件与下模连接;合模时,所述上模连接组件与下模连接组件卡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合模时,顶出机构带动下模连接组件上升,同时升降机构带动上模下降,使所述上模连接组件与下模连接组件卡接实现合模。分模时,所述上模连接组件与下模连接组件分离,由升降机构带动上模上升,取出产品模型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连接组件包括插销和锁销,所述插销与顶出机构连接,所述锁销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插销穿过下模向上伸出,所述锁销设有卡位;所述插销位于锁销的一侧;

所述上模连接组件包括卡扣、卡扣上盖和卡扣下盖,所述卡扣位于卡扣上盖、卡扣下盖之间,所述卡扣上盖、卡扣下盖连接,所述卡扣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卡扣上盖或卡扣下盖连接,所述卡扣的另一端设有与锁销的卡位对应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扣的中部设有与插销配合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中心轴与卡接部的距离小于插销和锁销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销包括固定部和导向部,所述锁销的卡位位于固定部和导向部之间,所述锁销通过固定部与下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销的底部设有定位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的卡接部为半圆槽,所述卡位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卡接部的半圆槽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槽的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锁销的卡位处横截面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弹簧与限位台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销、锁销、卡扣各为两个,两个插销和锁销分别位于下模的两侧;所述卡扣上盖和卡扣下盖连接形成容纳卡扣的腔体,所述容纳卡扣的腔体中部设有挡块,两个卡扣位于挡块的两侧,所述弹簧与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下盖通过定位销和螺钉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卡扣上盖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以往的装模、拆模进行改善,可对一台设备上装10套模具,装模、拆模、取料全部改为自动化操作,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另外,还避免以往人工操作时手伸进设备运行区域内取模的危险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模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上模,2-下模,3-产品模腔,4-升降机构,5-顶出机构,6-插销,7-锁销,8-螺栓,9-卡扣,10-卡扣上盖,11-卡扣下盖,12-弹簧,13-挡块,14-定位销;71-卡位,72-固定部,73-导向部,74-定位构件;91-卡接部,92-配合孔,93-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硅胶模具的合模机构,所述硅胶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位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产品模腔3,所述合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4和顶出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4通过上模连接组件与上模1连接,所述顶出机构5通过下模连接组件与下模2连接;合模时,所述上模连接组件与下模连接组件卡接。

如图1~图7所示,所述下模连接组件包括插销6和锁销7,所述插销6与顶出机构5连接,所述锁销7与下模2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插销6穿过下模2向上伸出,所述插销6位于锁销7的内侧;所述锁销7设有卡位71,所述锁销7包括固定部72和导向部73,所述锁销7的卡位71位于固定部72和导向部73之间,所述锁销7通过固定部72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锁销7的底部设有定位构件7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72为法兰面。

如图1~图8所示,所述上模连接组件包括卡扣9、卡扣上盖10和卡扣下盖11,所述卡扣9位于卡扣上盖10、卡扣下盖11之间,所述卡扣9的一端通过弹簧12与卡扣上盖10或卡扣下盖11连接,所述卡扣9的另一端设有与锁销7的卡位71对应配合的卡接部91,所述卡扣9的中部设有与插销6配合的配合孔92,所述配合孔92的中心轴与卡接部91的距离小于插销6和锁销7之间的距离。

所述卡扣9的卡接部91为半圆槽,所述卡位71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与卡接部91的半圆槽相互配合。所述卡扣9与弹簧12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台阶93,所述弹簧12与限位台阶9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6、锁销7、卡扣9各为两个,两个插销6和锁销7分别位于下模2的两侧;所述卡扣上盖10和卡扣下盖11连接形成容纳卡扣9的腔体,所述容纳卡扣9的腔体中部设有挡块13,两个卡扣9位于挡块13的两侧,所述弹簧12与挡块13连接。所述卡扣下盖11通过定位销14和螺钉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与卡扣上盖10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扣9半圆槽的圆弧半径等于锁销7的卡位71处横截面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锁销7的卡位71处进行表面热处理,提高耐磨性。所述卡扣9的材质选用Cr12,热处理HRC48-52。所述升降机构4配有X/Y/Z三轴模组驱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分模时,顶出机构5上升,带动插销6插入到卡扣9的配合孔92中,使卡扣9与锁销7分离,分离后,升降机构4带动上模1上升,取出产品模型即可。

合模时,顶出机构5带动插销6下降,同时升降机构4带动上模1组件下降,使上模1与下模2接触。此时插销6从卡扣9的配合孔92退出,卡扣9借用弹簧12的力,使得卡接部91伸入锁销7的卡位71处,使上模1与下模2合并为一体。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改进,将以往的装模、拆模进行合理的改善,可对一台设备上装10套模具,对装模、拆模、取料全部改为自动化操作。人工操作产能每分钟产能2个,改进后产能每分钟100个,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避免员工操作的危险,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