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4327发布日期:2019-06-05 22:31阅读:17825来源:国知局
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油器,尤其是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



背景技术:

增压节油器是利用发动机排气管排放的尾气,来驱动涡轮机旋转,涡轮机再带动同轴安装在进气管上的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加压送到发动机燃烧室中,使燃料在密氧条件下充分的燃烧做功,节约燃料消耗。目前的现有技术,例如:汽车涡流导向增压器(专利号:2012201873001),该产品存在如下缺点;1、扇身过长,安装时会抵住节气门挡板,导致发动机故障;2、扇身上没有导流槽,形成的气旋压力过低;3、扇叶上的气流干扰缝过短,起不到明显效果;4、扇叶漏斗面过深,气流与扇身的接触面很小,导致形成不了明显的气流旋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解决了现有技术进气不足、不能形成强劲旋涡的缺点,而且缩短了扇身,更加适应发动机节气门越来越浅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包括卷绕成圈的扇框以及设置在扇框内的扇叶组,上述扇叶组包括三组连接在中心位置的扇叶,每个扇叶由两个相连形状相同且呈60°折叠的扇片构成,上述扇片为弧形面且表面设置有多个方向垂直于扇片方向的瓦楞槽,每个上述扇片的外端设置有挂耳,上述扇框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挂耳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上述扇片的宽度由中心位置开始逐渐变大至不变。

进一步地,上述扇片的下沿边位于设置有多个扰流缝,并且相邻的瓦楞槽之间设置有一个上述扰流缝。

进一步地,上述扇片均倾斜30°。

进一步地,上述扇框的上沿边以及下沿边均设置有由两个连续凹槽构成的局突部分。

进一步地,位于上沿边以及位于下沿边的局突部分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增加两个瓦楞槽作为导流手段,以及一个扰流缝,并把扇片倾斜度调整成30度角,通过6片这样的扇片快速形成气流旋涡,增大发动机进气量,使得发动机内气压更大,含氧量更大,汽油燃烧更充分,实现一样多的油能提供更大的动力,从而实现节油,而且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包括卷绕成圈的扇框1以及设置在扇框内的扇叶组,上述扇叶组包括三组连接在中心位置的扇叶2,每个扇叶2由两个相连形状相同且呈60°折叠的扇片3构成,上述扇片3为弧形面且表面设置有多个方向垂直于扇片方向的瓦楞槽31,每个上述扇片3的外端设置有挂耳33,上述扇框1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挂耳的安装孔11。

扇框1是由304镜面不锈钢制作,具有高弹力、低阻力、耐高温的特点。

对于扇片3而言,上述扇片3的宽度由中心位置开始逐渐变大至不变。上述扇片3的下沿边位于设置有多个扰流缝32,并且相邻的瓦楞槽31之间设置有一个上述扰流缝32。

扇片3是由304镜面不锈钢制作,扇片3的瓦楞槽31,通过凹槽导流,能形成强劲的气流,瓦楞槽31中间夹着一条长条形、通透型的扰流缝32,用来补充进气量,解决了高速时进气量不够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扇片3的瓦楞槽31设置有2个,扰流缝32设置有3个。

并且,上述扇片3均倾斜30°,经过测试,能形成最佳效果。

上述扇框1的上沿边以及下沿边均设置有由两个连续凹槽12构成的局突部分13。

位于上沿边以及位于下沿边的局突部分13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汽车涡扇导流增压节油器,通过增加两个瓦楞槽作为导流手段,以及一个扰流缝,并把扇片倾斜度调整成30度角,通过6片这样的扇片快速形成气流旋涡,增大发动机进气量,使得发动机内气压更大,含氧量更大,汽油燃烧更充分,实现一样多的油能提供更大的动力,从而实现节油,而且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节能减排。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