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670发布日期:2019-07-31 19:5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也是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SFP模块结构件可与通信系统上相对应的接口进行匹配,将信号的连通,实现信息的高速通信,其中SFP是光与电结合的收发模块,具有热插拔,便于维护更换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SFP模块结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SFP接口上的安装部以及外漏在SFP接口的插接部,其中插接部设置有供电路器件插接的安装孔以及用于固定的限位槽,安装孔与限位槽互不连通,且安装孔对称设置为两个。故在进行模具抽芯时,需要将用于成型限位槽和安装槽的成型块分别进行抽芯。但是两者在分别进行抽芯的时候,存在时间差,由于模具是精密度高的装置,所以在进行抽芯时,用于成型的成型块可能发生错位,且刚成型的产品,质地较软,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不合格率,且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两步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芯结构简单,且不易损坏产品的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包括静模和动模,还包括设置于动模上且用于成型限位槽的第一成型块、设置于动模上且用于成型安装孔的第二成型块、用于安装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的固定块以及用于驱动固定块以带动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进行抽芯的第一引导组件;所述第一成型块远离产品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成型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成型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相卡接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成型块远离产品的一端且背离第一成型块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固定块上且位于插孔处设置有与第二卡块相配合卡接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相互贴合以穿设于插孔内且与插孔的内部相互抵触,所述第一引导组件包括与静模固定连接的第一斜导柱、安装在动模上的第一引导块;所述第一引导块上设置有供第一斜导柱贯穿的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引导块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以抵接于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块与第一凹槽相卡接,实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之间的联动,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卡接,实现了第一成型块与固定块联动,同时也实现了第二成型块与固定块的联动;第一引导块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一方面可以抵压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引导块与固定块的联。所以,当需要进行脱模时,在第一斜导柱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引导块最终可联动实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同时远离产品,完成脱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导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引导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动模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动模相互配合以形成供第一滑移块滑移并将第一滑移块限制于内的第一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将第一滑移块限制于第一滑槽内,从而保证第一引导块滑移的方向,继而保证固定块滑移的方向不变,最终保证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抽离的方向不变,使得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不易碰撞产品,从而提高产品脱模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移块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一引导块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移块设置在第一引导块的两侧,从而通过限位两个位置的固定块来保证第一引导块的移动方向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与第一引导块远离产品的侧面相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紧块可以挤压第一引导块,从而保证第一引导块挤压固定块,继而保证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位置固定,不易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产品成型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导块与第一压紧块贴合的侧面呈斜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者的贴合的面为斜面,可以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且扣合更牢固,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紧块与第一引导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垫片可以减少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引导块之间的内应力,降低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引导块的损坏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上且位于滑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压紧块上安装有可与第一容纳槽相匹配嵌合的第一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压紧块上的第一凸块嵌合在第一容纳槽中,从而固定第一压紧块,继而固定第一引导块,从而使得固定块的位置不变,最终使得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的位置保持不变,提高产品成型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纳槽上端口宽度大于下端口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凸块需要嵌合于第一容纳槽中时,第一容纳槽上端口宽度大于下端口宽度,方便第一凸块插入第一容纳槽中,不需要刻意的对孔,最终使得第一凸块嵌合在第一容纳槽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第一卡块与第一凹槽相互卡接,实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之间的联动,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卡接,实现了第一成型块与固定块联动,当需要进行脱模时,在第一斜导柱的作用下,第一引导导块带动固定块联动,固定块带动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运动,最终实现产品脱模。

2. 第一压紧块可以挤压第一引导块,第一压紧块上的第一凸块与动模上且位于第一滑槽的底端的第一容纳槽相互嵌合,从而保证第一引导块挤压固定块,继而保证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位置固定,不易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产品成型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插接部抽芯的爆炸图示意图;

图4是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侧板抽芯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静模;11、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2、动模;3、第一成型块;31、第一卡块;4、第二成型块;41、第二卡块;42、第一凹槽;5、固定块;51、插孔;52、第二卡槽;6、第一引导组件;61、第一斜导柱;62、第一引导块;621、第一斜导孔;622、第一滑移块;63、第一限位块;7、第一压紧块;71、第一凸块;8、第一垫片; 9、第一容纳槽;100、安装部;110、底板;120、侧板;130、容纳腔;200、插接部;210、安装孔;220、限位槽;300、上成型块;400、侧成型块;500、下成型块;600、第二引导组件;610、第二斜导柱;620、第二引导块;622、第二滑移块;623、第二斜导孔;630、第二限位块;700、第二压紧块;710、第二凸块;800、第二垫片;900、第二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生产的产品包括:安装部100和插接部200,安装部100包括底板110,沿着底板110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板120,底板110与对称侧板120共同形成容纳电路器件的容纳腔130;插接部200包括:设置有供电路器件插接的安装孔210以及用于固定的限位槽220,安装孔210与限位槽220互不连通,且安装孔210对称设置为两个。

如图3所示,一种SFP模块结构件精密成型模具,包括静模1和动模2,设置于动模2上且用于成型限位槽的第一成型块3、设置于动模2上且用于成型安装孔的第二成型块4、用于安装第一成型块3与第二成型块4的固定块5以及用于驱动固定块5以带动第一成型块3与第二成型块4进行抽芯的第一引导组件6。

图3和图4所示,第一成型块3远离产品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成型块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31;第二成型块4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31相卡接配合的第一凹槽42;第二成型块4远离产品的一端且背离第一成型块3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卡块41;固定块5上设置有插孔51,固定块5上且位于插孔51处设置有与第二卡块41相配合卡接第二卡槽52,第一成型块3和第二成型块4相互贴合以穿设于插孔51内且与插孔51的内部相互抵触。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组件6包括与静模1固定连接的第一斜导柱61、安装在动模2上的第一引导块6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动模2上的第一限位块63;第一引导块62上设置有供第一斜导柱61贯穿的第一斜导孔621(参见图2),第一引导块62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以抵接于第一成型块3与第二成型块4。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块62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滑移块622,并且第一滑移块62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一引导块62的两侧。第一限位块63通过与动模2配合可以形成供第一滑移块622滑移并限制第一滑移块622移动的第一滑槽11,第一滑移块622限制于第一滑槽11内,动模2上且位于第一滑槽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上端口宽度大于下端口宽度的第一容纳槽 9,第一压紧块7上安装有可与第一容纳槽 9相匹配嵌合的第一凸块71。

如图3所示,静模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紧块7,第一压紧块7与第一引导块62远离产品的侧面相贴合,第一引导块62与第一压紧块7贴合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斜面朝向产品方向倾斜,且第一压紧块7与第一引导块62之间设置有可以减少二者之间内用力的第一垫片8。

如图5所示,静模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成型底板110的上成型块300,动模2上对称安装有用于成型侧板120的侧成型块400,动模2上安装有用于成型容纳腔130的下成型块500(图未示出),其中侧成型块400固定安装在第二引导组件600上,

如图5所示,第二引导组件600包括与静模1固定连接的第二斜导柱610、安装在动模2上的第二引导块620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动模2上的第二限位块630,第二引导块620上设置有供第二斜导柱610贯穿的第二斜导孔623(参见图2)。

如图5所示,第二引导块620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滑移块622,第二滑移块62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二引导块620的两侧。第二限位块630通过与动模2配合可以形成供第二滑移块622滑移并限制第二滑移块622移动的第二滑槽111,第二滑移块622限制于第二滑槽111内移动。动模2上且位于第二滑槽1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上端口宽度大于下端口宽度的第二容纳槽900,第二压紧块700上安装有可与第二容纳槽900相匹配嵌合的第二凸块710。

如图5所示,静模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紧块700,第二压紧块700与第二引导块620远离产品的侧面相贴合,第二引导块620与第二压紧块700贴合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斜面朝向产品方向倾斜,且第二压紧块700与第二引导块620之间设置有可减少二者之间内应力的第二垫片800。

如图3和图5所示,当需要产品脱模时,动模2远离静模1进行运动,固定安装在静模1的上成型块300会朝着远离产品的方向运动,固定安装在静模1上的第一压紧块7会远离第一引导块62,第二压紧块700会远离第二引导块620,带动第一压紧块7上的第一凸块71远离第一容纳槽 9,第二压紧块700上的第二凸块710会远离第二容纳槽900,从而解除第一压紧块7对第一引导块62的挤压力和第二压紧块700对第二引导块620的挤压力,与此同时,固定安装在静模1上的第一斜导柱61会带动第一引导块62沿着第一滑槽11远离产品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块5运动,最终带动第一成型块3和第二成型块4远离产品方向运动,且第二斜导柱610带动第二引导块620沿着第二滑槽111的远离产品方向进行运动,最终,设置在下成型块500顶针,将产品顶出,完成脱模,顶针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工作原理:进行脱模时,动模2,静模1相离,在外力的作用下,上成型块300、侧成型块400、第一成型块3以及第二成型块4远离产品方向进行运动,最终通过设置在下成型块500上的顶针将产品顶出,实现脱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