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5299发布日期:2019-10-08 23:4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快速检测盒包括盒体和固定于盒体内的检测条。快速检测盒的上盖板上设有加样窗口、显示窗口和透气孔,加样窗口和显示窗口分别对应试剂条的加样区和检测区。将待测样品从加样窗口加入,检测条与待测样品中的待测成分反应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检测区,透过显示窗口即可看到检测结果。快速检测盒的上盖板设有定位柱,下盖板设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使快速检测盒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拆分和配合,可以拆分或组装快速检测盒,从而替换检测条,便于快速检测盒的重复使用。

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的模具在注塑定位柱处设置镶针,利用镶针和模具本体之间的间隙排气,从而注塑时料液能够充满用于注塑镶针的孔、保证定位柱的成型。但是,用于成型定位柱的孔内料液较产品的其他部分冷却较慢,若脱模时、定位柱未完全冷却固化,容易导致定位柱变形,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加快注塑时待成型定位柱的冷却,并且加工方便。

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镶针包括镶针本体和镶针托,其特征在于,镶针还包括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主管道一端为封闭端、主管道的另一端为连接端,主管道内设有隔片,隔片将主管道分隔成两个腔体,隔片上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开口,开口靠近主管道封闭端,支管道位于主管道的连接端,两个腔体分别与各自的支管道连通;镶针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纳主管道的第一孔,镶针托内设有用于容纳支管道的第二孔,第一孔一端与第二孔连通。两个支管道的其中一个作为进水管道、另一个作为出水管道。优选的,主管道关于隔片对称。优选的,两个腔体的支管道关于主管道的中线对称。隔片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任意形状。优选的,主管道、第一孔和镶针本体同轴。

作为优选的方案,支管道包括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第一支管道一端与主管道连通、第一支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支管道连通,第一支管道与主管道垂直,第二支管道与主管道平行,主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分别位于第一支管道两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镶针由两个成型块组成,两个成型块对合形成镶针;每个成型块在对合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两个成型块的第一凹槽在对合时形成第一孔,两个成型块的第二凹槽在对合时形成第二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两个成型块的其中一个在对合面上设有限位凸起,两个成型块的另一个在对合面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位匹配的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匹配限定两个成型块的相对位置,防止镶针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成型块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镶针内设置冷却管道,注塑时、加快定位柱的冷却速度;隔片式冷却管道节约空间,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镶针。

2、冷却管道的支管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第二支管道的开口作为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能够从镶针托背对镶针本体的一面伸出,便于冷却水的进出。

3、镶针由两个对称的成型块组成,用于容纳冷却管道的凹槽加工更加方便,并且在冷却管道发生损坏时便于替换,有利于镶针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镶针一个侧面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镶针另一个侧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1镶针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管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成型块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的成型块配合的另一个成型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定位柱的镶针,如图1~4所示,镶针1包括镶针本体101和镶针托102,镶针1还包括冷却管道2,冷却管道2包括主管道 201和支管道202,主管道一端为封闭端、主管道的另一端为连接端,主管道201 内设有隔片2011,隔片2011将主管道分隔成两个腔体,隔片2011上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开口2012,开口2012靠近主管道封闭端,支管道202位于主管道201的连接端,两个腔体分别与各自的支管道连通;镶针本体101内设有用于容纳主管道的第一孔,镶针托102内设有用于容纳支管道的第二孔,第一孔一端与第二孔连通。第一孔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孔的自由端封闭,主管道的封闭端靠近第一孔的自由端。主管道位于第一孔中、与第一孔间隙配合;支管道位于第二孔中、与第二孔间隙配合。

支管道一端与主管道连通、支管道的另一端作为进水口或出水口。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腔体分别具有各自的一个支管道。两个支管道的其中一个作为进水管道、另一个作为出水管道。冷却水从一个支管道流入两个腔体中的其中一个,通过隔片上的开口流入另一个腔体,再从另一个腔体的支管道流出。通过冷却水加快镶针的冷却,从而加快待成型定位柱的冷却。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速可以控制冷却速度。主管道关于隔片对称。

如图4所示,两个腔体的支管道202关于主管道201的中线对称。相应地,第二孔关于第一孔的中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腔体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两个或多个支管道。两个腔体的支管道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用于注塑快速检测盒上盖板的模具上设有用于成型定位柱的通孔,镶针从通孔下方插入。通孔分为上段和下段,镶针与下段间隙配合,镶针与通孔上段围成用于成型定位柱的空间。待成型定位柱位于镶针正上方。如图1和图2所示,主管道、第一孔和镶针本体101同轴。待成型定位柱位于主管道正上方,使冷却管道能够对待成型定位柱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隔片为三角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片可以是圆形、半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任意形状。

如图2所示,支管道202包括第一支管道2021和第二支管道2022,第一支管道2021一端与主管道201连通、第一支管道202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管道2022 连通,第一支管道2021与主管道垂直,第二支管道2022与主管道平行,主管道 201和第二支管道2022分别位于第一支管道两侧。第二支管道一端与第一支管道连接,第二支管道的另一端为进/出水口。相应地,镶针托内的第二孔具有与支管道适配的形状。进/出水口从镶针托背对镶针本体的一面伸出,便于冷却水的进出。

如图5和图6所示,镶针1由两个对称的成型块103组成,两个成型块103 对合形成镶针。每个成型块在对合面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1031和第二凹槽1032,两个成型块的第一凹槽1031在对合时形成第一孔1011,两个成型块的第二凹槽1032在对合时形成第二孔1021。如此,镶针加工方便,并且方便冷却管道放入镶针内,在冷却管道损坏时还方便冷却管道的替换。

两个成型块的其中一个在对合面上设有限位凸起1034,两个成型块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对位匹配的限位凹槽1033。对合面是两个成型面对合时相互接触的一面。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匹配限定两个成型块的相对位置,防止镶针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成型块分离。成型块包括用于对合形成镶针本体的竖杆和用于对合形成镶针托的基台。如图5所示,一个成型块的竖杆和基台在对合面上均设有限位凸起,另一个成型块在对合面上设有相应的限位凹槽。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