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5309发布日期:2019-10-08 23:4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模具快速更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将可快速更换固定座上的模座及冷却板,并有利于提高以模座进行塑料真空成型的效率。



背景技术:

在工业加工装置及制程中,经常需要暂时连接两个装置,以进行加工或制作。当制作工序完成后,则需要将两个装置分离,以进行下一个制程步骤。

以塑料真空成型为例,主要是将一模具设置在一固定座上,而后将塑料放在模具上,并对塑料加热使其软化。确定塑料受热软化之后,可对固定座及模具之间的空间内的气体抽出,使得塑料贴附在模具的表面,待成型的塑料冷却后便完成塑料真空成型的步骤。

一般而言,通常会使用复数个螺丝固定模具及固定座,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则将各个螺丝卸下,并将模具由固定座上取下。而后再将新的模具放置到固定座上,再透过螺丝固定。然而锁固及拆卸螺丝通常会花费许多时间,特别是模具与固定座之间需要维持密封,因此需要使用更多数量的螺丝。如此一来将会增加更换模具所花费的时间,进而增加制作的时间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主要包括一固定座、一冷却板及一模座,其中模座及冷却板可快速由固定座上取下,并将不同的模座及冷却板快速的设置在固定座上,藉此可有效提高更换模具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其中模座连接冷却板,并于冷却板上设置至少一连接头,固定座上设置至少一气压式连接座,用以连接及固定冷却板上的连接头,使得模座及冷却板被固定在固定座上,并可进行塑料真空成型,当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模座时,则可控制气压式连接座释放连接头,并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而后再不同形状的模座及冷却板放置及固定在固定座上,并以不同形状的模座进行塑料真空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其中模座连接冷却板,且冷却板透过至少一连接头固定在固定座的气压式连接座上,在更换不同的模座时,仅需要透过帮浦控制气压式连接座,便可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并更换新的模座及冷却板,藉此可有效提高塑料真空成型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包括:一固定座,包括一容置空间;

至少一气压式连接座,位于固定座的容置空间内,并包括一连接孔;

至少一连接头,用以插入气压式连接座的连接孔,其中气压式连接座用以固定或释放连接头;

一冷却板,连接连接头,其中冷却板经由连接头及气压式连接座固定在固定座上,以覆盖固定座的容置空间;及一模座,连接冷却板。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气压式连接座包括一座体、一活动件、复数个弹性单元及复数个球体,弹性单元位于座体与活动件之间,座体包括一延伸管体,而活动件则包括一凸出环用以容纳部分的延伸管体,球体位于凸出环与延伸管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活动件位于一气压室内,且气压室流体连接一帮浦,并透过帮浦改变气压室内的气压,使得活动件沿着气压室相对于座体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连接头包括一凸出单元,而球体则用以固定连接头的凸出单元,使得连接头被固定在气压式连接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延伸管体凸出座体,并于凸出座体的延伸管体上设置复数个穿孔。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包括一帮浦流体连接气压式连接座,并透过帮浦控制气压式连接座与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模座与冷却板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且冷却板包括复数个穿孔流体连接封闭空间与固定座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固定座流体连接一帮浦,并透过帮浦改变容置空间与封闭空间内的气压,使得位于模座上的一塑料贴附在模座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中,其中模座包括复数个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座及冷却板可快速由固定座上取下,并将不同的模座及冷却板快速的设置在固定座上,藉此可有效提高更换模具的效率,当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模座时,则可控制气压式连接座释放连接头,并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而后再不同形状的模座及冷却板放置及固定在固定座上,并以不同形状的模座进行塑料真空成型,在更换不同的模座时,仅需要透过帮浦控制气压式连接座,便可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并更换新的模座及冷却板,藉此可有效提高塑料真空成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又一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又一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模具快速更换机构;11-固定座;111-容置空间;112- 开口;113-底板;114-穿孔;115-侧板;121-第一帮浦;123-第二帮浦; 13-气压式连接座;131-座体;1311-延伸管体;13111-穿孔;132-连接孔; 133-活动件;1331-底座;1333-凸出环;13331-凸出部;13333-凹陷部;135- 弹性单元;137-球体;139-气压室;14-塑料;15-连接头;151-凸出单元; 17-冷却板;171-穿孔;172-第一表面;174-第二表面;19-模座;191-封闭空间;193-成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侧面透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快速更换机构10主要包括一固定座11、至少一气压式连接座13、至少一连接头15、一冷却板17 及一模座19,其中固定座11、冷却板17及模座19层迭设置。

本创作所述的固定座11包括一容置空间111,而气压式连接座13位于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内。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固定座11可包括一底板113 及复数个侧板115,并以底板113及侧板115形成容置空间111。例如底板113 及侧板115可形成一四方体的容置空间111,其中固定座11形成的容置空间111 具有一开口112。

固定座11包括至少一穿孔114,其中穿孔114流体连接容置空间111。在实际应用时固定座11的穿孔114可连接一第一帮浦121,其中第一帮浦121可经由固定座11的穿孔114,将容置空间111内的气体抽出。

气压式连接座13包括一连接孔132,用以容置连接头15,并可透过气压式连接座13内的固定机构将连接头15固定在气压式连接座13上,其中气压式连接座13的详细构造会在后面的实施例说明。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气压式连接座13可设置在固定座11的底板113上,并使得气压式连接座13的连接孔132 朝向固定座11的开口112方向。

冷却板17设置在固定座11上,例如冷却板17可设置在固定座11的开口 112上。具体来说,冷却板17包括一第一表面172及一第二表面174,其中冷却板17的第二表面174朝向固定座11,并用以覆盖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使得固定座11与冷却板17之间的容置空间111形成封闭空间。例如冷却板17 的形状与固定座11的开口112相近,且冷却板17的面积略大于固定座11的开口112,使得冷却板17可覆盖开口112。

冷却板17包括复数个穿孔171,其中穿孔171贯穿冷却板17的第一表面 172及第二表面174。当冷却板17设置在固定座11上时,冷却板17上的穿孔 171将会流体连通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

模座19连接冷却板17,例如模座19可设置在冷却板17的第一表面172上。具体来说模座19可为一中空的装置,当模座19连接冷却板17时,会在模座19 及冷却板17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191,其中模座19的封闭空间191经由冷却板 17的穿孔171流体连接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模座 19及冷却板17可透过复数个螺丝固定。

模座19可包括至少一成型模具193,在进行塑料真空成型的过程中,成型模具193会与塑料接触。具体来说成型模具193可包括复数个细小的穿孔(未显示),并流体连接模座19的封闭空间191。

在进行塑料真空成型时,可将塑料14放在成型模具193上,并覆盖在成型模具193上,而后对塑料14加热使其软化。第一帮浦121可用以将固定座11 的容置空间111及模座19的封闭空间191内的气体抽出,使得容置空间111及封闭空间191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力。

由于成型模具193的穿孔流体连接模座19的封闭空间191,因此塑料14与成型模具193之间的气压亦会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力,使得软化的塑料14受到负压的作用,而贴附在成型模具193的表面。当贴附在成型模具193表面的塑料 14冷却硬化之后,便完成塑料真空成型的步骤,并可将成型的塑料14由成型模具193上取下。

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冷却板17内可设置至少一管道(未显示),其中冷却液体可注入冷却板17的管道内,并在管道内循环,藉此将可透过冷却板17降低贴覆在成型模具193表面的成型的塑料14的温度,以加速成型的塑料14硬化的速度。

连接头15连接冷却板17,例如连接头15的一端可固定在冷却板17的第二表面174上。在以冷却板17的第二表面174覆盖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时,可使得位于第二表面174的连接头15对准固定座11上的气压式连接座13,并插入气压式连接座13的连接孔132内。气压式连接座13可用以将连接头15固定在连接孔132内,使得冷却板17稳定的被固定在固定座11上,此外气压式连接座13亦可释放连接头15。使得冷却板17可经由连接头15及气压式连接座 13固定在固定座11上,并覆盖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2。

在实际应用时,气压式连接座13可流体连接一第二帮浦123,并透过第二帮浦123控制气压式连接座13,将连接头15固定在气压式连接座13的连接孔 132内。在本创作实施例中,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及气压式连接座13分别连接不同的帮浦,例如第一帮浦121及第二帮浦123。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将第一帮浦121及第二帮浦123整合成同一个帮浦,使得固定座11的容置空间111 及气压式连接座13连接相同的帮浦。

透过气压式连接座13及连接头15的使用,将可快速更换设置在固定座11 上的冷却板17及模座19,而不需要如先前技术一般,需要反复拆卸及装设多个螺丝,藉此将可大幅提高更换模座19的效率。此外在更换模座19的过程中,亦不需要拆解冷却板17及模座19。

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快速更换机构又一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快速更换机构10主要包括一固定座 11、至少一气压式连接座13、至少一连接头15、一冷却板17及一模座19,其中固定座11、冷却板17及模座19层迭设置。

固定座11、冷却板17及模座19的详细构造及连接方式,已于图1及图2 的实施例中说明,因此便不再重复说明,本创作实施例主要针对连接头15及气压式连接座13的构造及连接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气压式连接座13主要包括一座体131、一活动件133、复数个弹性单元135 及复数个球体137,其中弹性单元135位于座体131与活动件133之间,活动件 133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压缩弹性单元135并相对于座体131位移。例如座体131 及活动件133上可分别设置对应的凹槽,并用以容置部分的弹性单元135。

座体131包括一延伸管体1311,其中座体131可为圆盘状或圆柱状,并于座体131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中心孔。座体131及延伸管体1311可为两个构件,其中部分的延伸管体1311可设置在座体131的中心孔内,使得部分的延伸管体 1311凸出座体131。在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中,座体131及延伸管体1311亦可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

延伸管体1311包括一连接孔132及复数个穿孔13111,如图3所示,其中延伸管体1311可以是圆管状,而连接孔132则为延伸管体1311形成的容置空间,并可用以容置连接头15。复数个穿孔13111设置在延伸管体1311的表面上,并贯穿延伸管体1311。

具体来说,部分的延伸管体1311会凸出座体131,例如延伸管体1311朝向活动件133的设置方向凸出座体131,而穿孔13111则设置在凸出座体131的延伸管体1311上。

活动件133与座体131层迭设置,包括一底座1331及一凸出环1333,其中底座1331为圆盘状或圆柱状,并与座体131层迭设置。凸出环1333设置在底座1331的表面上,例如设置在底座1331朝向座体131的表面上,使得凸出环 1333位于底座1331及座体131之间。底座1331及凸出环133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亦可是两个不同的构件。

凸出环1333可为圆环状,并可用以容纳部分的延伸管体1311。凸出环1333 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凸出部13331,其中凸出部13331设置于靠近座体131的凸出环1333的内表面。

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凸出环1333的内表面亦可设置至少一凹陷部13333,如图4所示,其中凹陷部13333位于凸出部13331与底座1331之间,并用以容纳球体137。此外凹陷部13333的数量可为一个,并为设置在凸出环1333内表面的环状凹陷部。在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中,凹陷部13333的数量可为复数个,并为设置在凸出环1333内表面的半球状或弧状凹槽。

活动件133及座体131可相对位移,并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复数个弹性单元135设置在活动件133与座体131之间,其中弹性单元13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件133及座体131接触。

复数个球体137位于活动件133的凸出环1333与座体131的延伸管体1311 之间,例如球体137可位于凸出环1333的凹陷部13333及/或延伸管体1311的穿孔13111内。连接头15可包括一凸出单元151,其中凸出单元151可位于连接头15的一端,并可以球体137固定连接头15的凸出单元151。此外延伸管体 1311的穿孔13111的孔径小于球体137的直径,当球体137受到凸出环1333的凸出部13331挤压时,球体137并不会通过穿孔13111。

在本创作一实施例中,气压式连接座13可包括一气压室139,其中活动件 133位于气压室139内,并可沿着气压室139位移。气压室139为一封闭空间,并流体连接第二帮浦123,透过第二帮浦123改变气压室139内的气压,使得活动件133沿着气压室139相对于座体131位移。具体来说,当第二帮浦123将气体输入气压室139,将会提高气压室139的气压。若气压室139内的气压大于弹性单元135的弹力时,便会推动活动件133朝座体131的方向位移。此时球体137将会离开延伸管体1311的连接孔132,例如进入凸出环1333的凹陷部 13333,而连接头15的凸出单元151将不会被球体137限制或固定,使得连接头15可由连接孔132取出或插入连接孔132,如图3所示。

当第二帮浦123将气压室139内的气体排出时,气压室139内的气压将会降低。当气压室139内的气压小于弹性单元135的弹力时,活动件133与座体 131之间的距离将会增加。此时凸出环1333内表面上的凸出部13331将会推挤球体137,使得球体137进入延伸管体1311的各个穿孔13111,其中球体137 的部分体积经由各个穿孔13111进入延伸管体1311的连接孔132内,并凸出延伸管体1311的内表面,藉此将连接头15固定在气压式连接座13上,如图4所示。

透过本创作所述的模具快速更换机构10,可简单透过帮浦控制气压式连接座13是否将连接头15固定在连接孔132内,藉此可快速将模座19及冷却板17 由固定座11上取下,并更换不同型式的模具19及/或冷却板17,以达到快速更换模座19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模座及冷却板可快速由固定座上取下,并将不同的模座及冷却板快速的设置在固定座上,藉此可有效提高更换模具的效率,当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模座时,则可控制气压式连接座释放连接头,并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而后再不同形状的模座及冷却板放置及固定在固定座上,并以不同形状的模座进行塑料真空成型,在更换不同的模座时,仅需要透过帮浦控制气压式连接座,便可将模座及冷却板由固定座上取下,并更换新的模座及冷却板,藉此可有效提高塑料真空成型的效率。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