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0298发布日期:2019-09-12 09:21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低成本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成本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通常是采用一整块的钢板,然后在钢板的表面加工出随型面,由于钢板为实心构件,因而制作出的模具质量较大,增大了模具的安装难度;此外,采用以上方式制备出的模具所需要的成本也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模具,能够整体降低模具的质量,并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成本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侧面设有上随型面,所述下模具的上侧面设有下随型面,在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上随型面与所述下随型面上下对应,所述上模具和/或所述下模具的背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所采用的材料为铸钢或铸铁。

优选的,在所述上模具或所述下模具的背部为中空结构时,所述上模具或所述下模具的背部还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纵向的加强筋和若干横向的加强筋,若干纵向的加强筋在左右方向上均匀分布,若干横向的加强筋在前后方向上均匀分布,且纵向的加强筋与横向的加强筋十字交错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随型面的外围设有上封胶口,所述下随型面的外围设有下封胶口,在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上封胶口与所述下封胶口密封贴合。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上封胶口的延伸方向,在所述上封胶口上可以开设有连续的上环形槽,在所述上环形槽上设有上硬质合金层;沿着所述下封胶口的延伸方向,在所述下封胶口上开设有连续的下环形槽,在所述下环形槽上设有下硬质合金层,在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配合时,所述上硬质合金层与所述下硬质合金层密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胶口的背部与相应的加强筋直接接触,所述下封胶口的背部与相应的加强筋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胶口和所述下封胶口的外表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和/或下模具的背部为中空结构,相对现有的模具为实心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或下模具的质量会有显著的下降,因而便于模具的安装。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和下模具采用铸钢或铸铁制造,因而整个上模具和下模具可以直接采用铸造工艺得到,相对与现有的整块钢板进行加工(通常是铣削而成)的方式更为简单,制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另外铸造而成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显著降低,降低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加强筋的设置,由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为中空结构,因而上模具和下模具整体的强度会有一定的降低,加强筋的设置,可整体提高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结构强度,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能够正常发挥应有功能的同时,也保证了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处于配合状态时,上模具与下模具直接的直接连接处就是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因而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挤压力都直接作用在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上,而在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上分别设置上硬质合金层和下硬质合金层,可有效提高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的硬度,防止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受力后发生变形,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处于配合状态时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模具的背部示意图;

图4是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5是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模具的背部示意图;

图7下封胶口的剖视图。

其中:1、下模具;2、上模具;11、下随型面;12、下封胶口;13、横向的加强筋;14、纵向的加强筋;15、下硬质合金层;21、上随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模具,包括上模具2和下模具1,所述上模具2的下侧面设有上随型面21,所述下模具1的上侧面设有下随型面11,在所述上模具2与所述下模具1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上随型面21与所述下随型面11上下对应,所述上模具2和/或所述下模具1的背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模具2和所述下模具1所采用的材料为铸钢或铸铁。

第一方面:模具背部的中空结构

上模具2和下模具1的背部为中空结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模具整体的质量,以方便模具的装配,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制备模具时的成本。

中空结构:以上模具2为例,上模具2的上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凹陷的空间,同理,下模具1的下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个凹陷的空间,且这个凹陷的空间并不会侵占上随型面21和下随型面11。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1采用铸造的方式制备,因而无需后期对上模具2和下模具1进行掏空形成中空结构,在铸造时就可以直接铸造出中空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1,相对现有对整块钢板进行加工的方式,采用铸造的方式更为简便,制造的速度也更快,只需对铸造得到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1进行精加工即可。

由于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为中空结构,因而上模具2和下模具1整体的重量相对于现有的模具更轻,便于装配,所使用的材料也更少,成本更低。

为了保证上模具2和下模具1整体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的中空结构内设置加强筋。

具体的,加强筋包括若干纵向的加强筋14和若干横向的加强筋13,若干纵向的加强筋14在左右方向上均匀分布,若干横向的加强筋13在前后方向上均匀分布,且纵向的加强筋14与横向的加强筋13十字交错连接。均匀设置的加强筋有助于整体加强上模具2和下模具1的结构强度,保证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封胶口的使用寿命

在上模具2与下模具1配合时,为保证上模具2与下模具1之间的密封性,需要施加给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一定的力量,而上模具2和下模具1因而这部分力量就直接作用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连接的部分(封胶口),因而长时间使用后,封胶口便会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模具的密封性。

为解决该问题,上随型面21的外围设有上封胶口,所述下随型面11的外围设有下封胶口12,在所述上模具2与所述下模具1处于配合状态时,所述上封胶口与所述下封胶口12密封贴合,沿着所述上封胶口的延伸方向,在所述上封胶口上开设有连续的上环形槽,在所述上环形槽上设有上硬质合金层;沿着所述下封胶口12的延伸方向,在所述下封胶口12上开设有连续的下环形槽,在所述下环形槽上设有下硬质合金层15,在所述上模具2与所述下模具1配合时,所述上硬质合金层与所述下硬质合金层15密封贴合。

简单的说,就是在上封胶口上设置一层硬质合金层(上硬质合金层),同理在下封胶口12上也设置一层硬质合金层(下硬质合金层15),因而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配合时,上封胶口的上硬质合金层与下封胶口12的下硬质合金层15贴合接触形成密封,因而为保证密封所施加的力量作用在上硬质合金层和下硬质合金层15上,而硬质合金层的硬度更高,因而能够有效的抵抗变形的发生,从而延长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硬质合金层可采用硬质合金焊条堆焊形成。

所述上封胶口的背部与相应的加强筋直接接触,所述下封胶口12的背部与相应的加强筋直接接触。由于主要的力量作用在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12上,因而加强筋应与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12的背部直接连接,以保证上封胶口和下封胶口12的结构强度。

所述上封胶口和所述下封胶口12的外表面为平面。表面平整的封胶口可相对保证封胶口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对于凹凸配合的封胶口,其使用寿命更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