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7459发布日期:2019-08-17 02:4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塑胶产品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设计过程中,因产品结构复杂,局部特征较特殊,模具设计时往往会采用滑块、隧道滑块、斜顶等机构对产品局部特征进行不同方向抽芯脱模。

如附图1中所示的,现有塑胶产品1的上部还设置有作为倒钩的沟槽11,对于常规的模具而言,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而难以脱模,因此,该局部特征必须采用滑块复合机构抽芯脱模。但目前模具脱模技术中对应于此类结构采用的脱模机构普遍是多滑块、多机构、多方向的进行脱模,结构极为复杂,这使得开模和合模动作变得极为不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以简单稳定可靠的结构实现二次异向抽芯并成型塑胶产品上倒扣结构的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及其运行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包括:

下模;

上模,可纵向移动的设置于下模的上方位置,并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模腔,且塑胶产品成型于模腔内;

滑块,位于模腔内部,且滑块的前端与塑胶产品形状相配;

驱动机构,设置于下模及上模的后侧方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滑块后端相连,用以带动滑块前后移动;

翻转部件,活动设置于滑块的上端面并可相对于滑块翻转;

至少一个滑块入子,连接于翻转部件的前端上侧,用于成型塑胶产品上部的沟槽;

弹性件,纵向嵌设于滑块的上端面,且弹性件的上端与翻转部件的下端面相抵,用于上模向上开模后向上推动翻转部件翻转,并由翻转部件的前端带动滑块入子向下运动以脱出沟槽。

较佳的,上模的后端面还连接有一个倒钩,翻转部件的后端具有凸缘,且倒钩下端具有与凸缘结构相配的勾部,用以在上模向上运动时带动翻转部件逆时针方向翻转。

较佳的,翻转部件整体呈跷跷板状结构,且滑块上端面固装有一个固定座,翻转部件的中部通过一根旋转轴铰接于固定座上。

较佳的,翻转部件的前端下侧面呈斜面结构。

较佳的,翻转部件的前端由前向后的开设有t型槽,滑块入子的下端具有与t型槽结构相配的t型连接头。

较佳的,滑块入子的数量为一个。

较佳的,滑块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用以容置弹性件的孔槽。

较佳的,孔槽内还竖立有一根螺柱,弹性件为弹簧,且弹簧下端套设于螺柱外周。

较佳的,翻转部件上端面还凹陷形成有凹槽,上模下端面具有与凹槽结构相配的凸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的运行方法,包括开模的行程、合模的行程以及在合模状态下注塑成型塑胶产品的行程,并由滑块入子在塑胶产品上成型作为倒扣的沟槽,其特征在于,开模的行程包括:

步骤a,上模向上抬升,由倒钩带动翻转部件逆时针翻转,且滑块入子随翻转部件运动而向下运动;

步骤b,倒钩与翻转部件相脱离,上模继续向上抬升,并由弹性件推动翻转部件进一步的逆时针翻转,且滑块入子继续向下运动而完全脱出沟槽;

步骤c,驱动机构带动滑块向后移动;

合模的行程包括:

步骤一,驱动机构带动滑块向前移动至初始位置;

步骤二,上模向下运动,倒钩随上模下移,上模下端面压迫翻转部件顺时针翻转并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弹性件进入压缩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滑块、驱动机构、翻转部件、滑块入子以及弹性件,能够以简单稳定可靠的结构实现二次异向抽芯并成型塑胶产品上倒扣的结构,适用于抽芯行程较大的产品,开合模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所属零部件加工简易、经济实用,利于后期维修保养,便于满足装配需要,且占用滑块内部空间小,同时确保了滑块本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沟槽的塑胶产品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合模静止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开模状态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开模状态二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开模状态三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中滑块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中翻转部件装配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中翻转部件及滑块入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8中所示,定义如图2中纸面所示的由左向右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前向后的方向,且纸面上所示的由上而下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上而下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包括:

下模3;

上模2,可纵向移动的设置于下模3的上方位置,并于上模2和下模3之间形成有模腔,且塑胶产品1成型于模腔内;

滑块4,位于模腔内部,且滑块4前端与塑胶产品1形状相配;

驱动机构9,设置于下模3及上模2的后侧方向,且驱动机构9的输出端与滑块4后端相连,用以带动滑块4前后移动;

翻转部件5,活动设置于滑块4的上端面并可相对于滑块4翻转;

至少一个滑块入子6,连接于翻转部件5的前端上侧,用于成型塑胶产品1上部的沟槽11;

弹性件8,纵向嵌设于滑块4的上端面,且弹性件8的上端与翻转部件5的下端面相抵,用于上模2向上开模后向上推动翻转部件5翻转,并由翻转部件5的前端带动滑块入子6向下运动以脱出沟槽11。

具体使用中,首先模具在合模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并由滑块入子6在塑胶产品1上成型作为倒扣的沟槽11(如图2中所示);然后上模2向上抬升,且由于上模2不再压紧翻转部件5,在弹性件8压缩产生的弹力作用下,推动翻转部件5在滑块4上端面翻转,且翻转部件5前端上侧连接的至少一个滑块入子6随翻转部件5下降而脱出沟槽11,实现塑胶产品1局部倒扣的第一次抽芯(如图3和图4中所示);再由驱动机构9带动滑块4向后移动,实现塑胶产品1整体的第二次抽芯(如图5中所示);最后在取出塑胶产品1后,滑块4向前移动复位,上模2向下运动复位并同时压迫滑块4反向翻转复位,以起到锁合作用,重新回位至如图2中所示的形态,以再次进行注塑成型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3、滑块4、驱动机构9、翻转部件5、滑块入子6以及弹性件8,能够以简单稳定可靠的结构实现二次异向抽芯并成型塑胶产品1上倒扣的结构,适用于抽芯行程较大的产品,开合模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所属零部件加工简易、经济实用,利于后期维修保养,便于满足装配需要,且占用滑块4内部空间小,同时确保了滑块4本体的强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3、图4以及图8中所示,上模2的后端面还连接有一个倒钩10,翻转部件5的后端具有凸缘52,且倒钩10下端具有与凸缘52结构相配的勾部,用以在上模2向上运动时带动翻转部件5翻转。具体的,上模2向上运动的初期,由倒钩10带动翻转部件5逆时针方向翻转,待预设行程后,凸缘52与勾部相互脱离(如图3中所示),此时,由弹性件8进一步的对翻转部件5起到翻转作用及状态维持作用(如图4中所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翻转部件5整体呈跷跷板状结构,且滑块4上端面固装有一个固定座7,翻转部件5的中部通过一根旋转轴51铰接于固定座7上。具体的,旋转轴51穿过翻转部件5中部且两端分别可转动的穿设于固定座7上。进一步的,翻转部件5的前端下侧面呈斜面结构,以保证其能够逆时针翻转而在滑块入子6脱离倒扣前抵触滑块4上端面。进一步的,翻转部件5的前端由前向后的开设有t型槽53,滑块入子6的下端具有与t型槽53结构相配的t型连接头61,便于相互间的装配和拆卸维护。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滑块入子6的数量为一个,对应于塑胶产品1上沟槽11的数量为一个,但显然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实际产品的需求而设定为多个,只需要对应的设置多个水平并列设置的滑块入子6甚至多个对应的滑块4即可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的,驱动机构9为油缸,但也可以是电动推杆、气缸等部件,也可以是电机加传动机构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滑块4后端具有t型槽结构,油缸的输出轴前端具有与t型槽结构形状相配的t型连接头,以实现相互连接的目的,但并不局限于此。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弹性件8为弹簧,但也可以是弹性橡胶件等其他同类部件。进一步的,滑块4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用以容置弹性件8的孔槽,具体的,滑块4由连接成一体的前滑块和后滑块构成,且孔槽开设于后滑块上。进一步的,孔槽内还竖立有一根螺柱,且弹簧下端套设于螺柱外周,以起到定位防跑偏的作用。进一步的,翻转部件5上端面还凹陷形成有凹槽54,上模2下端面具有与凹槽54结构相配的凸块,便于合模过程中定位压紧。此外,上述的各部件都是设置在模具设备中的,可由额外的抬升机构带动上模2抬升,机架实现下模3及驱动机构9的固定安装,且滑块4的两侧具有滑轨结构,其均为本领域常规设置,故这里省略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具有复合滑块二次异向抽芯结构的模具的运行方法,包括开模的行程、合模的行程以及在合模状态下注塑成型塑胶产品1的行程,并由滑块入子6在塑胶产品1上成型作为倒扣的沟槽11,其中,开模的行程包括:

步骤a,上模2向上抬升,由倒钩10带动翻转部件5逆时针翻转,且滑块入子6随翻转部件5运动而向下运动;

步骤b,倒钩10与翻转部件5相脱离,上模2继续向上抬升,并由弹性件8推动翻转部件5进一步的逆时针翻转,且滑块入子6继续向下运动而完全脱出沟槽11;

步骤c,驱动机构9带动滑块4向后移动;

合模的行程包括:

步骤一,驱动机构9带动滑块4向前移动至初始位置;

步骤二,上模2向下运动,倒钩10随上模2下移,上模2下端面压迫翻转部件5顺时针翻转并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弹性件8进入压缩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