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8442发布日期:2020-01-03 11:42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型加工中,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其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

传统的机加工制造的模具,制造周期长,形状复杂零件加工难度很大,特别是无法在模具上加工出形状、结构复杂的冷却水道而导致各种复杂产品的模具冷却效果差,所以受现有机加工技术限制,通常模具主体与冷却水道不是一体的,而是在模具主体与其外侧相配合的部件之间形成冷却水道,加工、组装不便,模具主体的型腔壁过厚,冷却时间长,成型周期长,模具主体的型腔壁过薄,模具主体的机构强度低,容易损坏,从而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模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3d打印的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型腔入口处设置有进料接头,进料接头具有与型腔相连通的进料通道,模具主体上一体成型有环绕型腔的第一冷却水路,模具主体远离进料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模具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槽,第一冷却水路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凸缘与第一环形密封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3d打印制造模具主体和进料接头,加工方便,形状复杂且环绕型腔的第一冷却水路能够与模具主体一体成型,第一冷却水路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具有复杂水路的结构,基本上能够解决各种复杂产品的模具冷却问题,还能够保证模具主体的整体结构强度,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冷却效果好,缩短了成型周期,而且通过第一凸缘和第一环形密封槽便于模具主体与其它部件组装,密封效果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具主体上设置有与进料接头相配合的第一凸起部,进料接头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部相匹配的定位槽,进料通道的出口位于定位槽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一指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接头上一体成型有环绕进料通道的出口端的第二冷却水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接头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二环形密封槽,第二冷却水路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于两个第二环形密封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接头远离模具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二指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模具主体相配合的内模,内模具有与型腔相配合的成型部,内模上一体成型有环绕成型部的第三冷却水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模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三环形密封槽,第三冷却水路的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位于两个第三环形密封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模远离模具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凸缘,第三凸缘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三指示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主体和进料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主体和进料接头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模的透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模具主体1,型腔11,第一冷却水路12,第一进水口121,第一出水口122,第一凸缘13,第一指示部131,第一环形密封槽14,第一凸起部15,进料接头2,进料通道21,定位槽22,第二冷却水路23,第二进水口231,第二出水口232,第二环形密封槽24,第二凸缘25,第二指示部251,内模3,成型部31,第三冷却水路32,第三进水口321,第三出水口322,第三环形密封槽33,第三凸缘34,第三指示部3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端”、“底面”、“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3d打印的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不同的形状,模具主体1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11,型腔11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料接头2,进料接头2也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不同的形状,进料接头2内设置有贯穿其的进料通道21,进料通道21的出口与型腔11相连通。模具主体1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型腔11中的产品成型后冷却固化的第一冷却水路12,第一冷却水路12环绕在型腔11周围,第一冷却水路12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模具主体1远离进料接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13,模具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槽14,第一冷却水路12的第一进水口121和第一出水口122位于第一凸缘13与第一环形密封槽14之间,第一凸缘13和第一环形密封槽14便于模具主体1与底座等其他部件组装配合,而且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漏水。此外,根据模具主体1的大小,也可以设置两个第一环形密封槽14,第一冷却水路12的第一进水口121和第一出水口122可以设置与两个第一环形密封槽14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3d打印制造模具主体1和进料接头2,加工方便,形状复杂且环绕型腔11的第一冷却水路12能够与模具主体1一体成型,第一冷却水路12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具有复杂水路的结构,基本上能够解决各种复杂产品的模具冷却问题,还能够保证模具主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冷却效果好,减少了产品成型后的冷却固化时间,缩短了产品的成型周期,而且通过第一凸缘13和第一环形密封槽14便于模具主体1与其他部件组装,密封效果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应用范围。

优选地,模具主体1上设置有与进料接头2相配合的第一凸起部15,进料接头2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部15相匹配的定位槽22,进料通道21的出口位于定位槽22的底面。在使用时,第一凸起部15插入定位槽22中使模具主体1与进料接头2紧密的配合连接,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密封性好。

优选地,第一凸缘13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一指示部131,第一指示部131可以是缺角或者槽体等。在组装过程过中,通过第一指示部131便于快速地确定安装方向,从而保证更快、更好地进行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进料接头2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冷却水路23,第二冷却水路23环绕在进料通道21的出口端的周围,进料通道21的出口端即靠近型腔11入口的一端,第二冷却水路23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在使用时,第一冷却水路12和第二冷却水路23同时接通循环的冷却水,根据具体的实际生产需要,冷却水可以是常温水、冻水或其他温度的水,从而能够使型腔11中成型的产品以及产品与进料通道21的连接处快速地冷去固化,从而减少了产品冷却固化时间,缩短了产品的成型周期,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产品的模具冷却问题,而且能够保证产品能够更好地进行脱模。

优选地,进料接头2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二环形密封槽24,第二冷却水路23的第二进水口231和第二出水口232位于两个第二环形密封槽24之间,这样进料接头2与其他部件组装后,密封性更好,而且操作方便。

优选地,进料接头2远离模具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缘25,第二凸缘25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二指示部251,第二指示部251可以是缺角或者槽体等。在组装过程过中,通过第二凸缘25上的第二指示部251便于快速地确定安装方向,从而保证更快、更好地进行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根据加工产品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一些化妆品包装的容器,其内表面也需要加工出特定形状,所以该模具还可以包括与模具主体1相配合的内模3,内模3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不同的形状,内模3具有与型腔11相配合的成型部31,成型部31位于型腔11中,成型部3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加工产品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形状,内模3上一体成型有第三冷却水路32,第三冷却水路32环绕在成型部31的周围,第二冷却水路23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模具主体1的型腔11和内模3的成型部31相配合,便于同时成型产品的内外表面。在使用过程中,采用3d打印制造内模3,形状复杂且环绕成型部31的第三冷却水路32能够与内模3一体成型,还能够保证内模3的整体结构强度,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第一冷却水路12、第二冷却水路23和第三冷却水路32同时接通循环的冷却水,冷却效果好,减少了产品成型后的冷却固化时间,缩短了产品的成型周期,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产品的模具冷却问题。

优选地,内模3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第三环形密封槽33,第三冷却水路32的第三进水口321和第三出水口322位于两个第三环形密封槽33之间,这样内模3与其他部件组装后,密封性更好,而且操作方便。

优选地,内模3远离模具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凸缘34,第三凸缘34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第三指示部341,第三指示部341可以是缺角或者槽体等。在组装过程过中,通过第三凸缘34上的第三指示部341便于快速地确定安装方向,从而保证更快、更好地进行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交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交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