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胶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4599发布日期:2020-03-20 06:0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胶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胶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些型材上需要内嵌胶条以达到防水、隔音等效果,如:用于门、窗边框的铝条等。型材沿长度方向设有供胶条穿入的胶条安装槽,且型材的前、后两侧端面通常都设计成斜面方便横竖两个方向的铝条的拼接,而且两侧端面的斜面往往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度数的夹角例如90度。相应地,内嵌于型材内的胶条的两端切口也要分别与型材的两端面平齐,也即胶条两侧端面同样也是具有相应夹角的斜面。

而传统的将胶条穿入型材并剪切的方法是:先是工人一只手拿着铝条,另一只手拿着胶条对位从而将胶条导入型材的胶条槽上,然后用剪刀贴着型材的斜向端面剪断胶条,对每一根型材都要进行两次角度不同的剪切动作。这样不但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操作者的疲劳,耗费人工,而且操作者的手很容易就触碰到型材端面的尖角而受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07972281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该设备用于将胶条导入型材的胶条安装槽内并根据型材两个端面的角度剪切胶条,其包括:切刀装置、型材定位装置、胶条引导加载装置、胶条防扭转装置、胶条推送装置、控制装置等。该设备可通过控制装置自动完成胶条输送导入型材的胶条安装槽内并在穿胶条到位后切断胶条,且切断后的胶条具有与型材端面相同角度的端面,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实现了自动化操作,避免了剪切时人手与型材的端面接触,操作更安全。

但是,实践发现,该种设备的胶条推送装置实现的是推的动力,只能推着胶条向前,胶条前进的动力不足,穿胶条时不够顺畅,往往还需要人工辅助拉着胶条往前,导致效率不高且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胶条设备,旨在提高设备效率。该种穿胶条设备,通过增加拉力装置将胶条往前拉,使胶条顺利穿入型材,不需要人工拉胶条,节省人力,提高设备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穿胶条设备,用于将胶条穿入型材的胶条安装槽内并根据型材两个端面的角度剪切胶条,该设备包括在胶条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胶条装置、对接装置、切刀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设备的各个装置组件的控制装置;特别的是,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切刀装置前方的拉力装置;所述拉力装置包括:用于夹住胶条的夹持构件,和用于带动夹持构件移动以使胶条向前输送的传输构件。位于前端的该拉力装置可夹住已经穿入型材的胶条往前拉,而同时,位于后端的推送胶条装置可将胶条往前推。

相对于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在保留推送胶条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拉力装置。该拉力装置可将胶条往前拉,在推送胶条装置提供的推力的配合下,可以轻松顺利的将胶条穿入、穿过型材的胶条安装槽,而不需要辅以人工,不仅节省了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备效率,确保穿胶条设备不间断、高效运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夹持构件可包括:夹手气缸,由夹手气缸驱使的上齿条,与上齿条啮合的齿轮,同时与齿轮啮合的下齿条,连接于上齿条的上夹手,连接于下齿条的下夹手,以及夹手安装板;所述上齿条和所述下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夹手安装板,所述齿轮轴连接于所述夹手安装板;所述上夹手和所述下夹手相互配合构成夹手,该夹手在气缸的控制下张开或夹紧。

换句话说,所述夹持构件包括:由上夹手和下夹手构成的夹手,用于控制夹手的驱动部件,以及为驱动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驱动部件包括分别与上夹手和下夹手连接的上齿条和下齿条,以及位于上齿条和下齿条之间、同时与上齿条和下齿条啮合的、可旋转的齿轮,以及用于安装上齿条、下齿条和齿轮的夹手安装板。动力部件可为夹手气缸。

所述传输构件可包括:丝杆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机构中的丝杆转动的马达。所述夹持构件连接于所述丝杆机构并跟随其丝杆的转动而移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胶条设备还包括胶条原料架;

所述胶条原料架可包括固定框架、旋转框架和料盘,旋转框架可旋转的连接于固定框架,料盘可旋转、且可拆卸的的连接于旋转框架。可选的,旋转框架通过一水平轴轴连接于固定框架,且料盘可通过其中心轴轴连接于旋转框架,该中心轴与水平轴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穿胶条设备还可以包括检测胶条打结装置;

所述检测胶条打结装置包括轴承,轴承的外圈安装于轴承座,轴承的内圈安装有至少一对转轮,胶条自成对的转轮之间穿过,轴承的侧面设有分度盘且分度盘与轴承的内圈连接,轴承座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分度盘转动角度的角度感应器。当位于至少一对转轮之间的胶条发生扭转等形变时,会带动轴承的内圈及分度盘相应转动,分度盘的转动角度指示胶条的扭转角度。

可选的,当所述角度感应器检测到所述分度盘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胶条原料架的旋转框架补偿旋转相同角度。

如上所述的实现方式,相对于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可有效避免胶条变形或扭转。相对于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虽然也有固定胶条方向,防止其变形的装置,但效果仍旧差强人意,依旧会存在胶条变形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增加了检测胶条打结装置,能很大程度防止胶条在输送往型材的时候产生麻花和变形拱起及扭转等问题。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胶条设备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加水装置,包括与水箱连接的加水导管,用于向推送中的胶条或型材的胶条安装槽上滴水或喷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加水装置的喷水处下方的接水槽,该接水槽与水箱通过回水管连接,用于将回收的水送回水箱。

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设有加水装置,用于向胶条洒水润滑。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还包括水循环系统,增加了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加水装置所加的水,实现了对水的循环重复利用,节省了水资源,同时确保设备及其附近环境没有多余的水,改善了工作环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胶条设备还包括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

所述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可包括依次设置在胶条前进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可调整的两条型材输送架,一对或多对凹槽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条型材输送架上,用于放置一条或多条型材。

可选的,所述型材输送架上还设有舌片、气缸和感应器,当感应器检测到型材放置到位后,所述舌片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伸出用来固定型材。

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没有固定和压紧铝窗框等型材的装置,在穿胶动作进行时,型材容易移位导致工作停止。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增加了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该装置可压紧型材、并通过感应器监测型材位置是否正确,以便位置准确后才进行穿胶条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胶条设备还可选择的包括:压轮装置、导正装置。

所述压轮装置可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压轮和下滚轮,所述上压轮和下滚轮各自的周向壁面上设有位置相对的环形凹槽,供胶条从上下环形凹槽夹围的空隙中穿过;所述下滚轮为固定设置,所述上压轮通过滑动机构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设置,且所述上压轮与一提供垂直方向驱动力的压力气缸连接,在压力气缸的作用下压向所述下滚轮。

所述导正装置设在所述推送胶条装置和所述对接装置之间,其可以包括胶条穿过器和胶条引导桥,所述胶条穿过器设有允许胶条穿过的通孔,所述胶条引导桥包括两组滚轮,胶条从两组滚轮之间通过。

相对于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通过压轮装置和导正装置,可以确保胶条不变形、不扭转的被顺利输送到对接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胶条设备包括的各个组件分别设有至少两套,以使所述设备能够一次性将至少两根胶条穿入一对型材。其中,至少两套同一组件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是一体化设置。例如,切刀装置可以包括两套,分别用于切两个胶条;或者切刀装置也可以是一体化的、包括多个切刀,具有至少两个切割位置,可同时完成对至少两根胶条的一次性切割。

现有的胶条导入和切断设备,只能一次给一条铝框穿胶条,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的穿胶条设备,可同时给一对或更多型材穿胶条,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胶条设备,该设备的基本实现方式及其优选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实现全面自动化机器化穿胶条,不需要人工操作;

2)胶条穿过型材时有推和拉的动力装置,不需要人手辅助;

3)增加了检测胶条变形打结的装置、压轮装置和导正装置,以及夹住胶条防止变形的装置,更大程度地固定了胶条方向,防止胶条变形打结,穿胶条时更顺畅,解决胶条易变形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4)可实现一次性穿一对胶条(左右或前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配合度高;

5)因为一次性是穿左右或者前后一对型材,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固定铝条位置的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比如型材输送架上设有凹槽,以及型材到位后伸出舌片固定,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因为型材移位无法顺利穿过胶条的问题。

6)利用水循环系统,用来润滑的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胶条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力装置的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力装置的传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原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胶条打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放置型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轮装置、推送胶条装置及导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胶条设备,用于将胶条穿入型材的胶条安装槽内并根据型材两个端面的角度剪切胶条。

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推送胶条装置04、对接装置06、切刀装置07和控制装置;特别的,还包括拉力装置08;可选的,还包括:胶条原料架01,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压轮装置03,导正装置05,对接装置06,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水循环系统装置10;以及,还可以包括底部工作台11。

其中,胶条原料架01可相对于底部工作台11相互独立设置,控制装置可设置于底部工作台内部,除胶条原料架01和控制装置以外的其它组件则可以全部安装于底部工作台11之上。控制装置可以是一台plc(可编程控制器)或者可实现类似功能的其它器件,穿胶条设备的所有感应器(传感器),以及气缸、马达等动力器件,和plc连接并由plc来控制,控制装置还可外接触控操作器,以便于操作穿胶条设备运作。

沿着胶条的输送前进方向,穿胶条设备的各个组件的布设顺序可以是:胶条原料架01,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压轮装置03,推送胶条装置04,导正装置05,对接装置06,切刀装置07,以及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拉力装置08则设置于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的上方。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穿胶条设备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设置了拉力装置08,所述拉力装置08可包括:用于夹住胶条的夹持构件,和用于带动夹持构件移动以使胶条向前输送的传输构件。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可包括:夹手,用于控制夹手的驱动部件,以及为驱动部件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

请参考图2,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构件包括:夹手气缸081,由夹手气缸081驱使的上齿条082,与上齿条082啮合的齿轮084,同时与齿轮084啮合的下齿条083,连接于上齿条082的上夹手085,连接于下齿条083的下夹手086,以及夹手安装板080;所述上齿条082和所述下齿条083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夹手安装板080,所述齿轮084轴连接于所述夹手安装板080;所述上夹手085和所述下夹手086相互配合构成夹手,该夹手在气缸081的控制下张开或夹紧。

其中,所述夹手由上夹手085和下夹手086构成;驱动部件包括分别与上夹手085和下夹手086连接的上齿条082和下齿条083,以及位于上齿条082和下齿条083之间、同时与上齿条082和下齿条083啮合的、可旋转的齿轮084,以及用于安装上齿条082、下齿条083和齿轮084的夹手安装板080。动力部件可为普通的气缸,由于该气缸是为夹手提供动力,故本文称之为夹手气缸081。

可选的,该夹手气缸081上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器089,用于进行位置感应,例如感应夹手位置是否有胶条,夹持构件是否移动到设定位置等,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以便于控制装置向夹手气缸081等发出控制指令。

请参考图3,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构件包括:丝杆机构088,和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机构088中的丝杆转动的马达087;所述夹持构件连接于所述丝杆机构088并跟随其丝杆的转动而移动。

该拉力装置08可将胶条往前拉,在推送胶条装置04提供的推力的配合下,可以轻松顺利的将胶条穿入、穿过型材的胶条安装槽,而不需要辅以人工,不仅节省了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备效率,确保穿胶条设备不间断、高效运行。解决了仅有推送胶条装置04时,推力不足,胶条输送不顺利的问题。

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条原料架01包括固定框架011、旋转框架012和料盘013,旋转框架012可旋转的连接于固定框架011,料盘013可旋转的连接于旋转框架012。可选的,旋转框架012通过一水平轴轴连接于固定框架011,且料盘013可通过其中心轴轴连接于旋转框架012,该中心轴与水平轴相互垂直。可选的,用于储存胶条的料盘013可拆卸的连接于旋转框架012,当前料盘上的胶条用完后,可换上新的料盘013。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包括轴承022,轴承022的外圈安装于轴承座021,轴承022内圈安装有至少一对转轮023,胶条自成对的转轮023之间穿过,轴承022的侧面设有分度盘024且分度盘024与轴承022的内圈连接,轴承座02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分度盘024转动角度的角度感应器025。当位于至少一对转轮023之间的胶条发生扭转等形变时,会带动轴承022的内圈及分度盘024相应转动,分度盘024的转动角度指示胶条的扭转角度。其中,转轮023可通过螺丝安装在轴承内圈,可以通过螺丝调节成对的转轮023之间的松紧程度。

当所述角度感应器025检测到所述分度盘024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胶条原料架01的旋转框架补偿旋转相同角度。所述的补偿旋转例如可以是往相反方向旋转。

该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胶条打结以及将分度盘上的度数回馈到胶条原料架01上,分度盘转多少,原料架就可以相应的反转多少,这样能很大程度防止胶条在输送往型材的时候产生麻花变形拱起及打结等问题。

请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循环系统10包括:

水箱101;

加水装置,包括与水箱101连接的加水导管102,用于向推送中的胶条或型材的胶条安装槽上滴水或喷水;

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加水装置的喷水处下方的接水槽103,该接水槽103与水箱101通过回水管104连接,用于将回收的水送回水箱101。

当胶条穿过型材时,水箱中的水会经过加水导管至喷水出喷出水润滑胶条,之后经过型材流到接水槽回到水箱,这样形成一个循环。

该水循环系统10,增加了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加水装置所加的水,实现了对水的循环重复利用,节省了水资源,同时确保设备及其附近环境没有多余的水,改善了工作环境。

请参考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包括依次设置在胶条前进方向上的一对或者说两条型材输送架090,且两条型材输送架090的相对距离可调整。一对或多对凹槽094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条型材输送架上,用于放置一条或多条型材。请参考图8,是放置了型材后的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位于后方的第一型材输送架091可同定设置,位于前方的第二型材输送架092可滑动设置,且第二型材输送架092在用于调校距离的动力装置093的驱使下可靠近或远离第一型材输送架091。

第二型材输送架092及其动力装置093构成调校长短的装置,使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型材。动力装置093可包括马达和输送带,由马达带动输送带,由输送带带动第二型材输送架092。

可选的,所述型材输送架上还设有舌片095、舌片控制气缸096和感应器097,当感应器097检测到型材放置到位后,所述舌片095在所述舌片控制气缸096的驱动下伸出用来固定型材。舌片控制气缸096可采用常规的气缸。

可选的,所述型材输送架的内侧端面,设成斜面,与型材的倾斜的端面相匹配。

通过型材输送架上所设的凹槽094以及舌片095,可实现对型材的固定,防止型材在穿胶条过程中发生移位。

可选的,型材输送架090主要由主体部分090a和可移动部分090b构成,可移动部分090b通过气缸等动力器件和连接组件设置在主体部分090a上,可移动部分090b可相对于主体部分090a在上下移动及左右移动。凹槽094成对的设置在可移动部分090b上,装于凹槽094中的型材可随之上下或左右移动。舌片095设置在主体部分090a上,且主体部分090a的内侧端面设成与型材端面匹配的斜面。当可移动部分090b带着其上的型材左右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舌片095伸出,使一个或一对型材被固定在两个型材输送架的主体部分090a之间,以便穿胶条;当该一个或一对型材穿好胶条后,舌片095后缩,可移动部分090b带动型材向下移动并左右移动,使另一个或一对型材达到被运送指定位置以便穿胶条。

可选的,该装置可以一次性放置三对共六条型材,分别是:即将穿胶条的型材对、正在穿胶条的型材对和穿好胶条的型材对。

该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可压紧型材、并通过感应器监测型材位置是否正确,以便位置准确后才进行穿胶条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轮装置03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压轮031和下滚轮032,所述上压轮031和下滚轮032各自的周向壁面上设有位置相对的环形凹槽,供胶条从上下环形凹槽夹围的空隙中穿过。

所述下滚轮032为固定设置在压轮支架030上,所述上压轮031通过滑动机构034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设置在压轮支架030上,且所述上压轮031与一提供垂直方向驱动力的压力气缸033连接,在压力气缸033的作用下压向所述下滚轮032。

可选的,压轮装置03还包括用于检测气缸运动的感应器035,感应器可安装在压轮支架030上。

压轮装置03用于固定胶条的前进方向方便胶条往前输送。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力气缸033可采用常规的气缸,因起到为从上压轮031提供压紧动力的作用,故称为压力气缸。

请继续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胶条装置4包括相互配合的主动滚轮041和从动滚轮042,所述主动滚轮041和从动滚轮042各自的周向壁面上设有位置相对的环形凹槽,供胶条从上下环形凹槽夹围的空隙中穿过;

所述从动滚轮042通过滑动机构在垂直方向上可滑动设置,并与一提供垂直力向驱动力的压紧气缸043连接,在压紧气缸043的作用下压向所述主动滚轮041;所述主动滚轮041与一推送马达044连接,在推送马达044的作用下转动以推送胶条前进。

可选的,该推送胶条装置04还包括设置用于安装固定主动滚轮041、从动滚轮042、滑动机构、压紧气缸043等构件的安装架,以及设在安装架上的感应器,感应器可用来检测胶条位置。

该推送胶条装置4的目的是提供胶条往前输送的动力。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紧气缸043可采用常规的气缸,因起到为从动滚轮042提供压紧动力的作用,故称为压紧气缸。

请继续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正装置05设在所述推送胶条装置04和所述对接装置06之间,其包括胶条穿过器051和胶条引导桥052,所述胶条穿过器051设有允许胶条穿过的通孔,所述胶条引导桥052包括两组滚轮,胶条从两组滚轮之间通过。该导正装置5的目的是导正胶条的前进方向,固定胶条的位置。

请参考图10至1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装置06包括对接组件和夹持组件。

如图11所示,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动力气缸061和胶条输送器062,所述胶条输送器062具有与型材后端面相配合的前端面并设有与型材的胶条安装槽位置对应的连接槽,所述动力气缸061带动胶条输送器062向前移动至其前端面与工作位置的型材后端面配合拼接、或者向后退回至初始位置;

如图12所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轨道063,可水平滑动的滑块064,用于推动滑块064压向轨道063的弹簧067;

胶条自所述轨道063和所述滑块064之间穿过后穿入所述胶条输送器062。

可选的,对接装置6还包括用于检测胶条输送器062位置的感应器065。

可选的,对接装置6还包括挡板066,起到位置限定的作用,该挡板066可安装在胶条输送器62上。

对接装置06起到胶条与型材对接的作用,将胶条与型材上的胶条安装槽(穿过胶条的地方)对接。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气缸061可采用普通气缸,因提供动力缘故,称之为动力气缸。

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该穿胶条设备包括的各个组件分别设有两套,以使所述设备能够一次性将两根胶条穿入一对型材。

为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穿胶条设备的工作原理:

进行穿胶条作业时,工人可将料盘013放置在胶条原料架01的旋转框架012上,首次穿胶条可人工将胶条穿过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和压轮装置03,推送胶条装置04,导正装置05,对接装置06,之后就不用再人工穿胶条,实现自动化穿胶条。

在即将开始穿胶条时,首次操作可由操作人员先根据控制装置上的数据,调校好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09使之适配型材长度,之后操作员可将型材例如一对铝条放置在型材输送架上的凹槽部位上,此时舌片控制气缸096是往上伸的,之后型材输送架将需要穿胶条的铝条输送到对准胶条的位置,舌片控制气缸096控制舌片095伸出以固定铝条,准备穿胶条。

以下是穿胶条的步骤,可以是一对胶条同时穿过一对铝条,下面例子只说明一条穿过的方式:

1、首次穿胶条可由人工将胶条穿过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和压轮装置03,推送胶条装置04,导正装置05,对接装置06,之后就不用再人工穿胶条,实现自动化穿胶条。

2、胶条穿过检测胶条打结装置02的时侯,胶条打结的话,轴承022会带动分度盘024旋转,感应器24感应到分度盘024旋转开始计数,胶条原料架01的旋转框架012根据感应器计算的数值开始补偿旋转,例如反转。

3、在胶条穿过检测胶条打结装置后,会穿过压轮装置03,在首次穿胶条时,一开始压力气缸033是往下,感应器035感应气缸收缩是否到位,胶条穿过时手动使气缸向上打开压轮,手拿胶条穿过压轮装置03与导正装置05(第一次穿才需要,之后不要)之后自动状态,压轮会自动压下。

4、随后胶条穿过推送胶条装置04,该装置的组成部分比压轮装置03多了个马达提供动力以及感应器感应胶条是否穿过。穿过压轮装置03后,胶条会经过推送胶条装置04前的感应器,感应器会感应是否有胶条穿过,在胶条穿过时,压紧气缸043回缩,松开从动滚轮042,感应器会感应气缸回缩是否到位,此时胶条底部穿过主动滚轮041的平槽位置和从动滚轮042的v槽位置之后气缸会下降使从动滚轮042压紧胶条,感应器会感应气缸伸出是否到位,之后拧紧轮子螺丝,马达会提供动力使主动滚轮041往前输送胶条。

5、马达044提供动力使主动滚轮041往前输送胶条,之后到达导正装置05,经过胶条穿过器051,经过胶条引导桥052上的两组滚轮,两组滚轮的外圆需要穿过胶条中的凹槽位置,并调节一边的滚轮直到能夹着胶条,之后要螺丝和螺帽上紧固定,目的是为了防止胶条在推送时因有空隙而变形。

6、胶条经过导正装置05后到达对接装置06,此时动力气缸061会伸出,感应器065会感应气缸伸出是否到位,动力气缸061带动胶条输送器062往前行走,胶条输送器062往前走时原本挡住滑块064的挡板066往前走,不再挡住滑块064,滑块064没有了挡板066的阻挡,会在弹簧632的作用下沿轨道往胶条方向压紧。在胶条还没穿过时,动力气缸061往后缩可以带动挡板066挡住滑块064,留位置让胶条穿过,感应器065会感应动力气缸061回缩是否到位。

7、胶条往前输送经过对接装置06到达与铝框对接的地方,拉力装置08夹住胶条往前走。拉力装置08本来就是避开胶条的,胶条来了再下来夹住,在胶条还没穿过时,夹手气缸081往上缩,感应器089会感应气缸上缩是否到位,夹手气缸081往上缩会带动上齿条082往上走,导致上夹手085往上,上齿条082转动会带动齿轮084转动,齿轮084转动带动下齿条083转动,下夹手086往下,上下夹手间空出位置让胶条穿过。等到胶条穿过后,夹手气缸081往下伸,带动上齿条082往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手085往下夹住胶条,上齿轮082转动,带动齿轮084旋转,从而带动下齿条083往上移动,带动下夹手086往上,上下夹手夹紧穿过的胶条。夹住胶条之后,马达087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拉力装置的夹持构件往前走,往前走到胶条合适的长度,切刀装置07会切断胶条,拉力装置08继续带动胶条,直到穿过铝框。拉力装置08往前拉动胶条时,水循环装置10会喷出水,润滑胶条,减少胶条往前行走的阻力。

8、在拉力装置08往前拉动胶条到合适位置时,切刀装置07会将胶条切断。切刀装置07在胶条还没穿过时,左右气缸会往回缩,将砧板回缩,目的是避开穿过的胶条,上气缸回去会带动面板往上回缩,从而带动面板上的切刀回缩,避开胶条,感应器会感应气缸是否回缩到位。等胶条往前输送到适宜的长度,上气缸会往下伸出,带动面板和切刀往下伸,下气缸会往上伸,左右气缸也会往中间伸出,带动砧板挤住胶条,感应器感应气缸伸出到位时,切刀开始动作将胶条切断。之后拉力装置08继续拉住后面胶条往前行走直到穿完铝条。

9、胶条穿过铝条后,型材输送架会将铝条输送至下一个位置,将已穿好胶条的铝条掉落到事先准备好放置已穿好胶条的铝条的位置,之后型材输送架回去最开始准备将未穿胶条的铝条输送到准备穿胶条的位置。

以上,就是胶条穿过型材的完整动作,本实用新型方案支持一次性将一对胶条穿过一对型材,确保两条胶条穿过铝框的动作同时进行;也支持一次穿一条胶条或者穿更多条胶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胶条设备,该设备的基本实现方式及其优选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实现全面自动化机器化穿胶条,不需要人工操作;

2)胶条穿过型材时有推和拉的动力装置,不需要人手辅助;

3)增加了检测胶条变形打结的装置、压轮装置和导正装置,以及夹住胶条防止变形的装置,更大程度地固定了胶条方向,防止胶条变形打结,穿胶条时更顺畅,解决胶条易变形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4)可实现一次性穿一对胶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配合度高;

5)因为一次性是穿左右或者前后一对型材,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固定铝条位置的型材放置及输送装置,比如型材输送架上设有凹槽,以及型材到位后伸出舌片固定,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因为型材移位无法顺利穿过胶条的问题。

6)利用水循环系统,用来润滑的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