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8418发布日期:2020-04-14 20: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橡胶膜片模具在硫化过程中,由于织布侧和橡胶侧收缩率不一样,复合硫化成型完成后自然冷却,膜片周向上的橡胶整体收缩率大于织布的整体收缩率从而导致橡胶侧弯曲程度较大,产生膜片产品变形的问题。膜片产品变形难以保证后道工序的完成且达不到客户使用安装方便、密封优良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基板和上模芯;上模芯固定至上基板;下模包括:下基板和下模芯;下模芯固定至下基板;下模芯形成有用于对膜片进行成型的凸起部;上模芯形成有用于配合凸起部的凹槽;上模芯还形成有用于将注入的橡胶和织布进行压实密封的第一密封纹路;第一密封纹路位于凹槽的槽底;下模芯还形成有用于将注入的橡胶和织布进行压实密封的第二密封纹路;第二密封纹路环绕凸起部设置;下模芯还形成有用于供在高温中的橡胶压紧织布以增加织布的伸展量从而在成型冷却时提高织布的收缩量的张紧槽;张紧槽环绕凸起部设置且位于第二密封纹路的外周;张紧槽的横截面呈弧形;弧形的弧度值与织布的厚度值的比值范围为大于6小于等于12。

进一步地,弧形的弧度值等于1rad且织布厚度0.12mm。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纹路、第二密封纹路和张紧槽均呈闭合的环形。

进一步地,张紧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上基板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安装位置以实现精确合模的导向柱;下基板设有多个用于配合导向柱的导向套。

进一步地,导向柱和导向套的数目均为4。

进一步地,上基板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上模芯的上定位销;上模芯形成有多个用于配合上定位销的上定位孔。

进一步地,上定位销和上定位孔的数目均为4。

进一步地,下基板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安装下模芯的下定位销;下模芯形成有多个用于配合下定位销的下定位孔。

进一步地,下定位销和下定位孔的数目均为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设有张紧槽。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橡胶将部分织布压紧在张紧槽内并贴合张紧槽的槽壁,使得同样大小的织布在橡胶的压紧力作用下,织布纤维间的间隙变大,具有较大的伸展量。这样在成型后开模进行冷却时,纤维间的间隙变大的织布具有恢复纤维间隙的趋势,从而具有较大的收缩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织布的收缩率使得织布的收缩率接近橡胶的收缩率,从而减小橡胶收缩和织布收缩之间的差距,则避免了橡胶侧收缩较大而导致产生的膜片产品橡胶侧产生较大的弯曲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膜片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上模芯和下模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第一密封纹路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张紧槽和第二密封纹路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的示意图。

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10,上模11,上基板111,导向柱112,上模芯113,凹槽114,第一密封纹路115,下模12,下基板121,导向套122,下模芯123,凸起部124,第二密封纹路125,张紧槽(126,22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10,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11包括:上基板111和上模芯113。上模芯113固定至上基板111。下模12包括:下基板121和下模芯123。下模芯123固定至下基板121。

作为具体的结构,下模芯123形成有凸起部124。凸起部124用于对膜片进行成型。上模芯113形成有凹槽114。凹槽114用于配合凸起部124对膜片进行成型。上模芯113还形成有第一密封纹路115。第一密封纹路115用于将注入的橡胶和织布进行压实密封。具体地第一密封纹路115位于凹槽114的槽底。下模芯123还形成有第二密封纹路125。第二密封纹路125也是用于将注入的橡胶和织布进行压实密封。具体地,第二密封纹路125环绕凸起部124设置。下模芯123还形成有张紧槽126。张紧槽126用于供在高温中的橡胶压紧织布以增加织布的伸展量从而在成型冷却时提高织布的收缩量。张紧槽126环绕凸起部124设置且位于第二密封纹路125的外周,即张紧槽126位于下模芯123的外周。进一步地,张紧槽126的横截面呈弧形。弧形的弧度值与织布的厚度值的比值范围为大于6小于等于12。弧度范围这样设置能够较好地控制织布的伸缩量,从而使织布的收缩率接近橡胶的收缩率。

具体而言,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10设有张紧槽126。在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时,橡胶将部分织布压紧在张紧槽126内并贴合张紧槽126的槽壁,使得同样大小的织布在橡胶的压紧力作用下,织布纤维间的间隙变大,具有较大的伸展量。这样在成型后开模进行冷却时,纤维间的间隙变大的织布具有恢复纤维间隙的趋势,从而具有较大的收缩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织布的收缩率使得织布的收缩率接近橡胶的收缩率,从而减小橡胶收缩和织布收缩之间的差距,则避免了橡胶侧收缩较大而导致产生的膜片产品橡胶侧产生较大的弯曲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膜片平整度。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弧形的弧度值等于1rad且织布厚度0.12mm。将张紧槽126的横截面的弧度值设置为1rad,使得织布的收缩率处于更加接近橡胶的收缩率的状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密封纹路115、第二密封纹路125和张紧槽126均呈闭合的环形。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基板111设有多个导向柱112。导向柱112用于定位上基板111和下基板121的安装位置以实现精确合模。下基板121设有多个导向套122。导向套122用于配合导向柱112定位上基板111和下基板121的安装位置以实现精确合模。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导向柱112和导向套122的数目均为4。4个导向柱112配合4个导向套122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地合模。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基板111设有多个上定位销。上定位销用于定位安装上模芯113。上模芯113形成有多个上定位孔。上定位孔用于配合上定位销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安装上模芯113。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定位销和上定位孔的数目均为4。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基板121设有多个下定位销。下定位销用于定位安装下模芯123。下模芯123形成有多个下定位孔。下定位孔用于配合下定位销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安装下模芯123。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定位销和下定位孔的数目均为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与上述实施例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10的不同之处在于,另一实施例控制橡胶膜片外周变形的模具的张紧槽226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