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196发布日期:2020-05-22 21:49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装饰件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大多装饰件特别是汽车内饰件提出了表面粘贴绒布的要求,用以提高舒适度。通常是在注塑好的注塑件上通过胶水固定连接绒布,但是这种固定方式牢固度不足,并且伴随大量胶水的刺激性气味。目前,已经有将绒布放在注塑模具内,在模具进行注塑的同时直接将绒布固定到注塑件表面上的方法,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绷紧绒布放置在两模腔之间,易造成两模具密封不足且绒布受挤压过度;而将绒布用胶水固定到模腔底部,却易造成胶水累积,使注塑件注塑品质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绒布到模腔底部需要使用胶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和定模具,所述动模具上开设有动模腔,所述定模具靠近动模具一侧对应动模腔开设有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和定模腔密封组成模腔,所述模腔构成注塑件产品外形,所述定模具连接有热流道装置,所述热流道装置连通注塑装置和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周侧外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挂杆和多个绷紧条,所述定模腔周侧外部对应挂杆开设有挂孔且对应绷紧条开设有绷紧槽,所述安置槽间隙配合有绒布,所述绒布挂接在多个挂杆上。

优选地,所述安置槽在动模具和定模具合模后仅连通模腔,且安置槽深度略小于绒布厚度。

优选地,多个所述绷紧槽开设在多个挂孔之间,且所述绷紧槽深度大于绷紧条高度。

优选地,所述挂杆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且中部呈平滑过度。

优选地,所述绒布周侧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挂杆,且其孔径大于挂杆顶部直径而小于其底部直径。

优选地,所述绒布周侧间隙配合有安置槽周侧,且安置槽周侧底部开设有余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挂杆将绒布挂接在模腔内,既省去用于固定绒布的胶水,同时使绒布不易受挤压发生移动;同时设置了安置槽,用于使绒布不会受到合模时过度的挤压导致本身变形;最后,通过设置绷紧条和绷紧槽使得合模时,绒布受到四周挤压而绷紧,使出品后的绒布光滑平整而不会产生褶皱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安置槽水平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的绒布示意图。

图中:1动模具、2定模具、3模腔、31动模腔、32定模腔、4热流道装置、5挂杆、6挂孔、7安置槽、71余槽、8绷紧条、9绷紧槽、10绒布、10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1和定模具2,动模具1上开设有动模腔31,定模具2靠近动模具1一侧对应动模腔31开设有定模腔32,动模腔31和定模腔32密封组成模腔3,模腔3构成注塑件产品外形,定模具2连接有热流道装置4,热流道装置4连通注塑装置和定模腔32。

动模腔31周侧外部开设有安置槽7,安置槽7在动模具1和定模具2合模后仅连通模腔3,且安置槽7深度略小于绒布10厚度,用于使绒布10不会受到合模时过度的挤压导致绒布10本身变形。

绒布10周侧间隙配合有安置槽7周侧,且安置槽7周侧底部开设有余槽71,在绒布10受挤压后,受挤压后的余量会进入余槽71,不会碰到安置槽7侧壁而翘起。

安置槽7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挂杆5和多个绷紧条8,定模腔32周侧外部对应挂杆5开设有挂孔6且对应绷紧条8开设有绷紧槽9,多个绷紧槽9开设在多个挂孔6之间,且绷紧槽9深度大于绷紧条8高度,通过设置绷紧条8和绷紧槽9使得合模时,绒布10受到四周挤压而绷紧,使出品后的绒布10光滑平整而不会产生褶皱的现象。

绒布10挂接在多个挂杆5上,挂杆5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且中部呈平滑过度,绒布10周侧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1,多个固定孔101一一对应挂杆5,且其孔径大于挂杆5顶部直径而小于其底部直径,使绒布10四角固定紧固,不易移动。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首先,将绒布10上的固定孔101对准安置槽7上的挂杆5,再将绒布10按压至挂杆5底部,由于挂杆5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且中部呈平滑过度,而固定孔101孔径大于挂杆5顶部直径而小于其底部直径,使绒布10四角固定紧固,不易移动;

然后开始合模,再合模过程中,绷紧条8和绷紧槽9相互嵌合压紧并拉伸绒布10,绒布10受到四周挤压而绷紧,使出品后的绒布10光滑平整而不会产生褶皱的现象;

同时由于安置槽7深度略小于绒布10厚度,用于使绒布10不会受到合模时过度的挤压导致绒布10本身变形。

合模后注塑,冷却,然后出模,完成整个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1)和定模具(2),所述动模具(1)上开设有动模腔(31),所述定模具(2)靠近动模具(1)一侧对应动模腔(31)开设有定模腔(32),所述动模腔(31)和定模腔(32)密封组成模腔(3),所述模腔(3)构成注塑件产品外形,所述定模具(2)连接有热流道装置(4),所述热流道装置(4)连通注塑装置和定模腔(3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腔(31)周侧外部开设有安置槽(7),所述安置槽(7)内固定连接有多个挂杆(5)和多个绷紧条(8),所述定模腔(32)周侧外部对应挂杆(5)开设有挂孔(6)且对应绷紧条(8)开设有绷紧槽(9),所述安置槽(7)间隙配合有绒布(10),所述绒布(10)挂接在多个挂杆(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7)在动模具(1)和定模具(2)合模后仅连通模腔(3),且安置槽(7)深度略小于绒布(10)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绷紧槽(9)开设在多个挂孔(6)之间,且所述绷紧槽(9)深度大于绷紧条(8)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5)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且中部呈平滑过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10)周侧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1),多个所述固定孔(101)一一对应挂杆(5),且其孔径大于挂杆(5)顶部直径而小于其底部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绒布(10)周侧间隙配合有安置槽(7)周侧,且安置槽(7)周侧底部开设有余槽(7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件表面贴布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动模具和定模具,所述动模具上开设有动模腔,所述定模具靠近动模具一侧对应动模腔开设有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和定模腔密封组成模腔,所述模腔构成注塑件产品外形,所述定模具连接有热流道装置,所述热流道装置连通注塑装置和定模腔,所述动模腔周侧外部开设有安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挂杆将绒布挂接在模腔内,既省去用于固定绒布的胶水,同时使绒布不易受挤压发生移动;同时设置了安置槽,用于使绒布不会受到合模时过度的挤压导致本身变形;最后,通过设置绷紧条和绷紧槽使得合模时,绒布受到四周挤压而绷紧,使出品后的绒布光滑平整而不会产生褶皱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苏强;莫春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耀强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