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具有该内模的轮胎模具及硫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349发布日期:2020-05-22 21: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模,用于轮胎硫化,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周向设置以构成完整环体的至少两种部段、设置在各所述部段下方的承托件、设置在所述承托件上的引导组件、与各所述部段连接的驱动组件;

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对应所述部段设置在所述承托件上的多个引导模块,多个所述引导模块沿周向间隔布设,且所述引导模块均沿径向延伸;

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杆分别与各所述部段连接以收拢所述部段、或带动所述部段向外移动至合模状态;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部段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两个端部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所述端部连接,所述连接件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为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同一种所述部段对应的连杆铰接;所述连接环均能单独沿轴向移动以驱动对应的所述部段沿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部段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数量相等且各自至少设置两个;

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通过多根第一连杆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部段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环通过多根第二连杆分别与各所述第二部段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环到所述承托件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环到所述承托件的距离;开模时,所述第一连接环先于第二连接环远离所述承托件,使得所述第一部段先与所述第二部段收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模块为设置在所述承托件上的导轨或滑槽,每个所述部段均设置有滑块以连接对应的所述导轨或滑槽。

8.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模。

9.一种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机构、热板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模具,所述外模承载于所述热板上,所述中心机构与所述内模连接以驱动内模执行开模或合模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机构包括与所述承托件连接的下环、与第一连接环连接的第一上环、与第二连接环连接的第二上环,所述下环连接在所述承托件背离所述引导组件的一侧,所述下环套设在所述第二上环外侧,所述第二上环套设在所述第一上环外侧,所述下环、第一上环、第二上环均连接有驱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硫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板中部开孔以供所述下环通过;所述下环在远离所述承托件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上安装有下环驱动件;所述下环驱动件的活塞杆沿轴向设置,所述下环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一远离所述承托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二,所述第二上环与所述连接板二连接;所述连接板二上安装有第二上环驱动件,所述第二上环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板一连接;

所述连接板二远离所述承托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三连接;所述连接板三上安装有第一上环驱动件,所述第一上环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上环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轮胎硫化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模、具有该内模的轮胎模具及硫化机,相对于传统的柔性内模,本申请的内模可以为胎坯各处提供均匀的压力,迫使胶料流动并重新分配,提高轮胎均匀性及动平衡性,轮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承托件能够承托各部段,可以以承托的方式将内模整体托起,便于取胎或放置胎坯;连杆长度可调,能够通过调节连杆的长度适配不同径向行程的部段;在内模装配时,通过调节连杆的长度可实现对内模环体的圆度调整,提升合模精度。采用该内模的轮胎模具以及硫化机,连杆可适应不同径向形成的内模,提升连杆适应性;同时可实现对内模外圈圆度的调节,提升合模精度,保证配合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赵阳;刘志兰;吴效华;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