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机用气动拉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0345发布日期:2020-07-07 14:32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覆膜机用气动拉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规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覆膜机用气动拉规。



背景技术:

目前纸张覆膜主要是通过覆膜机来实现的,通过覆膜机的覆膜作用,自动化的将薄膜覆到纸张上,以此来实现一个覆膜的作用,现有的覆膜机为了保证薄膜能够更好的覆到纸张上,并且避免覆膜时因为纸张位置出现偏移的问题,目前的覆膜机都会设置一个拉规装置来调整纸张的位置。

目前现有常用的拉规装置主要是机械拉规和气动拉规,机械拉规主要是通过在纸张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一长条状的拉规板带着纸张移动进行拉规,这种拉规方式结构较为复杂,且在拉规的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和异物影响,气动拉规则主要是通过设置多个气动吸盘,通过多个气动吸盘吸附纸张,然后再带着纸张进行平移,如此实现拉规的操作,相比于机械拉规的方式,气动拉规在拉规的过程中不容易受环境和异物影响,但是在拉规的过程中由于纸张位置的不定性,而拉规行程则是一定的,如此气动拉规在拉的过程中,容易拉动纸张过度位移导致纸张边沿出现折皱的问题,尤其是在大纸张中现象特别明显,因为大纸张的刚度远小于小纸张的刚度,如此在大纸张边沿与侧规板相抵时,大纸张无法像小纸张一样,克服气动吸盘的吸力而掉落,如此导致边沿产生折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大纸张拉规的过程中边沿出现折皱的覆膜机用气动拉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膜机用气动拉规,包括板架、平移杆和若干个气嘴,所述板架固定在外部机架上,所述平移杆可滑移的安装在板架上,以横跨在外部输送带的上方,若干个所述气嘴排列安装在平移杆上,以随着平移杆的平移而移动,所述平移杆上排列固定有若干个安装座,若干个所述气嘴一一对应的可滑移的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板架上设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平移杆联动,以驱动平移杆平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沿着平移杆延伸的滑轨,所述气嘴可滑移的设置在滑轨上,所述安装座靠近滑轨端部的位置上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气嘴连接,以在气嘴位置出现偏移时,对气嘴进行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平移杆上,所述侧板垂直固定在底板的侧边上,以与底板构成l型结构,所述滑轨设置在底板背向平移杆的一侧上,并且一端连接至侧板,所述气嘴包括滑块底座和吸盘,所述吸盘固定在滑块底座上,并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所述滑块底座可滑移的安装在滑轨上,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侧板连接,另一端与滑块底座连接,当滑块底座在滑轨上滑动而位置出现偏移时,弹簧被压缩或是拉伸,进而积蓄弹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端部固定在左侧板上,所述右侧板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当滑块底座复位时,滑块底座与调节螺栓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板朝向滑块底座的一侧固定有左限位环,所述滑块底座朝向左侧板的一侧固定有右限位环,所述左限位环与右限位环同轴,所述滑块底座相对于右限位环圆心的位置上同轴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背向滑块底座的一端穿过左限位环后从左侧板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动力电机和套接在平移杆端部上的动力块,所述动力块与动力电机的转轴联动,以受动力电机驱动而带着平移杆平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电机的机身固定在板架上,转轴穿过板架后套接有主动链轮,所述板架靠近操作轴的位置上可旋转的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板架设置,其一端套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动力块联动,通过旋转驱动动力块平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块的下侧面开设有动力槽,所述板架朝向动力块的一侧固定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上铰接可摆动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中部与摆动座铰接,所述驱动轴背向链轮的一端套接有摆动凸轮,所述摆动杆的上端伸入到动力槽内,下端与摆动凸轮的凸轮沿相抵,以随着摆动凸轮的旋转而进行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凸轮的凸轮沿分为推进沿和复位沿,所述平移杆的一端穿过板架后固定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背向平移杆的一端套接有复位螺母,该复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复位螺母相抵,另一端与板架相抵,当摆动杆的端部与推进沿相抵时,摆动杆摆动推动平移杆平移,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摆动杆的端部与复位沿相抵时,复位弹簧复位拉动平移杆复位,使得摆动杆摆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板架、平移杆和若干个气嘴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气嘴的吸附以及平移杆的平移作用来实现拉住大型纸张平移以进行拉规的效果,而通过安装座的设置,便可提供给气嘴一个可滑动的空间,如此在纸张的边沿与侧规板相抵且还有富余时,气嘴会进行滑动,进而避免纸张的边沿出现折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机用气动拉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气嘴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动力部件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覆膜机用气动拉规,包括板架1、平移杆2和若干个气嘴3,所述板架1固定在外部机架上,所述平移杆2可滑移的安装在板架1上,以横跨在外部输送带的上方,若干个所述气嘴3排列安装在平移杆2上,以随着平移杆2的平移而移动,所述平移杆2上排列固定有若干个安装座21,若干个所述气嘴3一一对应的可滑移的安装在安装座21上,所述板架1上设有动力部件5,所述动力部件5与平移杆2联动,以驱动平移杆2平移,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覆膜机用气动拉规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板架1将平移杆2带着气嘴3安装到外部覆膜机的机架上,进而使得整根平移杆2横跨在机架上的传送带上,并让若干个气嘴3在传送带上方呈一字排列,然后在进行拉规的过程中,动力部件5便会驱动平移杆2带着吸附了纸张的气嘴3进行平移,使得纸张的侧边与侧规板相抵,之后气嘴3放开纸张以实现拉规的作用,而在上述拉规动作的过程中,由于纸张位置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容易出现在平移杆2平移以后,纸张的侧边与侧规板相抵之后还有一些富余,若是此时的气嘴3还是保持吸附纸张,并且通过位置不发生改变的话,就会出现纸张边沿折皱的问题,如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座21的设置,便可在纸张边沿与侧规板相抵时,若是纸张边沿还有富余,便使得气嘴3能够在安装座21上产生滑移,以此避免出现纸张边沿与侧规板相抵导折皱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21内设有沿着平移杆2延伸的滑轨22,所述气嘴3可滑移的设置在滑轨22上,所述安装座21靠近滑轨22端部的位置上设有弹性复位件211,所述弹性复位件211与气嘴3连接,以在气嘴3位置出现偏移时,对气嘴3进行复位,通过滑轨2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提供给气嘴3一个滑动的空间,并且同时限制了气嘴3的滑动方向,使得气嘴3仅能够沿着平移杆2的长度方向滑移,而通过弹性复位件211的设置,则可对于气嘴3偏移后的位置进行复位作用,使得气嘴3能够对下一张纸张进行拉规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21包括底板212和侧板213,所述底板212固定在平移杆2上,所述侧板213垂直固定在底板212的侧边上,以与底板212构成l型结构,所述滑轨22设置在底板212背向平移杆2的一侧上,并且一端连接至侧板213,所述气嘴3包括滑块底座31和吸盘32,所述吸盘32固定在滑块底座31上,并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所述滑块底座31可滑移的安装在滑轨22上,所述弹性复位件211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侧板213连接,另一端与滑块底座31连接,当滑块底座31在滑轨22上滑动而位置出现偏移时,弹簧被压缩或是拉伸,进而积蓄弹力,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可利用底板212与侧板213的组合作用构成一个供滑块底座31滑移的凹槽结构,同时通过将弹性复位件211设置成弹簧的方式,便可通过弹簧的弹力实现对于移位的滑块底座31进行复位了,且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侧板213包括左侧板2131和右侧板2132,所述左侧板2131和右侧板2132分别固定在底板212的左右两侧,所述弹性复位件211的端部固定在左侧板2131上,所述右侧板2132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133,当滑块底座31复位时,滑块底座31与调节螺栓2133相抵,通过左侧板2131和右侧板213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供滑块底座31滑动的空间,并且通过调节螺栓2133的设置,便可调整滑块底座31复位后的位置,以实现滑块底座31对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纸张进行有效拉规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侧板2131朝向滑块底座31的一侧固定有左限位环214,所述滑块底座31朝向左侧板2131的一侧固定有右限位环215,所述左限位环214与右限位环215同轴,所述滑块底座31相对于右限位环215圆心的位置上同轴固定有限位柱216,所述限位柱216背向滑块底座31的一端穿过左限位环214后从左侧板2131穿出,通过左限位环214和右限位环215的配合作用,便可对弹性复位件211的两端进行同步限位,以避免在弹性复位件211伸缩的过程中弹出的问题,而通过限位柱216的设置,可对滑块底座31的滑移路径进行进一步限位,保证滑块底座31滑移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力部件5包括动力电机51和套接在平移杆2端部上的动力块52,所述动力块52与动力电机51的转轴联动,以受动力电机51驱动而带着平移杆2平移,通过动力电机51的设置,便可有效的通过旋转而输出动力,而通过动力块5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接收到动力电机51输出的动力,驱动平移杆2滑移。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力电机51的机身固定在板架1上,转轴穿过板架1后套接有主动链轮511,所述板架1靠近操作轴的位置上可旋转的设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贯穿板架1设置,其一端套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与主动链轮511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该驱动轴11的另一端与动力块52联动,通过旋转驱动动力块52平移,通过上述结构,便可通过链条与链轮之间传动的方式来将驱动轴11和操作轴联动起来,以此实现动力电机51驱动动力块52的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力块52的下侧面开设有动力槽521,所述板架1朝向动力块52的一侧固定有摆动座522,所述摆动座522上铰接可摆动的摆动杆523,所述摆动杆523的中部与摆动座522铰接,所述驱动轴11背向链轮的一端套接有摆动凸轮111,所述摆动杆523的上端伸入到动力槽521内,下端与摆动凸轮111的凸轮沿相抵,以随着摆动凸轮111的旋转而进行摆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可通过摆动杆523与摆动凸轮111之间的配合实现驱动动力块52进行摆动,如此简单有效的实现一个驱动动力块52平移进而带着平移杆2平移的效果,且整体的驱动效率更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摆动凸轮111的凸轮沿分为推进沿和复位沿,所述平移杆2的一端穿过板架1后固定有复位杆23,所述复位杆23背向平移杆2的一端套接有复位螺母,该复位杆2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复位螺母相抵,另一端与板架1相抵,当摆动杆523的端部与推进沿相抵时,摆动杆523摆动推动平移杆2平移,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摆动杆523的端部与复位沿相抵时,复位弹簧复位拉动平移杆2复位,使得摆动杆523摆动复位,采用推进沿和复位沿组合的方式,便可实现通过摆动凸轮111的转动实现切换推进沿和复位沿分别与摆动杆523的端部相抵,进而实现推动摆动杆523摆动了,而通过复位杆23和复位弹簧以及复位螺母的组合作用,便可将摆动后的摆动杆523进行复位作用,如此相比于采用在摆动凸轮111开设凸轮槽的方式,便可避免在摆动杆523摆动的过程中因为异物导致的容易被卡住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覆膜机用气动拉规,通过板架1、平移杆2和气嘴3的组合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气动拉规的效果,而通过平移杆2上的安装座21的设置,便可实现气嘴3在平移杆2可滑移的效果,如此在大型纸张拉规的过程中,便不容易出现纸张侧边出现折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