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427发布日期:2020-08-05 02: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生产的儿童坐便器普遍不具有扶手的结构,或者安装的扶手为坐便器注塑成型后再外加的结构,这种外加在坐便器上的扶手不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并且在使用扶手的过程中,会发现扶手不符合常规的使用习惯,而且此种坐便器扶手的质量不高。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坐便器模具结构[申请号:201810783147.0],包括左侧帮模型、右侧帮模型、水道活块模型、圈板模型、水箱活块模型、存污区活块模型及底模型,圈板模型设有内凹槽,水箱活块模型下端设有凸起部,内凹槽中部设有定位凸起,凸起部中部设有定位凹槽,本发明中的坐便器模具结构,其水箱活块模型不但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而且由于采用回字型凹凸定位结构使得水箱活块模型的定位稳定性更强,产品生产制造时,解决了因水箱活块模型不稳定造成的坯体厚度不一致,导致坯体强度不一致,在后期生产干燥及烧制时出现不良品,甚至坯体在制作初期就直接报废,造成生产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产能不稳定等问题。然而,该方案未考虑到所成型的坐便器不适合儿童使用,且坐便器不具有扶手结构,不利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分步注塑的一号成型模具和二号成型模具,所述的一号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模板,二号成型模具包括第二成型模板,所述的第一成型模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成型结构,两个第一成型结构之间连接有连通流道,所述的第二成型模板上设有两个与第一成型结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第二成型结构,每个第二成型结构上各设有一个内部流道。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两个第一成型结构沿第一成型模板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成型结构包括第一成型模板凹陷形成的扶手成型圈,每个扶手成型圈靠近连通流道的一端连接有扶手内置台,且每个扶手成型圈远离连通流道的一端连接有溢液槽。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每个扶手成型圈的内部设有向上凸起的中心凸台,每个中心凸台位于扶手成型圈的中心处,中心凸台的侧壁为圆弧形斜面,且每个中心凸台与扶手成型圈的连接处设有内圈台阶,内圈台阶沿靠近中心凸台的一侧向远离中心凸台的一侧从高到低过渡。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两个第二成型结构沿第二成型模板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每个第二成型结构包括第二成型模板凹陷形成的扶手二次成型圈和连接在扶手二次成型圈上的连接环成型槽,且所述的扶手二次成型圈连通连接环成型槽,每个扶手二次成型圈的内部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二次成型凸台,所述的内部流道位于二次成型凸台的顶面上,所述的二次成型凸台的尺寸小于中心凸台。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两个扶手二次成型圈沿第二成型模板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环成型槽位于扶手二次成型圈远离第二成型模板的中心轴的一侧,每个内部流道靠近连接环成型槽的一端连通连接环成型槽。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每个扶手内置台靠近扶手成型圈的一侧与扶手成型圈的内壁形成连接环壁圈,连接环壁圈远离扶手成型圈的末端设有两个沿连接环壁圈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的连接片槽,所述的连通流道位于两个连接环壁圈之间。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连通流道呈十字形,连通流道包括短连通流道和与短连通流道垂直的长连通流道,所述的长连通流道连通两个连接环壁圈,且长连通流道靠近连接环壁圈的末端设有倾斜台面,且每个倾斜台面内设有缓冲球面。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每个倾斜台面沿靠近连接环壁圈的一侧向远离连接环壁圈的一侧由宽到窄过渡,所述的缓冲球面位于倾斜台面与长连通流道的连接处,且短连通流道与长连通流道的垂足处设有凹陷的储液球面。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所述的一号成型模具还包括与第一成型模板形状相配适的第一配合模板,第一配合模板上设有与连通流道形状大小相配适的连通流道成型面,所述的连通流道成型面的中心处设有内部注塑口。

在上述的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中,所述的二号成型模具还包括与第二成型模板形状相配适的第二配合模板,第二配合模板上设有两个与内部流道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内部流道成型面,每个内部流道成型面的中心处各设有一个二次注塑口。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一成型模板上的两个第一成型结构成型坐便器扶手外圈,之后在二号成型模具中注入第二种注塑液,通过内部流道在扶手外圈上增加一圈不同材质的内圈,加工成最终的扶手产品,能够通过在同个扶手上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材料,提高扶手的使用舒适度,改善扶手的产品质量。

2、注塑液在连接片槽内成型所得到的连接片区别于传统的外加连接片,一体成型的坐便器扶手的稳定性高于外加连接片的坐便器扶手,提高产品的总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一号成型模具1、二号成型模具2、第一成型模板3、第二成型模板4、第一成型结构5、连通流道6、第二成型结构7、内部流道8、扶手成型圈9、扶手内置台10、溢液槽11、中心凸台12、内圈台阶13、扶手二次成型圈14、连接环成型槽15、二次成型凸台16、连接环壁圈17、连接片槽18、倾斜台面19、缓冲球面20、储液球面21、第一配合模板22、连通流道成型面23、内部注塑口24、第二配合模板25、内部流道成型面26、二次注塑口27、短连通流道28、长连通流道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一种双料塑料儿童坐便器扶手二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分步注塑的一号成型模具1和二号成型模具2,所述的一号成型模具1包括第一成型模板3,二号成型模具2包括第二成型模板4,所述的第一成型模板3上设有两个第一成型结构5,两个第一成型结构5之间连接有连通流道6,所述的第二成型模板4上设有两个与第一成型结构5形状大小相配适的第二成型结构7,每个第二成型结构7上各设有一个内部流道8。

将传统一体成型的坐便器扶手转化成使用不同种注塑液分步骤在一号成型模具1和二号成型模具2进行的注塑方式,先在一号成型模具1中注入第一种注塑液,通过第一成型模板3上的两个第一成型结构5成型坐便器扶手外圈,之后将已经注塑成的扶手外圈放入二号成型模具2的第二成型模板4中,在二号成型模具2中注入第二种注塑液,通过内部流道8在扶手外圈上增加一圈不同材质的内圈,加工成最终的扶手产品,能够通过在同个扶手上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材料,提高扶手的使用舒适度,改善扶手的产品质量。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成型结构5沿第一成型模板3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成型结构5包括第一成型模板3凹陷形成的扶手成型圈9,每个扶手成型圈9靠近连通流道6的一端连接有扶手内置台10,且每个扶手成型圈9远离连通流道6的一端连接有溢液槽11。

坐便器扶手在扶手成型圈9内包裹扶手内置台10成型,注塑成内中空结构的扶手,从外部注入的注塑液在两个通过连通流道6连通的扶手成型圈9成型为坐便器扶手,多余的注塑液流入溢液槽11进行储存,完成坐便器扶手外圈的第一次成型。

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扶手成型圈9的内部设有向上凸起的中心凸台12,每个中心凸台12位于扶手成型圈9的中心处,中心凸台12的侧壁为圆弧形斜面,且每个中心凸台12与扶手成型圈9的连接处设有内圈台阶13,内圈台阶13沿靠近中心凸台12的一侧向远离中心凸台12的一侧从高到低过渡。

中心凸台12和连接着的内圈台阶13限定第一次注塑成型的坐便器扶手的形状,内圈台阶13将第二次需要注塑成型的扶手内圈的内壁形状进行限定,方便后续的二次注塑液紧贴内圈台阶13进行成型,补足坐便器扶手的形状。

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成型结构7沿第二成型模板4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每个第二成型结构7包括第二成型模板4凹陷形成的扶手二次成型圈14和连接在扶手二次成型圈14上的连接环成型槽15,且所述的扶手二次成型圈14连通连接环成型槽15,每个扶手二次成型圈14的内部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二次成型凸台16,所述的内部流道8位于二次成型凸台16的顶面上,所述的二次成型凸台16的尺寸小于中心凸台12。

第二成型结构7根据第一成型结构5进行设计,第二成型结构7的外壁与第一成型结构5的外壁尺寸相同,在第一成型结构5内成型的扶手外圈,放入第二成型结构7中进行二次注塑,因此二次成型凸台16的尺寸小于中心凸台12,且二次成型凸台16的尺寸小于中心凸台12的尺寸和形状为第二次注塑成型的扶手内圈的尺寸与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扶手二次成型圈14沿第二成型模板4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且每个连接环成型槽15位于扶手二次成型圈14远离第二成型模板4的中心轴的一侧,每个内部流道8靠近连接环成型槽15的一端连通连接环成型槽15。

已经完成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扶手外圈放置在扶手二次成型圈14内,注塑液通过两个内部流道8在各自相连的扶手二次成型圈14内进行成型,达到在半成品扶手上注塑内圈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扶手内置台10靠近扶手成型圈9的一侧与扶手成型圈9的内壁形成连接环壁圈17,连接环壁圈17远离扶手成型圈9的末端设有两个沿连接环壁圈17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的连接片槽18,所述的连通流道6位于两个连接环壁圈17之间。

注塑液在连接片槽18内成型,所得到的连接片区别于传统的外加连接片,一体成型的坐便器扶手的稳定性高于外加连接片的坐便器扶手,提高产品的总体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流道6呈十字形,连通流道6包括短连通流道28和与短连通流道28垂直的长连通流道29,所述的长连通流道29连通两个连接环壁圈17,且长连通流道29靠近连接环壁圈17的末端设有倾斜台面19,且每个倾斜台面19内设有缓冲球面20。

注塑液进入第一成型模板3的速度过快,连通流道6的设置是为了减缓注塑液在第一成型模板3的流动速率,使注塑液在第一成型模板3充分成型,避免发生注塑液遇冷直接成型,影响产品表面的注塑质量。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倾斜台面19沿靠近连接环壁圈17的一侧向远离连接环壁圈17的一侧由宽到窄过渡,所述的缓冲球面20位于倾斜台面19与长连通流道29的连接处,且短连通流道6与长连通流道6的垂足处设有凹陷的储液球面21。

注塑液进入第一成型模板3上成型,多余的注塑液通过倾斜台面19从连接环壁圈17中流入长连通流道29,并且将多余的注塑液回收在储液球面21内,避免过多注塑液影响产品的成型。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号成型模具1还包括与第一成型模板3形状相配适的第一配合模板22,第一配合模板22上设有与连通流道6形状大小相配适的连通流道成型面23,所述的连通流道成型面23的中心处设有内部注塑口24。

内部注塑口24连通外部的注塑口,第一配合模板22与第一成型模板3合模后,注塑液从一号成型模具1外通过内部注塑口24流入流道成型面23,通过注塑形成两个初步成型的坐便圈扶手,从一号成型模具1中脱模后,为后续的二次注塑做准备。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号成型模具2还包括与第二成型模板4形状相配适的第二配合模板25,第二配合模板25上设有两个与内部流道8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内部流道成型面26,每个内部流道成型面26的中心处各设有一个二次注塑口27。

外部的注塑液通过流进二号成型模具2内部,并且通过两个二次注塑口27分别在已经成型的扶手外圈的内部成型剩余的扶手内圈,通过不同材料的二次注塑,注塑成完整结构的坐便器扶手,针对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注塑原料,符合坐便器扶手使用的常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先后步骤注塑的一号成型模具1、二号成型模具2生产用于儿童坐便器的扶手,在一号成型模具1内先注入第一种注塑液,注塑液通过内部注塑口24进入一号成型模具1,在第一成型模板3和第一配合模板22合模的情况下,注塑液通过连通流道6在扶手成型圈9内生成包围在扶手内置台10外的扶手半成品,脱模后,取下扶手半成品,放入扶手二次成型圈14,将第二成型模板4与第二配合模板25合模后,在二号成型模具2内注入第二种注塑液,注塑液通过两个内部流道8成型在扶手半成品的内圈,完成坐便器扶手的生产,再进行脱模,得到完整的坐便器扶手结构,在注塑过程中,多余的注塑液通过溢液槽11、储液球面21等进行回收,避免过多的注塑液影响注塑过程,且注塑液在连通流道6和缓冲球面20等地方起到缓冲作用,提高扶手的注塑质量,所得到的坐便器扶手表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提高使用舒适性,且不同的注塑液在扶手不同处成形,提高扶手的美观程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一号成型模具1、二号成型模具2、第一成型模板3、第二成型模板4、第一成型结构5、连通流道6、第二成型结构7、内部流道8、扶手成型圈9、扶手内置台10、溢液槽11、中心凸台12、内圈台阶13、扶手二次成型圈14、连接环成型槽15、二次成型凸台16、连接环壁圈17、连接片槽18、倾斜台面19、缓冲球面20、储液球面21、第一配合模板22、连通流道成型面23、内部注塑口24、第二配合模板25、内部流道成型面26、二次注塑口27、短连通流道28、长连通流道2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