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7436发布日期:2020-07-07 14:3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la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木薯等)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聚乳酸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产业(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在使用pla材料制作物件时均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加热装置。

现有的加热装置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容易导致pla材料受热不均匀影响后续加工,为了保证加热均匀,后续工序能有效的进行;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加热装置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容易导致pla材料受热不均匀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底座支撑板,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座,且加热座有二十四个,所述加热板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热通孔,所述第一加热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加热通孔,所述第三加热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通孔,所述加热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发热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深度与加热板的厚度一致,所述加热板位于安装底座上端外表面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加热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加热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第一加热通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在第二加热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在第三加热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在第一加热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座呈四列,每列八个分布在加热板的上端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分别位于相邻两列加热座之间的间隙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内部的电阻丝分别贯穿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座与加热板一体成型,所述加热座的顶端外表上设置有标识。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支撑板与安装底座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深度与加热板的厚度一致,加热板位于安装底座上端外表面的安装槽内,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加热通孔位置对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加热通孔位置对应,第三安装孔与第一加热通孔位置对应,第一加热管安装在第二加热通孔的内部,第二加热管安装在第三加热通孔的内部,第三加热管安装在第一加热通孔的内部,此举可以通过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的工作来对加热板进行加热,从而对加热板上的加热座加热,再通过加热座对pla材料加热,此举加热操作便捷,加热高效;

2、该实用新型使得加热座呈四列,每列八个分布在加热板的上端外表面上,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分别位于相邻两列加热座之间的间隙正下方,此举可以使得加热板和加热座受热均匀,便于pla材料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安装底座;2、安装底座支撑板;3、第一安装孔;4、第一加热管;5、发热电阻丝;6、加热板;7、第一加热通孔;8、加热座;9、第二加热管;10、第三加热管;11、第二加热通孔;12、第三加热通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pla模具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底端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底座支撑板2,安装底座1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第一安装孔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4,安装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板6,加热板6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加热座8,且加热座8有二十四个,加热板6的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热通孔7,第一加热通孔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加热通孔12,第三加热通孔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通孔11,加热板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管4,第一加热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管9,第二加热管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加热管10,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9、第三加热管10的内部均设置有发热电阻丝5。

进一步,安装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深度与加热板6的厚度一致,加热板6位于安装底座1上端外表面的安装槽内,第一安装孔3与第二加热通孔11位置对应,第二安装孔13与第三加热通孔12位置对应,第三安装孔14与第一加热通孔7位置对应,第一加热管4安装在第二加热通孔11的内部,第二加热管9安装在第三加热通孔12的内部,第三加热管10安装在第一加热通孔7的内部,此举可以通过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9、第三加热管10的工作来对加热板6进行加热,从而对加热板6上的加热座8加热,再通过加热座8对pla材料加热,此举加热操作便捷,加热高效。

进一步,加热座8呈四列,每列八个分布在加热板6的上端外表面上,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9、第三加热管10分别位于相邻两列加热座8之间的间隙正下方,此举可以使得加热板6和加热座8受热均匀,便于pla材料进行加热。

进一步,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9、第三加热管10内部的电阻丝分别贯穿于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13、第三安装孔14的内部。

进一步,加热座8与加热板6一体成型,加热座8的顶端外表上设置有标识。

进一步,安装底座支撑板2与安装底座1焊接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安装底座1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处,然后将加热板6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端外表面上的安装槽内,再分别将第一加热管4安装在第二加热通孔11内,第二加热管9安装在第三加热通孔12内,第三加热管10安装在第一加热通孔7的内部,此时将需要加热的pla材料置于加热座8的上端,然后使得发热电阻丝5通电,此时加热板6和加热座8均匀发热,并对pla材料加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