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0953发布日期:2020-07-17 15:5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



背景技术:

炼胶是指在密炼机、开炼机中将橡胶和各种配合剂进行混炼,使配合剂在橡胶中分散均匀,形成均一胶料,达到增强橡胶某一或多种性能的目的。传统炼胶是采用密炼机、开炼机多设备分段进行,密炼机和开炼机是分离的,在不同的阶段排出胶料,可以观察胶料;但是也存在问题:胶料的混炼过程不严密;同批次胶料间存在差异性,后续制品加工存在不稳定性;间歇式进行,生产效率低。随着轮胎需求的增大,炼胶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

轮胎硫化胶囊是一种中空薄壁橡胶制品,在轮胎的硫化成型过程中,安装在轮胎硫化机内部作为轮胎定型的内模具使用。向轮胎硫化胶囊内部充入过热水或压缩气等介质,使轮胎硫化胶囊伸张支撑轮胎胶胚,其与轮胎胎里相贴合,利用轮胎硫化胶囊内部介质流体的流动传热特点,保持轮胎硫化过程中温度相对均衡,达到轮胎硫化均匀的效果,提高轮胎的平衡性能。轮胎硫化胶囊对于轮胎的生产十分重要。

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炼胶工艺也需要改进,需要一套系统用以连续密炼,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可以对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进行连续密炼,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包括:连续密炼机,连续密炼机的外壳体内部有柱状的内筒体,内筒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的供冷却水流通的夹套层;在靠近胶块造粒机的排料口处、外壳体的上方设有主进料口,在外壳体的中部向上设有辅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分别与内筒体内部相通;在内筒体的内部安装螺杆,螺杆与电机连接,外壳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内筒体内部相通;

还包括:位于连续密炼机的主进料口上方的胶块造粒机、末端位于胶块造粒机的喂料口上方的输送机、位于输送机前端的加热板、位于辅进料口上方的辅料筒、与内部螺杆通过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连接的导热油箱、与夹套层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冷却水箱;

在胶块造粒机的下方安装下料阀,在辅料筒的下方安装进料阀,在出料口的下方安装出料阀,在连续密炼机上安装温度传感器;

冷却水箱、下料阀、进料阀、温度传感器和出料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进一步,螺杆自主进料口向后依次分为主进料部、第一混炼部、辅进料部、第二混炼部和出料部,主进料部与主进料口的位置相对应,辅进料部与辅进料口的位置相对应,在出料部与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主进料部、第一混炼部、辅进料部、第二混炼部处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依次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主进料部、第一混炼部、辅进料部、第二混炼部处的温度,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检测温度对下料阀、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阀、出料阀进行调节。

进一步,在辅进料口的上方设有三个辅料筒,分别是第一辅料筒、第二辅料筒、第三辅料筒,并在辅料筒下方对应安装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阀;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其中,加热板,用于预热胶块,便于胶块的加工;输送机,将预热后的胶料输送至胶块造粒机;胶块造粒机,将大胶块粉碎成粒径为mm左右的橡胶颗粒;连续密炼机,是橡胶颗粒和各种配合剂进行密封混炼的场所;控制器,用于控制胶块造粒机单位时间下料量、电机转速、检测连续密炼机中温度、控制导热油箱的油温和冷却水箱的水温、控制连续密炼机的出料量,实现连续密炼机的稳定运行;导热油箱,向连续密炼机的螺杆通导热油,为连续密炼机的内部升温,提供胶料混炼的适宜温度;冷却水箱,向连续密炼机的夹套层中通冷却水,避免连续密炼机及胶料温度持续升高,造成胶料的焦烧、机器部件的老化。在连续密炼系统中,加热板、输送机、胶块造粒机、连续密炼机、导热油箱、冷却水箱以及控制器都需要连接电气动力设备,这是设备应用中的公知常识,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作详细说明。

在连续密炼机中,炭黑等配合剂易结团,难以均匀分散到胶料中,将胶料加工成橡胶颗粒,更有利于配合剂的均匀分散。连续密炼,能够提高炼胶效率。通过对其控制系统的改进,加强对温度的监测以及根据温度对下料阀、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阀、电机和出料阀进行调节,可以提高混炼胶料的均匀性,进而提高其生产的轮胎硫化胶囊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可以对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进行连续密炼,时间上连续进行,能够提高炼胶效率及生产效率;加强对连续密炼机中的温度控制,能够提高胶料均匀性,利于提高轮胎硫化胶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备轮胎硫化胶囊所使用的胶料连续密炼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备轮胎硫化胶囊所使用的胶料连续密炼系统中的连续密炼机结构示意图。

1、加热板,2、输送机,3、胶块造粒机,4、连续密炼机,5、控制器,6、导热油箱,7、冷却水箱;

301、下料阀;

401、主进料口,402、辅进料口,403、外壳体,404、内筒体,405、夹套层,406、螺杆,407、主进料部,408、第一混炼部,409、辅进料部,410、第二混炼部,411、出料部,412、出料口,413、第一辅料筒,414、第二辅料筒,415、第三辅料筒,416、第一进料阀,417、第二进料阀,418、第三进料阀,419、第一温度传感器,420、第二温度传感器,421、第三温度传感器,422、第四温度传感器,423、出料阀,42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2,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用胶料的连续密炼系统,包括:连续密炼机4,连续密炼机4的外壳体403内部有柱状的内筒体404,内筒体404和外壳体403之间形成密闭的供冷却水流通的夹套层405;在靠近胶块造粒机3的排料口处、外壳体403的上方设有主进料口401,在外壳体403的中部向上设有辅进料口402,主进料口401和辅进料口402分别与内筒体404内部相通;在内筒体404的内部安装螺杆406,螺杆406与电机424连接,外壳体403的下方设有出料口412,出料口412与内筒体404内部相通;

还包括:位于连续密炼机4的主进料口401上方的胶块造粒机3、末端位于胶块造粒机3的喂料口上方的输送机2、位于输送机2前端的加热板1、位于辅进料口402上方的辅料筒、与内部螺杆406通过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连接的导热油箱6、与夹套层405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的冷却水箱7;

在胶块造粒机3的下方安装下料阀301,在辅料筒的下方安装进料阀,在出料口412的下方安装出料阀423,在连续密炼机4上安装温度传感器;

冷却水箱7、下料阀301、进料阀、温度传感器和出料阀423分别与控制器5电路连接。

进一步,螺杆406自主进料口401向后依次分为主进料部407、第一混炼部408、辅进料部409、第二混炼部410和出料部411,主进料部407与主进料口401的位置相对应,辅进料部409与辅进料口402的位置相对应,在出料部411与出料口412的位置相对应;

在主进料部407、第一混炼部408、辅进料部409、第二混炼部410处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依次为第一温度传感器419、第二温度传感器420、第三温度传感器421、第四温度传感器422;第一温度传感器419、第二温度传感器420、第三温度传感器421、第四温度传感器422分别与控制器5电路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主进料部、第一混炼部、辅进料部、第二混炼部处的温度,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检测温度对下料阀、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三进料阀和出料阀进行调节。

进一步,在辅进料口402的上方设有三个辅料筒,分别是第一辅料筒413、第二辅料筒414、第三辅料筒415,并在辅料筒下方对应安装第一进料阀416、第二进料阀417、第三进料阀418;第一进料阀416、第二进料阀417、第三进料阀418分别与控制器5电路连接。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