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0549发布日期:2020-10-23 12:0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护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发展,光纤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采用一根或多根光纤缠绕后经塑料保护套与外皮组合成为光缆,其中塑料保护套采用塑粒制成,为保证光纤保护套的质量,通常需要对使用的塑粒进行筛选。

例如公开号为cn206605685u的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设备,其中采用震动电机对塑粒进行震动筛选,在这个过程中放入时因装置较高存在塑粒下落时到处飞散,塑粒之间存在较大的碰撞,且缺少倾倒装置,筛选后的塑粒需人工取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对塑粒倒下时塑粒飞散互相之间存在较大的碰撞,在对塑粒筛选完后缺少倾倒装置,需人工取出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包括筛选装置外壳、下料板、转动板、导料板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筛选装置外壳上设置有进料口,且筛选装置外壳上安装有吸风器,并且筛选装置外壳上安装有转动盘,同时转动盘与拨动杆相互连接,所述下料板安装在筛选装置外壳上,且下料板上安装有第一护板,并且筛选装置外壳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转动板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且转动板上安装有第二护板,并且转动板上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导料板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且导料板与集物箱相互贴合,并且集物箱与置物箱相互贴合,所述置物箱安装在筛选装置外壳上,且置物箱与残次箱相互贴合,并且残次箱与导料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筛选装置外壳相互连接,且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下料轮,并且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抖动轮,且第二转动轴与电动机相互连接,并且电动机放置在筛选装置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由两块圆形板状结构组成,且转动盘与拨动杆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筛选装置外壳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板上开设有“l”型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护板设置有“u”字型,且第二护板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下料轮通过皮带轮与抖动轮连接,且下料轮最近端所在弧形半径为最远端所在弧形半径的2倍。

优选的,所述皮带轮左端连接轮的直径为右端连接轮直径的三倍,且皮带轮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筛选装置外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采用旋转下料的方式,通过塑粒自身的重力带动拨动杆进行旋转,从而通过下料板与第一护板进行下料,防止因塑粒下落高度较高互相碰撞,采用定量抖动筛选后自动下料,不再需要人工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1.进料口、吸风器、转动盘、拨动杆、下料板、第一护板组成的结构通过塑粒自身的重力带动转动盘与拨动杆转动,而后通过下料板与第一护板有效的防止塑粒下落时过高而互相发生碰撞;

2.转动板、第二护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下料轮、皮带轮、抖动轮和过滤板组成的结构通过转动板、第一转动轴和抖动轮对转动板进行抖动,对塑粒进行筛选,下料轮实现对塑粒的间歇性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筛选装置外壳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护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选装置外壳;2、进料口;3、吸风器;4、转动盘;5、拨动杆;6、下料板;7、第一护板;8、转动板;9、第二护板;10、第一转动轴;11、导料板;12、置物箱;13、集物箱;14、残次箱;15、第二转动轴;16、下料轮;17、皮带轮;18、抖动轮;19、过滤板;20、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芯直埋式光缆护套加工用塑粒筛选装置,包括筛选装置外壳1、进料口2、吸风器3、转动盘4、拨动杆5、下料板6、第一护板7、转动板8、第二护板9、第一转动轴10、导料板11、置物箱12、集物箱13、残次箱14、第二转动轴15、下料轮16、皮带轮17、抖动轮18、过滤板19和电动机20,筛选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进料口2,且筛选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吸风器3,并且筛选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转动盘4,同时转动盘4与拨动杆5相互连接,下料板6安装在筛选装置外壳1上,且下料板6上安装有第一护板7,并且筛选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0,转动板8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0上,且转动板8上安装有第二护板9,并且转动板8上安装有过滤板19,导料板11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0上,且导料板11与集物箱13相互贴合,并且集物箱13与置物箱12相互贴合,置物箱12安装在筛选装置外壳1上,且置物箱12与残次箱14相互贴合,并且残次箱14与导料板11相互贴合,第二转动轴15与筛选装置外壳1相互连接,且第二转动轴15上安装有下料轮16,并且第二转动轴15上安装有皮带轮17,第二转动轴15上安装有抖动轮18,且第二转动轴15与电动机20相互连接,并且电动机20放置在筛选装置外壳1上。

本例中转动盘4由两块圆形板状结构组成,且转动盘4与拨动杆5为焊接连接,转动盘4由两块圆形板状结构组成,便于将拨动杆5安装在其中,且转动盘4与拨动杆5为焊接连接,便于通过拨动杆5带动转动盘4进行转动;

转动板8通过第一转动轴10与筛选装置外壳1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板8上开设有“l”型凹槽,转动板8通过第一转动轴10与筛选装置外壳1构成转动机构,在对转动板8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转动板8的正常转动,且转动板8上开设有“l”型凹槽,便于直径过小,残次的塑粒通过凹槽落入残次箱14中;

第二护板9设置有“u”字型,且第二护板9为不锈钢材质,第二护板9设置有“u”字型,便于对塑粒进行下料,且第二护板9为不锈钢材质,材质更轻,使用寿命更长;

下料轮16通过皮带轮17与抖动轮18连接,且下料轮16最近端所在弧形半径为最远端所在弧形半径的2倍,下料轮16通过皮带轮17与抖动轮18连接,通过皮带轮17实现下料轮16与抖动轮18转速的差异,且下料轮16最近端所在弧形半径为最远端所在弧形半径的2倍,便于对转动板8进行作用,从而实现下料过程;

皮带轮17左端连接轮的直径为右端连接轮直径的三倍,且皮带轮17通过第二转动轴15与筛选装置外壳1连接,皮带轮17左端连接轮的直径为右端连接轮直径的三倍,通过皮带轮17两端连接轮直径的差异实现下料轮16的间歇性下料。

工作原理:将塑粒通过图1中的进料口2倒入,塑粒下落到转动盘4上,因为转动盘4与拨动杆5相互连接,且拨动杆5通过转动杆与筛选装置外壳1构成转动机构,所以在塑粒重力的作用下拨动杆5顺时针转动,转动盘4上的塑粒落入到下料板6上在第一护板7的作用下塑粒落入转动板8与第二护板9中,此时塑粒便不再直接从较高的位置直接落入转动板8中,防止塑粒之间互相碰撞,同时在塑粒下落的过程中吸风器3便对质量较轻的塑粒进行清除,吸风器3为类似吸尘器的吸取装置;

使图2中的电动机20与外部电源连接,电动机20开始工作,因为电动机20与第二转动轴15相互连接,所以电动机20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转动轴15顺时针转动,因为第二转动轴15与抖动轮18相互连接,此时图1中的抖动轮18便顺时针转动,转动板8在第一转动轴10的作用下右端向下运动,随着抖动轮18的转动,转动板8实现上下往复运动,转动板8上的塑粒通过过滤板19进行筛选,对于直径较小不合格的塑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塑粒经过转动板8上开设的“l”型凹槽,沿图3中的导料板11落入残次箱14中,因为图2中的抖动轮18顺时针转动,且抖动轮18与皮带轮17右端的连接轮为同轴连接,所以皮带轮17也顺时针转动,又因为皮带轮17左端连接轮的直径为右端连接轮直径的三倍,所以皮带轮17右边的连接轮转动3周,皮带轮17左端的连接轮便转动1周,又因为皮带轮17左端的连接轮与下料轮16为同轴连接,即抖动轮18转动3周下料轮16转动1周,当下料轮16的长直径弧线端与转动板8贴合时,转动板8便向上运动,此时转动板8中的塑粒便经过导料板11落入集物箱13,完成对塑粒的间歇性自动下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