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1950发布日期:2020-09-23 01:3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的建设,电线电缆制品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电缆的外皮一般采用橡胶制作,橡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等基本工序。在电缆外皮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到配料设备。

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920327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料生产用配料设备,它包括生产配料机体,所述生产配料机体的通过可拆分方式设有挤料机构,所述挤料机构的正下方设有搅拌加热式配料桶,所述搅拌加热式配料桶通过卡扣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搅拌加热式配料桶主体由配料桶构成,所述配料桶的两侧内壁上加热板、且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配料桶的正上方设有漏斗网,所述漏斗网的正下方设有搅拌机构。

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配料时,不能根据自己实际配料需求对不同物料进行混合或者单独出料,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配料时,不能根据自己实际配料需求对不同物料进行混合或者单独出料,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料箱,每个所述料箱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安装架的上段截面为倒凹形结构,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顶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出料管的底端穿过对应所述安装孔延伸至圆环的底部并连接有分料管,且分料管为三通管结构,所述分料管的其中一个支管底端连接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圆环的底部设有混料箱,所述分料管的另一个支管底端与混料箱连通,所述混料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端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混料箱的内部并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混料箱的内部段顶端设置有溢流盖。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为弧形结构,且搅拌杆的侧壁与转动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侧杆。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圆环的一端与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料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混料箱的一端与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料管的两个支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分料管与混料箱的连接处位于溢流盖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混料箱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转动杆穿过的通孔,且混料箱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当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单独加料时,可以将分料管其中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打开,另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关闭,使得原料从下料管漏出并不会进入到混料箱的内部,即可实现单独加料,当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加料时,将分料管其中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关闭,另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打开,使得不同原料进入经过对应的出料管和分料管进入到混料箱的内部,从而实现混料,使得该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配料方式需求,实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2、本通过设置有马达,马达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带着搅拌杆旋转,从而可以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搅拌杆与转动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侧杆,侧杆配合搅拌杆对混料进行充分搅拌,由于混料箱的内部设有溢流盖,可以防止原料搅拌时向上翻动,使得原料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混料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圆环以及安装孔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和溢流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料箱、3圆环、4连接杆、5安装孔、6出料管、7分料管、8控制阀门、9下料管、10第一出料口、11混料箱、12第二出料口、13固定架、14马达、15转动杆、16侧杆、17搅拌杆、18溢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缆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料箱2,用于装载不同原料,每个所述料箱2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料管6,便于将料箱2内部的原料引出,所述安装架1的上段截面为倒凹形结构,所述安装架1的内部顶部设有圆环3,所述圆环3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所述出料管6的底端穿过对应所述安装孔5延伸至圆环3的底部并连接有分料管7,且分料管7为三通管结构,所述分料管7的其中一个支管底端连接有下料管9,且下料管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0,分料管7便于引导原料的排出方向,所述圆环3的底部设有混料箱11,所述分料管7的另一个支管底端与混料箱11连通,所述混料箱1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13,且固定架13的顶端安装有马达14,所述马达14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转动杆15,且转动杆15的底端延伸至混料箱11的内部并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7,所述转动杆15位于混料箱11的内部段顶端设置有溢流盖18,可以防止原料搅拌时向上翻动,使得原料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混料更充分。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杆17为弧形结构,且搅拌杆17的侧壁与转动杆15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侧杆16,从而可以对混料进行充分混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圆环3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4,且连接杆4远离圆环3的一端与安装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混料箱1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混料箱11的一端与安装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便于混料箱11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分料管7的两个支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门8,所述分料管7与混料箱11的连接处位于溢流盖18的下方,保证原料可以顺利加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混料箱1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转动杆15穿过的通孔,且混料箱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2,便于混合料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不同的原料放在不同的料箱2内部,当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单独加料时,可以将分料管7其中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8打开,另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8关闭,使得原料从下料管9漏出并不会进入到混料箱11的内部,即可实现单独加料,当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加料时,将分料管7其中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8关闭,另一个支管上的控制阀门8打开,使得不同原料进入经过对应的出料管6和分料管7进入到混料箱11的内部,从而实现混料,使得该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配料方式需求,实时进行调整,马达14带动转动杆15旋转,转动杆15带着搅拌杆17旋转,从而可以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且搅拌杆17与转动杆15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侧杆16,侧杆16配合搅拌杆17对混料进行充分搅拌,由于混料箱11的内部设有溢流盖18,可以防止原料搅拌时向上翻动,使得原料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混料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