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3781发布日期:2020-10-20 13: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热流道技术是应用于塑料注塑陶瓷管模具流道系统的一种先进技术,热流道注塑陶瓷管模具与普通注塑陶瓷管模具相比,具有注塑效率高,成型塑件质量好以及节约原料等诸多优点。随着注塑业的发展,热流道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与陶瓷材料注塑成型领域。但是,但是受陶瓷注塑材料特性(流性差、硬度高、成型胚体脆性大)影响,导致热流道在陶瓷陶瓷管模具上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模仁浇口区域高温不可控,周围的高温传递至塑件表面,塑件表面很难达到均匀冷却,从而使塑件表面的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成品尺寸精度超出公差范围,外观达不到图纸要求,最终产品不能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且产品的不良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管模具,可以生产陶瓷材料注塑成型的陶瓷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管模具,包括:

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的定模板,所述定模座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贯穿所述定模座板的定位环,所述定模板上设有自所述定模板一侧向所述定模板的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仁,所述定模仁固定于所述定模板内;

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座板、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两侧的垫块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座板和垫块的动模板,两个所述垫块与动模座板、动模板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动模板自所述动模板一侧向所述动模板的内部凹陷的动模凹槽部,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仁;

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定模座板上的导柱及套设在所述导柱上的导套;

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定模座板和所述定模板之间的热流道板,所述陶瓷管模具还包括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热流道板内的热流道分流板、设置在所述定模板内的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位于所述热流道板一侧的热流道接线端口、以及与所述热流道接线端口连接的温控箱,所述热流道分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环中心位置对应的浇口,所述热流道分流板内设有热流道管道,所述浇口与所述热流道管道连接,所述动模仁在所述热流道喷嘴的圆周设置有若干用以成型陶瓷管的成型型腔,所述定模仁包括第一定模仁和第二定模仁,所述第二定模仁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型腔对应的柱孔。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管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陶瓷管模具内且用以保持所述陶瓷管模具温度恒定的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围绕所述成型型腔环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定模仁内的第一循环水路、以及位于所述动模仁内的第二循环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数量各为两条,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包括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外环形设置的第一外循环水路和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内环形设置的第一内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包括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外环形设置的第二外循环水路和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内环形设置的第二内循环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喷嘴的数量为6个,每个所述热流道喷嘴的圆周设置用以成型陶瓷管的所述成型型腔的数量为8个。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分流板具有中空部,所述热流道板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动模座板设置的顶针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针压板的顶针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推板的推板固定板、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并朝向定模组件设置的顶针。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定向组件,所述定向组件包括定向柱及设置在所述顶针推板和推板固定板内的定向套。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上的用于支撑所述动模板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模具内设置热流道系统注塑陶瓷管,并且为了保持模具温度恒定均匀,在模具内设置有循环水路,使陶瓷管注射成型质量良好,无缺陷,成品尺寸公差及外观要求均达甚至并超过图纸要求,陶瓷管量产稳定且陶瓷管的良率高;将定模仁分为第一定模仁和第二定模仁,其在第二定模仁上设置有与成型型腔对应的柱孔,在开模时,设置有循环水路的第二定模仁无需移动,将产品从成型型腔通过柱孔推出,模具的各组件配合良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5为浇口、热流道板以及热流道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定模仁、动模仁以及热流道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循环水路、定模仁、陶瓷管以及动模仁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模具,该模具使用热流道技术注塑成型陶瓷产品,陶瓷产品具体为陶瓷管7,陶瓷管7的结构为常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陶瓷管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动模组件2、固定组件3以及导向组件4,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位置相对,用以配合成型陶瓷管7,所述导向组件4用于导向所述动模组件2和定模组件1的相对位置,确保不发生偏差以保证陶瓷管7的质量。当使用本陶瓷管模具制备产品时,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使得两者都互相闭合,保证陶瓷管7的精度。并且当本陶瓷管模具需要入库存放时,可以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使得两者都互相闭合,可以在保证陶瓷管7的装配精度的同时避免陶瓷管模具的内部原件受到损坏。

具体的,所述定模组件1包括定模座板10,位于所述定模座板10下方的热流道板12以及位于所述热流道板12下方的定模板11。所述定模座板10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贯穿所述定模座板10的定位环13,所述定位环13与注塑机上的炮台位置对应,用于导向所述炮台使得注塑机可以准确的将胶料注入陶瓷管模具内。所述定模板11上设有自所述定模板11一侧向所述定模板11的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未图示),所述定模组件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仁15并且所述定模仁15固定于所述定模板11内。

所述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座板20、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20两侧的垫块21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座板20和垫块21的动模板22,两个所述垫块21与动模座板20、动模板22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动模组件2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固定于所述动模座板20上的8个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用于支撑所述动模板22,防止所述动模板22变形。所述动模板22自所述动模板22一侧向所述动模板22的内部凹陷的动模凹槽部(未图示)。所述动模组件2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仁24所述动模座板20、垫块21、动模板22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定模座板10、热流道板12、定模板1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使得所述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可以相对配合。

所述陶瓷管模具还包括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热流道板12内的热流道分流板51、设置在所述定模板11内的至少一个热流道喷嘴52、位于所述热流道板12一侧的热流道接线端口53、以及与所述热流道接线端口53连接的温控箱(未图示)。所述热流道板12具有中空部121,中空部121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热流道分流板51设置在所述中空部121内,此外,所述热流道板12的一侧设置有与中空部121连通的凹槽122,热流道接线端口53位于凹槽122的一侧。将陶瓷管模具通过热流道接线端口53接到温控箱上,所述温控箱接电源(未图示),所述温控箱可控制陶瓷管模具温度。热流道喷嘴52的数量设置为6个,均匀的分布在热流道分流板51圆周。所述热流道分流板5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环13中心位置对应的浇口14,所述浇口14用于引导注塑液进入陶瓷管模具内部。所述热流道分流板51内设有热流道管道(未图示),所述浇口14与所述热流道管道连接并且热流道喷嘴52也与所述热流道管道连接,具体的,热流道管道从热流道分流板51靠近浇口14的一侧的中间位置作为主流道喷嘴(未图示),主流道喷嘴与浇口14连接,在热流道分流板51的另一侧设置有注射点喷嘴(未图示),注射点喷嘴的数量设置为6个,注射点喷嘴与热流道喷嘴52一一对应连接,热流道分流板51将主流道喷嘴传输来的注塑液经热流道管道分送到各注射点喷嘴。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热流道喷嘴52的数量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动模仁24在所述热流道喷嘴52的圆周设置有若干用以成型陶瓷管7的成型型腔241,每个所述热流道喷嘴52的圆周设置的成型型腔241的数量为8个。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热流道喷嘴52的圆周设置成型型腔241的数量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定模仁15包括第一定模仁151和第二定模仁152,所述第二定模仁152上设置有与所述成型型腔241对应的柱孔1521,成型的陶瓷管7推出成型型腔241时通过相应柱孔1521。

所述陶瓷管模具使用热流道系统注塑陶瓷管7,为了是成型的陶瓷管7快速冷却成型且保持整个陶瓷管模具温度恒定,所述陶瓷管模具内还设置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围绕所述成型型腔241环形设置。具体的,所述循环水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定模仁152内的第一循环水路61、以及位于所述动模仁24内的第二循环水路62,所述第一循环水路61和所述第二循环水路62的数量各为两条,所述第一循环水路61包括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52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241外环形设置的第一外循环水路611和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52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241内环形设置的第一内循环水路612;所述第二循环水路62包括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52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241外环形设置的第二外循环水路621和围绕所述热流道喷嘴52圆周的所述成型型腔241内环形设置的第二内循环水路622。用以对成型型腔241内的陶瓷管7的周围保持恒温,提高陶瓷管7的质量,第一循环水路61包括设置在定模板11上的入水端613和出水端614,入水端613和出水端614用以与外界水对接形成循环冷凝水,第二循环水路62包括设置在动模板上的入水端623和出水端624,入水端623和出水端624用以与外界水对接形成循环冷凝水,本实施例中,对一个循环水路的入水端和出水端的标号不做限定。

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动模座板20设置的顶针压板251、固定连接所述顶针压板的顶针推板252、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推板252的推板固定板26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26并朝向定模组件1设置的顶针27。顶针压板251的主要是为了固定顶针27,使整个顶出单元更加稳定。注塑机上设有顶杆(未图示),所述动模座板20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配合的顶杆通孔(未图示),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顶杆通孔与顶针压板251抵接,因此当注塑机推动顶杆时,顶杆被推动并依次推动顶针压板251、顶针推板252与所述推板固定板26共同沿着顶杆的运动方向移动。所述推板固定板26、顶针压板251以及顶针推板252还共同限位所述顶针27的一端,从而顶针27可以通过顶杆被推动以朝向定模组件1移动。所述顶针27与被注塑的陶瓷管7配合,在陶瓷管模具开模后,可以将陶瓷管7从动模仁24上顶出。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贯穿所述顶针压板251、顶针推板252以及推板固定板26的定向组件29。所述定向组件29包括定向柱291及设置在顶针压板251、顶针推板252和推板固定板26内的定向套292。所述定向柱291设置为4个,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动模座板20的边角处。所述定向柱291一端被卡合在动模座板20内,一端可自由的伸入至动模板22内。当顶杆被推动并依次推动所述顶针推板252与所述推板固定板26共同沿着顶杆的运动方向移动,定向组件29固定所述顶针推板252和所述推板固定板26同时移动。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元28,所述复位单元28包括复位杆281以及套设在所述复位杆281上的弹簧282,所述复位杆281及弹簧282设置为4个,均匀的分布在推板固定板26的4个边角上。所述复位杆281一端被限位在所述推板固定板26与顶针推板252之间,另一端可自由的贯穿所述动模板22而与定模板11抵接,所述复位杆281围绕所述顶针27设置,因此所述复位杆281可以导向所述推板固定板26、顶针压板251、顶针推板252和顶针27,避免顶针27移动歪斜而受到损坏。当顶针27顶推产品时,复位杆281可辅助顶推动定模板11。所述弹簧282一部分深入所述动模板22以限位自身相对于动模板22的位置,另一部分凸出所述动模板22设置,且凸出的部分抵接所述推板固定板26。当陶瓷管模具打开,顶针27被注塑机的顶杆推出后,产品取出,顶杆退回,可通过的弹簧282的弹性力使得顶出单元复位,陶瓷管模具合模。但是当弹簧282失效或者因为外部原因复位失败,此时陶瓷管模具合模,所述复位杆281可直接抵接定模板11上,从而避免顶针27直接受合模的作用力,进而保护顶针27不受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注塑机的炮台将材料通过浇口14注入热流道系统,通过热流道喷嘴52进入成型型腔241时,可以成型陶瓷管7,打开模具,其中第二定模仁152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61,故第二定模仁152保持不动,再通过顶出单元将陶瓷管7从成型型腔241内经过第二定模仁152的柱孔1521顶出,至此完成整个注塑过程。

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导柱41及套设在导柱上的导套42。所述导柱41设置为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定模座板10的4个边角,并限位与所述定模座板10和注塑机之间。所述导柱41一端被卡合在定模座板10内,一端可自由的伸入至垫块21内。所述定模组件1和所述动模组件2均设有导套42,所述导套42与所述导柱41对应配合,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定模板11和所述动模板22的4个边角。当陶瓷管模具开模时,导柱41从所述动模板22中的导套42内脱离,动模组件2远离所述定模组件1,当陶瓷管模具闭模时,所述导柱41穿入所述动模板22中的导套42,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1形成用于成型陶瓷管7的型腔。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条31,所述固定条31的两端设有固定孔,螺钉32或螺栓32通过两个固定孔将固定条31同时固定在定模板11和动模板22上,从而保证了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的相对位置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模具内设置热流道系统注塑陶瓷管,并且为了保持模具温度恒定均匀,在模具内设置有循环水路,使陶瓷管注射成型质量良好,无缺陷,成品尺寸公差及外观要求均达甚至并超过图纸要求,陶瓷管量产稳定且陶瓷管的良率高;将定模仁分为第一定模仁和第二定模仁,其在第二定模仁上设置有与成型型腔对应的柱孔,在开模时,设置有循环水路的第二定模仁无需移动,将产品从成型型腔通过柱孔推出,模具的各组件配合良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