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4818发布日期:2020-09-23 01:3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座椅泡沫生产主要设备为多工位(如32、36、42)的环形发泡生产线,一般是4组分或6组分浇注机;带有封闭式气囊的前靠背泡沫模具一般为上模、第三模、下模,将钢丝、无纺布等嵌入件放入模具后,进行浇注反应成型。

这种前靠产品的结构,在第三模的设计中存在一定反扣结构,泡沫起升过程中会在反扣区域封闭部分空气,同时发泡与无纺布结合时也会破泡形成一定气体,大量气体需要排出模具。且嵌入的无纺布具有透气、导气的作用,在持续起发填充过程中顺着无纺布将气体挤压到两侧。而产品气囊侧泡沫一般很薄(8-10mm),加之发泡料液粘度上升,造成挤压过来的气体无法排出模具,形成或者造成暗洞、塌泡等缺陷。而且嵌入的无纺布的透气性又使得增加排气销等常用辅助排气手段无法使用。因而带气囊前靠背泡沫生产极不稳定,缺陷及报废较高。

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

1)设计阶段,采用开放式气囊设计,取消过薄泡沫侧;

2)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整原料浇注的轨迹和原料配比,以调整不同区域填充排气的顺序,减少缺陷的发生。但是生产极不稳定,缺陷发生率高时能有50%,平均统计缺陷发生率为32%。

公开号:cn201510846725.7,专利名称:《泡沫模具的定时压力密封方法》中介绍了一种泡沫模具的定时压力密封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泡沫飞边,减少人工工时,但是没有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公开号:cn201720696533.7,专利名称:《泡沫模具》中介绍了一种在上模增加镶块排气解决尾端部泡沫厚度≤10mm产品缺料、暗洞问题,该方法通过排气槽排气,无法应用于带通气无纺布区域。

公开号:cn201520503154.2,专利名称:《泡沫模具的四瓣芯模结构》中介绍了一种在上模增加第四瓣模具解决第三模产品通风槽区域缺料、暗洞问题,该方法通过排气槽排气,无法用于带通气无纺布区域。

目前现有的方法仍然无法解决,气囊前靠背泡沫生产极不稳定,缺陷及报废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用于解决气囊前靠背泡沫生产极不稳定,缺陷及报废较高的问题,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进行模具清理;

步骤s2:利用喷涂脱模剂对步骤s1中的模具进行喷涂;

步骤s3:在步骤s2完成后,进行安装泡沫内的钢丝、无纺布、骨架等嵌件;

步骤s4:进入浇注区,机器人带动浇注机按设定轨迹及配比将原料浇入模具中,然后进行模具合模;

步骤s5:合模后随原料化学反应的进行,料液逐渐体积膨胀形成泡沫体,逐渐填充满整个模腔同时挤出模腔内气体;

步骤s51:利用步骤s5形成泡沫体的同时进行辅助排气,所述辅助排气功能为:利用在第三模无纺布区域靠近气囊侧模腔外加热水管区避开芯模加热水管打通孔直通模具外,安装排气软管接入常闭直动式电磁阀km1;在发泡浇注完成后,采集环线设备合模启动电信号或锁模启动电信号,接入时间继电器kt或plc,控制电磁阀km1打开进行模具第三模封闭内腔排气;时间继电器kt设定的延时时间(通常为35-45s),结束后电磁阀km1关闭,发泡模具内压力重新建立平衡,防止失压塌泡;当模具再次浇注完成后,合模启动或锁模启动电信号再次触发时间继电器kt或plc控制电磁阀km1,形成生产循环;

步骤s6:泡沫体在模具内随环线设备转动一段时间,进行前熟化;

步骤s7:模具打开将泡沫取出,泡沫放入开孔机进行开孔后处理工序,而模具进行清理,进行下一个循环进行加工下一个工件;

步骤s71:利用排气系统自吹扫功能对步骤s7的模具进行吹扫,所述排气系统自吹扫功能为:在环线开模后脱模、清模阶段,采集环线排气销伸出的电信线接入控制电磁阀km2打开,引入压缩空气经电磁阀km2出口、单向阀、三通接头,连接电磁阀km1与模具排气孔之间的软管,使得引入压缩空气对上述排气管路进行自吹扫(所有三通接头、直接头等采用快拧式接头,防止气管路漏压);

步骤s8:将开孔后处理工序的泡沫,进行修补后处理,泡沫后熟化,入库存放。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提高封闭式气囊前靠背汽车座椅泡沫生产中稳定性,降低气囊区暗洞、塌泡缺陷的发生,减少废品产生。

2、本发明利用发泡环线设备现有的电信号,通过新增简单延时电磁阀控制电路,实现排出模具死角内气体功能,将不可控制的第三模内排气过程量化为可设定控制的延时时间参数,将大大减低生产工艺调试工作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泡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参阅图1,本发明的带气囊前靠座椅泡沫生产辅助排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进行模具清理;

步骤s2:利用喷涂脱模剂对步骤s1中的模具进行喷涂;

步骤s3:在步骤s2完成后,进行安装泡沫内的钢丝、无纺布、骨架等嵌件;

步骤s4:进入浇注区,机器人带动浇注机按设定轨迹及配比将原料浇入模具中,然后进行模具合模;

步骤s5:合模后随原料化学反应的进行,料液逐渐体积膨胀形成泡沫体,逐渐填充满整个模腔同时挤出模腔内气体;

步骤s51:利用步骤s5形成泡沫体的同时进行辅助排气,所述辅助排气功能为:利用在第三模无纺布区域靠近气囊侧模腔外加热水管区避开芯模加热水管打通孔直通模具外,安装排气软管接入常闭直动式电磁阀km1;在发泡浇注完成后,采集环线设备合模启动电信号或锁模启动电信号,接入时间继电器kt或plc,控制电磁阀km1打开进行模具第三模封闭内腔排气;时间继电器kt设定的延时时间(通常为35-45s),结束后电磁阀km1关闭,发泡模具内压力重新建立平衡,防止失压塌泡;当模具再次浇注完成后,合模启动或锁模启动电信号再次触发时间继电器kt或plc控制电磁阀km1,形成生产循环;

步骤s6:泡沫体在模具内随环线设备转动一段时间,进行前熟化;

步骤s7:模具打开将泡沫取出,泡沫放入开孔机进行开孔后处理工序,而模具进行清理,进行下一个循环进行加工下一个工件;

步骤s71:利用排气系统自吹扫功能对步骤s7的模具进行吹扫,所述排气系统自吹扫功能为:在环线开模后脱模、清模阶段,采集环线排气销伸出的电信线(直接并联排气销伸出电磁阀控制信号线)接入控制电磁阀km2打开,引入压缩空气经电磁阀km2出口、单向阀、三通接头,连接电磁阀km1与模具排气孔之间的软管,使得引入压缩空气对上述排气管路进行自吹扫(所有三通接头、直接头等采用快拧式接头,防止气管路漏压);

步骤s8:将开孔后处理工序的泡沫,进行修补后处理,泡沫后熟化,入库存放。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聚氨酯泡沫产品结构导致模具存在排气倒扣腔,且产品带有通气无纺布的泡沫产品生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