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7262发布日期:2020-09-15 19:0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耳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需要点耳,方便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点耳通过人工手动将耳带按压在点耳处,通过触动开关,实现点耳作业,每个口罩需要进行四次点耳作业,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在紧急条件下对口罩的需求,长时间作业增加了工作人员同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上料件将口罩传输至口罩放置架上,通过挡板对口罩进行限位,此时感应器感应到口罩,上料件停止运行,传输带将口罩传输至焊接件的下方是时停止,直线电缸驱动第二连接块移动至第一支撑板的下方,第一电机驱动夹爪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气缸驱动挤压块向上移动,解除对耳带的挤压,直线电缸驱动第二连接块移动,第一气缸驱动挤压块向下移动,对耳带进行挤压,第三气缸控制转动件向下移动,第一双轴气缸驱动夹块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电机驱动夹爪对耳带进行松弛,第二气缸驱动切割刀对耳带进行切割,第二电机驱动齿条移动,使得转动件转动,第二双轴气缸驱动支撑底座向上移动顶起口罩,且口罩与耳带接触,通过第四气缸驱动焊头向下移动,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上,移动复位,循环作业;取代传统的手动点耳作业,提高了点耳效率,有利于满足紧急条件下对口罩的需求,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点耳装置包括上料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上料件的一端设有传输件,上料件和传输件配合对口罩进行上料传输,第一支撑件上、传输件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耳带缠绕件,第一支撑件上、传输件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卡合移动件,通过卡合移动件对耳带进行卡合移动,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夹持件和焊接件,通过夹持件对耳带进行卡合并移动至电焊位置,焊接件将饵带焊接在口罩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件包括传输带,传输带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口罩放置架,传输件的一侧设有挡板支撑件,支撑件上设有可调节的挡板,口罩放置架与挡板支撑件之间设有感应支架,感应支架上设有感应器,感应器和挡板支撑件位于传输带的同一侧,挡板和上料件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侧,感应器控制上料件运行和停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对称分布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工作台之间形成通过槽,传输件穿过通过槽,工作台上设有沉槽,沉槽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贯穿孔,工作台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有u型卡槽,工作台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贯穿孔,工作台上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三贯穿孔和第四贯穿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工作台上、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块,工作台上设有滑动孔和切割槽,滑动孔和切割槽相互垂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耳带缠绕件包括缠绕盘、导向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缠绕盘上设有固定轴,缠绕盘通过固定轴位于u型卡槽内转动,导向轮与位于第二贯穿孔内转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三贯穿孔紧固连接有挤压块,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四贯穿孔紧固连接有切割刀,切割刀与切割槽配合对耳带进行切割,缠绕盘上缠绕的耳带经过导向轮导向,挤压块与第一支撑块配合对耳带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移动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直线电缸,直线电缸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直线电缸的滑块上紧固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u型支架,u型支架上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孔,第一转动连接孔内转动设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设有两个夹臂,夹臂上设有螺纹孔,夹臂通过螺纹孔与双向丝杆配合,夹臂上设有夹爪,u型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紧固连接,第一电机驱动双向丝杆转动,通过夹爪对耳带进行夹持,卡合移动件通过滑块位于滑动孔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三支撑杆固定在工作台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支撑板主体,第二支撑板主体上设有第五贯穿孔,第五贯穿孔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六贯穿孔,第六贯穿孔之间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上设有t型滑槽,第二支撑板主体上设有第一n型支架和第二n型支架,第一n型支架上设有第七贯穿孔,第二n型支架上设有第八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二n型支架,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八贯穿孔紧固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柱,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紧固连接,第三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转动轴。

所述连接件的下方转动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配合的第二转动连接孔,另一端设有第四支撑板,转动件上设有限位块,第四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双轴气缸,第一双轴气缸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设有夹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贯穿孔内转动设有齿轮件,齿轮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下方设有转动连接轴,第一齿轮上设有滑动连接孔,滑动连接孔内设有限位孔,齿轮件通过转动连接轴位于第六贯穿孔内转动,转动件位于滑动连接孔内滑动,限位块与限位孔配合。

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齿条,齿条包括齿条主体,齿条主体的下方设有t型滑块,齿条通过t型滑块位于t型滑槽内滑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n型支架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七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齿条移动,使得转动件转动,第三气缸控制转动件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五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焊头,焊头上设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第四气缸的输出轴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六支撑板,第六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焊头主体。

所述焊接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双轴气缸,第二双轴气缸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第二双轴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柱,支撑底座通过第三连接柱与第二双轴气缸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支撑底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配合槽,配合槽与焊头主体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点耳装置通过上料件将口罩传输至口罩放置架上,传输带将口罩传输至焊接件的下方是时停止,直线电缸驱动第二连接块移动至第一支撑板的下方,第一电机驱动夹爪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气缸驱动挤压块向上移动,解除对耳带的挤压,直线电缸驱动第二连接块移动,第一气缸驱动挤压块向下移动,对耳带进行挤压,第三气缸控制转动件向下移动,第一双轴气缸驱动夹块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电机驱动夹爪对耳带进行松弛,第二气缸驱动切割刀对耳带进行切割,第二电机驱动齿条移动,使得转动件转动,第二双轴气缸驱动支撑底座向上移动顶起口罩,且口罩与耳带接触,通过第四气缸驱动焊头向下移动,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上,移动复位,循环作业,有利于促进口罩的自动化生产;

2、本发明点耳装置取代传统的手动点耳作业,提高了点耳效率,有利于满足紧急条件下对口罩的需求,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点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点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输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点耳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卡合移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夹持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齿轮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焊头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口罩的自动点耳装置,点耳装置包括上料件1和第一支撑件3,如图1、图2所示,上料件1的一端设有传输件2,上料件1和传输件2配合对口罩进行上料传输,第一支撑件3上、传输件2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耳带缠绕件4,第一支撑件3上、传输件2的两侧均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件8,第一支撑件3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卡合移动件5,通过卡合移动件5对耳带进行卡合移动,第二支撑件8上设有夹持件6和焊接件7,通过夹持件6对耳带进行卡合并移动至电焊位置,焊接件7将饵带焊接在口罩上。

传输件2包括传输带21,如图3所示,传输带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口罩放置架22,传输件2的一侧设有挡板支撑件23,支撑件23上设有可调节的挡板24,口罩放置架22与挡板支撑件23之间设有感应支架25,感应支架25上设有感应器26,感应器26和挡板支撑件23位于传输带21的同一侧,挡板24和上料件1分别位于传输带21的两侧,感应器26控制上料件1运行和停止。

第一支撑件3包括对称分布工作台31,如图4所示,工作台3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32,工作台31之间形成通过槽33,传输件2穿过通过槽33,工作台31上设有沉槽34,沉槽34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贯穿孔341,工作台3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35,第一支撑杆35上设有u型卡槽351,工作台3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36,第一连接块36上设有第二贯穿孔361,工作台31上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杆37,第二支撑杆37上设有第一支撑板371,第一支撑板371上设有第三贯穿孔372和第四贯穿孔373。

第一支撑板371和第一支撑杆35位于第一连接块36的两侧,工作台31上、第一支撑板371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块38,工作台31上设有滑动孔39和切割槽391,滑动孔39和切割槽391相互垂直连通。

耳带缠绕件4包括缠绕盘41、导向轮42、第一气缸43和第二气缸45,缠绕盘41上设有固定轴,缠绕盘41通过固定轴位于u型卡槽351内转动,导向轮42与位于第二贯穿孔361内转动,第一气缸43和第二气缸45均固在第一支撑板371上,第一气缸43的输出轴穿过第三贯穿孔372紧固连接有挤压块44,第二气缸45的输出轴穿过第四贯穿孔373紧固连接有切割刀46,切割刀46与切割槽391配合对耳带进行切割,缠绕盘41上缠绕的耳带经过导向轮42导向,挤压块44与第一支撑块38配合对耳带进行固定。

卡合移动件5包括对称分布的直线电缸51,如图5、图6所示,直线电缸51固定在工作台31的下方,直线电缸51的滑块上紧固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52上设有滑块53,滑块53上设有u型支架54,u型支架54上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孔541,第一转动连接孔541内转动设有双向丝杆55,双向丝杆55设有两个夹臂57,夹臂57上设有螺纹孔571,夹臂57通过螺纹孔571与双向丝杆55配合,夹臂57上设有夹爪572,u型支架5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56,第一电机56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55紧固连接,第一电机56驱动双向丝杆55转动,通过夹爪572对耳带进行夹持,卡合移动件5通过滑块53位于滑动孔39内滑动。

第二支撑件8包括第二支撑板81,第二支撑板8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支撑杆82,第二支撑板81通过第三支撑杆82固定在工作台31上。

第二支撑板81包括第二支撑板主体811,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板主体811上设有第五贯穿孔812,第五贯穿孔81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六贯穿孔813,第六贯穿孔813之间设有导向块814,导向块814上设有t型滑槽815,第二支撑板主体811上设有第一n型支架816和第二n型支架818,第一n型支架816上设有第七贯穿孔817,第二n型支架818上设有第八贯穿孔819。

夹持件6包括第三气缸61,第三气缸61固定在第二n型支架818,第三气缸61的输出轴穿过第八贯穿孔819紧固连接有连接件62,如图8所示,连接件62包括第三支撑板621,第三支撑板621上设有第一连接柱622,连接件62通过第一连接柱622与第三气缸61的输出轴紧固连接,第三支撑板62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转动轴623。

连接件62的下方转动设有转动件63,如图9、图10所示,转动件63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623配合的第二转动连接孔631,另一端设有第四支撑板632,转动件63上设有限位块633,第四支撑板632的下方设有第五支撑板634,第五支撑板634上设有第一双轴气缸68,第一双轴气缸68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连接臂69,连接臂69的一端设有夹块691。

第六贯穿孔813内转动设有齿轮件64,如图11所示,齿轮件64包括第一齿轮641,第一齿轮641的下方设有转动连接轴642,第一齿轮641上设有滑动连接孔643,滑动连接孔643内设有限位孔644,齿轮件64通过转动连接轴642位于第六贯穿孔813内转动,转动件63位于滑动连接孔643内滑动,限位块633与限位孔644配合。

第一齿轮641之间设有齿条65,如图12所示,齿条65包括齿条主体651,齿条主体651的下方设有t型滑块652,齿条65通过t型滑块652位于t型滑槽815内滑动,齿条65与第一齿轮641啮合传动。

第一n型支架816上设有第二电机66,第二电机66的输出轴穿过第七贯穿孔817紧固连接有第二齿轮67,第二齿轮67与齿条65啮合传动,通过第二电机66驱动齿条65移动,使得转动件63转动,第三气缸61控制转动件63上下移动。

焊接件7包括对称分布的第四气缸71,第四气缸71的输出轴穿过第五贯穿孔812紧固连接有焊头72,如图13所示,焊头72上设有第二连接柱721,第二连接柱721的一端与第四气缸71的输出轴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六支撑板722,第六支撑板722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焊头主体723。

焊接件7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双轴气缸73,第二双轴气缸73固定在工作台31的下方,第二双轴气缸73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341紧固连接有支撑底座74,支撑底座74包括支撑底板741,支撑底板741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柱742,支撑底座74通过第三连接柱742与第二双轴气缸73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支撑底板74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配合槽743,配合槽743与焊头主体723配合。

使用时,上料件1将口罩传输至口罩放置架22上,通过挡板24对口罩进行限位,此时感应器26感应到口罩,上料件1停止运行,传输带21将口罩传输至焊接件7的下方是时停止,直线电缸51驱动第二连接块52移动至第一支撑板371的下方,第一电机56驱动夹爪572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气缸43驱动挤压块44向上移动,解除对耳带的挤压,直线电缸51驱动第二连接块52移动,第一气缸43驱动挤压块44向下移动,对耳带进行挤压,第三气缸61控制转动件63向下移动,第一双轴气缸68驱动夹块691对耳带进行夹紧,第一电机56驱动夹爪572对耳带进行松弛,第二气缸45驱动切割刀46对耳带进行切割,第二电机66驱动齿条65移动,使得转动件63转动,第二双轴气缸73驱动支撑底座74向上移动顶起口罩,且口罩与耳带接触,通过第四气缸71驱动焊头72向下移动,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上,移动复位,循环作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