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17242发布日期:2020-09-15 19:0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装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



背景技术:

密封性能是汽车整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汽车密封条作为整车密封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车密封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门窗玻璃导槽密封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障与窗框的高度匹配。

因汽车导槽密封条断面大的产品柔性差,对产品的装配尺寸要求与小断面相比要求高,大断面容差性公差在+/-2mm。

现有的汽车导槽定长切断都是人工测量每段窗框需要的汽车导槽长度,然后人工按照尺寸要求先进行批量冲切,对导槽进行精切长度的公差通常控制在+/-1mm,该精切工序易出现尺寸超过设计公差及漏切质量问题;再选择合适长度的汽车导槽进行两段汽车导槽的接角,接角工序,一般由不同断面的导槽与中间段导槽进行组合熔接在一起,一个导槽最少有2个角部需要独立接角工序进行熔接,每个接角工序的公差为+/-1mm。而靠人工看模具刻度线位置进行装模的,装模位置每模都有差异,两个接角工序的公差累计可达到+/-2mm;三个工序的尺寸累计公差为+/-3mm,时常会超差,导致汽车导槽与窗框难以装配,出现废品和密封性差的问题,所以接角完成的汽车导槽装配前仍需要人工检测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接角工序公差减少,提高产品的匹配精度,降低废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密封条的一端进行一次精切工序,并利用接角模具对两段密封条进行接角工序,再按照图纸的尺寸要求对接角完成的所述密封条的另一端进行二次精切工序。

优选的,所述一次精切工序和所述二次精切工序的尺寸公差均在+/-1mm内。

优选的,所述接角工序的尺寸公差在+/-1mm内。

优选的,所述二次精切工序中先对所述密封条的接角端部进行精确定位,再将所述密封条放入在定位槽中进行精切。

优选的,所述一次精切工序和所述二次精切工序均为气缸带动切刀进行的定长一次精切成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减少制造工序中产生的误差,接角工序后通过一次性精切,保证精切尺寸公差的一致性,消除因前工序尺寸不稳定给后工序带来的尺寸变化,实现了密封条的定长精切,解决工装过程中尺寸的误差,使整体尺寸公差控制在+/-1mm内,解决因工序漏切,接角尺寸超差造成的零件工序质量及产品报废,且取消了专人进行测量工位,同时保证了精切端部的活性,现切现用,提高了接角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中的接角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的接角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中精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中密封条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密封条,2-定位槽,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接角工序公差减少,提高产品的匹配精度,降低废品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密封条1的一端进行一次精切工序,并利用接角模具对两段密封条1进行接角工序,再按照图纸的尺寸要求对接角完成的密封条1的另一端进行二次精切工序。

一次精切工序和二次精切工序的尺寸公差均在+/-1mm内;接角工序的尺寸公差在+/-1mm内。二次精切工序中先对密封条1的接角端部进行精确定位,再将密封条1放入在定位槽2中进行精切。本实施例中使用入图3所示的精切装置对密封条1进行精切工序,操作方便快捷,一次精切工序和二次精切工序均为气缸3带动切刀进行的定长一次精切成型。

本实施例的方法减少一次因接角工序带来的公差,接角工序后通过一次性精切,保证精切尺寸公差的一致性,消除因前工序尺寸不稳定给后工序带来的尺寸变化,实现了密封条1的定长精切,解决工装过程中尺寸的误差,使整体尺寸公差控制在+/-1mm内,解决因工序漏切,接角尺寸超差造成的零件工序质量及产品报废,且取消了专人进行测量工位,同时保证了精切端部的活性,现切现用,提高了接角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密封条的一端进行一次精切工序,并利用接角模具对两段密封条进行接角工序,再按照图纸的尺寸要求对接角完成的所述密封条的另一端进行二次精切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精切工序和所述二次精切工序的尺寸公差均在+/-1mm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角工序的尺寸公差在+/-1mm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精切工序中先对所述密封条的接角端部进行精确定位,再将所述密封条放入在定位槽中进行精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精切工序和所述二次精切工序均为气缸带动切刀进行的定长一次精切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V密封条定长精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密封条的一端进行一次精切工序,并利用接角模具对两段密封条进行接角工序,再按照图纸的尺寸要求对接角完成的密封条的另一端进行二次精切工序。本发明的方法减少制造工序中产生的误差,接角工序后通过一次性精切,保证精切尺寸公差的一致性,消除因前工序尺寸不稳定给后工序带来的尺寸变化,实现了密封条的定长精切,解决工装过程中尺寸的误差,使整体尺寸公差控制在+/‑1mm内,解决因工序漏切,接角尺寸超差造成的零件工序质量及产品报废,且取消了专人进行测量工位,同时保证了精切端部的活性,现切现用,提高了接角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波;王进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