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76766发布日期:2020-12-04 14: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当注塑机开始生产产品,模具闭合时触碰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传递信号给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计算好时间输出高压油给油缸,油缸推动切刀,顶出状态完成,但目注塑机在运行时,由于注塑机自带的膜内切设备在运行时工作人员难以市场对其进行保养,切刀在对注塑工件进行切割时,切刀由于表面由于与温度过高的热熔材料接触,使得切刀的表面容易粘附热熔材料且长时间不对其进行保养,热熔材料容易俯视切刀,不仅会对切刀切割效果造成影响,且切割时的切面也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注塑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大大降低了注塑工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解决了由于表面由于与温度过高的热熔材料接触,使得切刀的表面容易粘附热熔材料且长时间不对其进行保养,热熔材料容易俯视切刀,不仅会对切刀切割效果造成影响,且切割时的切面也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注塑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大大降低了注塑工件品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包括注塑设备本体,所述注塑设备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对应两个支撑板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滑套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套的顶端与滑套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滑套内,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套接在套筒内,所述挡板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海绵垫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海绵垫卡接在挡板的上表面,所述海绵垫和挡板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切刀的右侧面搭接,所述切刀的右侧面设置为斜面,两个切刀的左端与同一个推刀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刀的左端设置在推动设备内,所述推动设备的背面固定连接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分别与注塑设备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切刀位于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槽均开设在注塑设备本体的正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注塑设备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混合设备,所述混合设备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四个输送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对应两个输送管的另一端均套接在旋转筒内,所述旋转筒卡接注塑设备本体的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送管正面的一端与连接管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旋转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正面与注塑设备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合设备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注料阀,所述注塑设备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四个注塑槽,所述混合设备内设置有化学油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化学油剂是由耐高温涂料、化学除油液和碱腐蚀液混合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s1、化学除油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用碱性清洗剂4.0~5.0g和密度为0.995g/cm3的纯水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100℃以上,制成化学除油液,再将调制好的化学除油液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2、碱腐蚀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将氢氧化钠40~60g、硫化钠5~10g和密度为0.930g/cm3的纯水搅拌均匀,然后缓慢加热至50℃~60℃,制成碱腐蚀液,再将调制完毕的碱腐蚀液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3、将烘干后的加工件放到粘度为40~45pa·s的保护胶里浸泡5~8s,然后取出静置1.5h后,再放到保护胶里浸泡5~8s,浸涂过程重复3~5次;当保护胶粘度低于30pa·s时,浸涂过程重复1~2次;浸涂后进行自然风干固化12h;保护胶厚度为0.8~1mm。

s4、耐高温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将纯甲基苯基硅树脂30~50g、低熔点玻璃粉15~35g、三氧化二铬5~10g、瓷土5~25g、铝粉0~15g、滑石粉0~2g、硬脂酸铝0~4g、偏硼酸钡0~10g、酞酸酯0.4~1g、硅烷偶联剂1~2g、二甲苯1~1.5g并加入密度为0.930g/cm3的纯水均匀混合搅拌15min,搅拌完毕后通过滤网进行过滤1~3次直至滤板表面无杂质即可,搅拌完毕后将耐高温涂料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5、工作人员通过开关启动搅拌设备,将耐高温涂料、化学除油液和碱腐蚀液均匀的进行搅拌,在保障搅拌设备搅拌方向不变情况搅拌30min,搅拌设备搅拌的转速为每分钟30转,此时就可得到化学油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通过设置滑套、混合设备、挡板、输送管、海绵垫和化学油剂,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切刀对注塑工件进行内切时,只需工作人员启动推动设备,使得推动设备带动推刀和切刀对注塑工件进行裁剪,且在切刀在沿着移动槽向注塑工件的位置移动时,就会挤压挡板,此时切刀的右侧面就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吸收海绵垫内的化学油剂,且由于推刀持续向右侧移动,使得挡板和海绵垫在与切刀的上表面接触时,会将化学油剂涂抹至切刀的上方,此时切刀的上表面和右侧就会均匀的粘附有化学油剂,使得推动在对注塑原料进行切割时,表面的化学油剂可以对切刀进行防护,保障了切刀不易因多次使用而出现被注塑原料腐蚀的情况,且在耐高温涂层的作用下,高温的注塑原料也不易腐蚀切刀,有效的降低了注塑工件品质受损的可能。

2、该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通过设置弹簧和支撑板,当推刀切割完毕后,就会沿着移动槽复位,此时挡板就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得挡板和泡沫再次与切刀接触,从而对切刀的表面再次涂抹化学油剂,使得该膜内切装置可以在切刀进刀和退刀的过程中对切刀表面进行涂抹,从而保障了切刀在运行的过程中表面都会涂抹有化学油剂,保障了切刀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受损和切刀使用寿命。

3、该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通过设置碱腐蚀液,当注塑原料内含有碱性腐蚀元素时,切刀在碱腐蚀液的保护下,不易被碱性腐蚀元素所损伤,保障了切刀的使用寿命,且注塑原料不易因切刀受损而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塑设备本体、2支撑板、3滑套、4弹簧、5滑杆、6挡板、7套筒、8连接管、9海绵垫、10切刀、11推刀、12推动设备、13固定板、14移动槽、15混合设备、16输送管、17旋转筒、18密封垫、19注料阀、20注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管件模具化学方法模内切装置,包括注塑设备本体1,注塑设备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2,对应两个支撑板2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滑套3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套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5,滑套3的顶端与滑套3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弹簧4的两端固定连接,弹簧4位于滑套3内,滑杆5的另一端与挡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挡板6的顶端套接在套筒7内,挡板6内设置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海绵垫9的下表面搭接,海绵垫9卡接在挡板6的上表面,海绵垫9和挡板6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切刀10的右侧面搭接,切刀10的右侧面设置为斜面,两个切刀10的左端与同一个推刀11的右端固定连接。

推刀11的左端设置在推动设备12内,推动设备12的背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3,且两个固定板13的相对面分别与注塑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切刀10位于移动槽14内,移动槽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槽14均开设在注塑设备本体1的正面。

注塑设备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混合设备15,混合设备15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四个输送管16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对应两个输送管16的另一端均套接在旋转筒17内,旋转筒17卡接注塑设备本体1的背面。

输送管16正面的一端与连接管8背面的一端相连通,旋转筒17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垫18,密封垫18的正面与注塑设备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

混合设备15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注料阀19,注塑设备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四个注塑槽20,混合设备15内设置有化学油剂。

化学油剂是由耐高温涂料、化学除油液和碱腐蚀液混合制成,制备方法如下:

s1、化学除油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用碱性清洗剂4.0~5.0g和密度为0.995g/cm3的纯水搅拌均匀,缓慢加热至100℃以上,制成化学除油液,再将调制好的化学除油液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2、碱腐蚀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将氢氧化钠40~60g、硫化钠5~10g和密度为0.930g/cm3的纯水搅拌均匀,然后缓慢加热至50℃~60℃,制成碱腐蚀液,再将调制完毕的碱腐蚀液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3、将烘干后的加工件放到粘度为40~45pa·s的保护胶里浸泡5~8s,然后取出静置1.5h后,再放到保护胶里浸泡5~8s,浸涂过程重复3~5次;当保护胶粘度低于30pa·s时,浸涂过程重复1~2次;浸涂后进行自然风干固化12h;保护胶厚度为0.8~1mm。

s4、耐高温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将纯甲基苯基硅树脂30~50g、低熔点玻璃粉15~35g、三氧化二铬5~10g、瓷土5~25g、铝粉0~15g、滑石粉0~2g、硬脂酸铝0~4g、偏硼酸钡0~10g、酞酸酯0.4~1g、硅烷偶联剂1~2g、二甲苯1~1.5g并加入密度为0.930g/cm3的纯水均匀混合搅拌15min,搅拌完毕后通过滤网进行过滤1~3次直至滤板表面无杂质即可,搅拌完毕后将耐高温涂料倾倒至搅拌设备内。

s5、工作人员通过开关启动搅拌设备,将耐高温涂料、化学除油液和碱腐蚀液均匀的进行搅拌,在保障搅拌设备搅拌方向不变情况搅拌30min,搅拌设备搅拌的转速为每分钟30转,此时就可得到化学油剂。

通过设置滑套3、混合设备15、挡板6、输送管16、海绵垫9和化学油剂,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切刀10对注塑工件进行内切时,只需工作人员启动推动设备12,使得推动设备12带动推刀11和切刀10对注塑工件进行裁剪,且在切刀10在沿着移动槽14向注塑工件的位置移动时,就会挤压挡板6,此时切刀10的右侧面就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吸收海绵垫9内的化学油剂,且由于推刀11持续向右侧移动,使得挡板6和海绵垫9在与切刀10的上表面接触时,会将化学油剂涂抹至切刀10的上方,此时切刀10的上表面和右侧就会均匀的粘附有化学油剂,使得推动在对注塑原料进行切割时,表面的化学油剂可以对切刀10进行防护,保障了切刀10不易因多次使用而出现被注塑原料腐蚀的情况,且在耐高温涂层的作用下,高温的注塑原料也不易腐蚀切刀10,有效的降低了注塑工件品质受损的可能。

通过设置弹簧4和支撑板2,当推刀11切割完毕后,就会沿着移动槽14复位,此时挡板6就会在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得挡板6和泡沫再次与切刀10接触,从而对切刀10的表面再次涂抹化学油剂,使得该膜内切装置可以在切刀10进刀和退刀的过程中对切刀10表面进行涂抹,从而保障了切刀10在运行的过程中表面都会涂抹有化学油剂,保障了切刀10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受损和切刀10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碱腐蚀液,当注塑原料内含有碱性腐蚀元素时,切刀10在碱腐蚀液的保护下,不易被碱性腐蚀元素所损伤,保障了切刀10的使用寿命,且注塑原料不易因切刀10受损而出现损坏。

通过设置化学除油液,使得化学油剂内具有化学除油液的特性,使得在将化学油剂涂抹在切刀10的表面时,切刀10不易被移动槽14和注塑磨具内的油液粘附,使得油液可以沿切刀10滴落,当使用切刀10时,由于切刀10表面的油渍已然滴落,使得切刀10不易将油渍粘附在注塑工件的表面,保障了注塑工件的品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化学油剂混合完毕后就可以将化学油剂倾倒至混合设备15内,当工作人员启动混合设备15时,混合设备15就会将内部的化学油剂传输至输送管16内,使得化学油剂通过输送管16传输至连接管8内,此时化学油剂就会沿着连接管8浸染至海绵垫9内;

s2、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切刀10对注塑工件进行内切时,只需工作人员启动推动设备12,使得推动设备12带动推刀11和切刀10对注塑工件进行裁剪,且在切刀10在沿着移动槽14向注塑工件的位置移动时,就会挤压挡板6,此时切刀10的右侧面就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吸收海绵垫9内的化学油剂,且由于推刀11持续向右侧移动,使得挡板6和海绵垫9在与切刀10的上表面接触时,会将化学油剂涂抹至切刀10的上方;

s3、当推刀11切割完毕后,就会沿着移动槽14复位,此时挡板6就会在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得挡板6和泡沫再次与切刀10接触,从而对切刀10的表面再次涂抹化学油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