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4426发布日期:2021-01-15 14:0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横向稳定杆存在硫化效率低、不利于后期装车效率提高、橡胶衬套易磨损的问题,如图1所示,现有提出了一种横向稳定杆总成,其包括杆身100和两个间隔连接在杆身上的衬套固定部件200,每个衬套固定部件200均包括具有圆弧滚道的上托架201、呈圆弧状的上滚动组件202、呈圆弧状的下滚动组件203以及具有圆弧滚道的下托架204,上滚动组件202与下滚动组件203之间形成有中心通孔,杆身100贯穿于中心通孔、并与上滚动组件202和下滚动组件203之间形成有型腔,在该型腔内通过硫化方式成型有橡胶衬套,使得橡胶衬套与杆身100形成一体,从而解决横向稳定杆存在的问题。

但是,现有并没有针对该横向稳定杆总成进行组装生产的设备,基本都是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进行制作,导致横向稳定杆总成的无法大批量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链式传送机构,以及沿链式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顶部并位于链式传送机构上方的第一放置机构、第二放置机构、放料焊接机构、注胶机构、加热保温硫化区、加速冷却区;

所述链式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横向稳定杆总成,所述链式传送机构上对应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两个衬套固定部件设置有多对定位部;

所述第一放置机构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下托架和下滚动组件依次抓取并对应放置在所述链式传送机构的定位部上;

所述第二放置机构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滚动组件抓取至与位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下滚动组件扣合;

所述放料焊接机构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托架抓取至与位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下托架扣合,以及与所述定位部配合通过电阻焊方式将上托架与下托架焊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注胶机构用于将混合胶料注入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滚动组件、下滚动组件、杆身之间形成的型腔内;

所述加热保温硫化区用于对型腔内的混合胶料进行硫化处理;

所述加速冷却区用于对型腔内混合胶料进行冷却处理并成型为横向稳定杆总成的橡胶衬套。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置机构、第二放置机构均包括第一承载板、一号十字滑台、气动夹爪以及两个设于气动夹爪的夹指上的夹持件,所述第一承载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一号十字滑台固定在第一承载板上,所述气动夹爪设于一号十字滑台的纵向输出端上。

优选地,所述放料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承载板、二号十字滑台、电极座、电磁铁以及两个上焊接电极,所述第二承载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二号十字滑台固定在第二承载板上,所述电极座固定在二号十字滑台的纵向输出端上,两个所述上焊接电极对称固定在电极座的两端,所述电磁铁的一端通过一个压紧弹簧弹性连接在电极座的中部,每个所述定位部均对应设置有与两个上焊接电极配合的两个下焊接电极。

优选地,所述链式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驱动电机、传送链条和两个传送链轮,两个所述传送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传送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且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送链轮连接,所述传送链条绕接在两个传送链轮上,所述传送链条的每个链节均固定有链节盖板,每个所述链节盖板上并排固定有两个定位部;每个所述定位部均包括定位座、两个并排固定在定位座上的定位销以及两个并排固定在定位座上的下焊接电极,所述定位座固定在链节盖板上,两个所述定位销与两个所述下焊接电极一一对应设置、且同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并排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用于为所述传送链条的上端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注胶机构包括第三承载板、三号十字滑台、注胶座和注胶头,所述第三承载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三号十字滑台固定在第三承载板上,所述注胶座固定在三号十字滑台的纵向输出端上,所述注胶头固定在注胶座上。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杆身限位导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链式传送机构上设置多对定位部以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放置机构、第二放置机构、放料焊接机构、注胶机构、加热保温硫化区、加速冷却区,形成链式直线型布局,从而机械式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实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大批量生产;还有,本发明使橡胶衬套的成型与上、下托架的装配融合在一起,避免了传统橡胶衬套硫化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装配,同时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对橡胶衬套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横向稳定杆总成硫化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放置机构或第二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放料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放料焊接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注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链式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杆身;200-衬套固定部件;201-上托架;202-上滚动组件;203-下滚动组件;204-下托架;

1-机架;11-支撑板;12-杆身限位导轨;2-链式传送机构;21-定位部;211-下焊接电极;212-定位座;213-定位销;22-传送驱动电机;23-传送链条;24-传送链轮;25-链节盖板;3-第一放置机构;4-第二放置机构;5-放料焊接机构;51-第二承载板;52-二号十字滑台;53-电极座;54-电磁铁;55-上焊接电极;56-压紧弹簧;6-注胶机构;61-第三承载板;62-三号十字滑台;63-注胶座;64-注胶头;7-加热保温硫化区;8-加速冷却区;

301-第一承载板;302-一号十字滑台;303-气动夹爪;304-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硫化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的链式传送机构2,以及沿链式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顶部并位于链式传送机构2上方的第一放置机构3、第二放置机构4、放料焊接机构5、注胶机构6、加热保温硫化区7、加速冷却区8;

所述链式传送机构2用于传送横向稳定杆总成,所述链式传送机构2上对应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两个衬套固定部件200设置有多对定位部21;

所述第一放置机构3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下托架204和下滚动组件203依次抓取并对应放置在所述链式传送机构2的定位部21上;

所述第二放置机构4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滚动组件202抓取至与位于所述定位部21上的下滚动组件203扣合;

所述放料焊接机构5用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托架201抓取至与位于所述定位部21上的下托架204扣合,以及与所述定位部21配合通过电阻焊方式将上托架201与下托架204焊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注胶机构6用于将混合胶料注入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上滚动组件202、下滚动组件203、杆身100之间形成的型腔内;

所述加热保温硫化区7用于对型腔内的混合胶料进行硫化处理;

所述加速冷却区8用于对型腔内混合胶料进行冷却处理并成型为横向稳定杆总成的橡胶衬套。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工作时,首先第一放置机构3依次抓取下托架204放置在链式传送机构2对应的一对定位部21上,然后再抓取下滚动组件203依次放置在下托架204的滚道内,然后链式传送机构2带动该对定位部21移动至第一放置机构3与第二放置机构4之间,然后外界机械臂将杆身100放置在下滚动组件203的中心通孔内,杆身100放置完成后,链式传送机构2带动该对定位部21移动至第二放置机构4的下方,然后第二放置机构4抓取上滚动组件202放置于杆身100上部并使得该上滚动组件202与下滚动组件203扣合,然后链式传送机构2继续带动该对定位部21移动至放料焊接机构5下方,此时放料焊接机构5抓取上托架201至与定位部21上的下托架204进行上下扣合,使上托架201与下托架204之间形成完整的滚道,同时将上滚动组件202固定,完成后,放料焊接机构5与定位部21配合通过电阻焊方式将上托架201与下托架204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链式传送机构2带动该对定位部21移动至注胶机构6的下方,注胶机构6将混合胶料注入到上滚动组件202、下滚动组件203以及杆身100形成的型腔内,然后链式传送机构2带动该对定位部21进入加热保温硫化区7内,加热保温硫化区7对型腔内的混合胶料进行加热、硫化处理,然后进入加速冷却区8使型腔内的混合胶料冷却成型为橡胶衬套,从而完成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组装制作,制作完成的横向稳定杆总成随着链式传送机构2移出冷却区,然后将横向稳定杆总成从链式传送机构2上卸下,如此重复上述过程,可以连续机械式制作生产横向稳定杆总成。

本实施例通过在链式传送机构2上设置多对定位部21以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放置机构3、第二放置机构4、放料焊接机构5、注胶机构6、加热保温硫化区7、加速冷却区8,形成链式直线型布局,从而机械式生产制作横向稳定杆总成,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实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大批量生产;特别是,本实施例使橡胶衬套的成型与上托架201、下托架204的装配融合在一起,避免了传统橡胶衬套硫化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装配,同时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对橡胶衬套的破坏。

如图2和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机构3、第二放置机构4均包括第一承载板301、一号十字滑台302、气动夹爪303以及两个设于气动夹爪303的夹指上的夹持件304,所述第一承载板30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一号十字滑台302固定在第一承载板301上,所述气动夹爪303设于一号十字滑台302的纵向输出端上;工作时,第一放置机构3的一号十字滑台302为气动夹爪303和夹持件304提供纵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带动气动夹爪303移动至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的存储区域上方,然后一号十字滑台302带动气动夹爪303下探,同时气动夹爪303驱动两个夹持件304张开,下探到位后,气动夹爪303驱动两个夹持件304合并,从而抓取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然后在一号十字滑台302的带动下,将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放置在定位部21,而设置两个夹持件304以便能够更牢固的夹持住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护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避免下托架204或下滚动组件203在夹持过程中受损;

同理,第二放置机构4的一号十字滑台302为第二放置机构4的气动夹爪303和夹持件304提供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带动气动夹爪303和夹持件304抓取上滚动组件202,并将上滚动组件202移动至与下滚动组件203扣合,而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机构4的夹持件304,进而便于与上滚动组件202的轮廓更匹配,抓取更牢固,且不易受损。

优选地,第一放置机构和第二放置机构的夹持件304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弧形凹面,以便与下滚动组件203和上滚动组件202的外形更适配,抓取更牢固。

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对应还设置有第一储料槽、第二储料槽和第三储料槽,第一储料槽用于储存下托架204,第二储料槽用于储存下滚动组件203,第三储料槽用于储存上滚动组件202,第一储料槽、第二储料槽和第三储料槽均通过外界震动送料盘供料,从而提高第一放置机构、第二放置机构的工作效率,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焊接机构5包括第二承载板51、二号十字滑台52、电极座53、电磁铁54以及两个上焊接电极55,所述第二承载板5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二号十字滑台52固定在第二承载板51上,所述电极座53固定在二号十字滑台52的纵向输出端上,两个所述上焊接电极55对称固定在电极座53的两端,所述电磁铁54的一端通过一个压紧弹簧56弹性连接在电极座53的中部,每个所述定位部21均对应设置有与两个上焊接电极55配合的两个下焊接电极211;工作时,二号十字滑台52提供纵向和横向位移,利用电磁铁54对上托架201进行吸附,实现抓取功能,二号十字滑台52带动抓取住的上托架201移动至位于定位部21的下托架204扣合,上托架201与下托架204扣合后,二号十字滑台52继续驱动电磁铁54下探,由于压紧弹簧56的作用,使得电磁铁54压缩压紧弹簧56,使得两个上焊接电极55与定位部21的两个下焊接电极211配合,将下托架204与上托架201焊接固定在一起,如此,即实现上托架201的放置工作,同时又实现上托架201与下托架204的焊接工作,大大简化了整体结构,节约制作成本,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

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还对应设置有第四储料槽,第四储料槽用于储存上托架201,以便为放料焊接机构5提供待抓取的上托架201,从而提高放料焊接机构的工作效率,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优选地,所述电磁铁54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凹口,通过设置弧形凹口使得电磁铁54与上托架201的外形更适配,进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抓取更牢固。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链式传送机构2包括传送驱动电机22、传送链条23和两个传送链轮24,两个所述传送链轮24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传送驱动电机22固定在机架1、且其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传送链轮24连接,所述传送链条23绕接在两个传送链轮24上,所述传送链条23的每个链节均固定有链节盖板25,每个所述链节盖板25上并排固定有两个定位部21;每个所述定位部21均包括定位座212、两个并排固定在定位座212上的定位销213以及两个并排固定在定位座212上的下焊接电极211,所述定位座212固定在链节盖板25上,两个所述定位销213与两个所述下焊接电极211一一对应设置、且同心设置,如此,在实现下托架204定位的同时,也便于下焊接电极211与上焊接电极55配合将下托架204与上托架201焊接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定位销213,使横向稳定杆总成在制作完成后,经过传送链条23末端时,能够通过传送链条23自身翻转作用实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重力自动卸料。

实际使用时,传送驱动电机22经由传送链轮24带动传送链条23循环转动,从而带动传送链条23的链节上的两个定位部21依次经过第一放置机构3、第二放置机构4、放料焊接机构5、注胶机构6、加热保温硫化区7、加速冷却区8,从而形成横向稳定杆总成的流水线式生产流程,如此通过传送链条23的循环式转动,实现链式直线型布局,进而大批量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生产制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如图2和图9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上并排设有两个支撑板11,两个所述支撑板11用于为所述传送链条23的上端提供支撑,保证第一放置机构3、第二放置机构4、放料焊接机构5工作时所需的刚性支撑。

如图2和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机构6包括第三承载板61、三号十字滑台62、注胶座63和注胶头64,所述第三承载板6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三号十字滑台62固定在第三承载板61上,所述注胶座63固定在三号十字滑台62的纵向输出端上,所述注胶头64固定在注胶座63上;工作时,三号十字滑台62为注胶头64提供横向和纵向位移,调整注胶头64的位置,使注胶头64对接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型腔,然后通过注胶头64向型腔内注入混合胶料,从而完成混合胶料的供应。

如图2和图9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杆身限位导轨12。如此设置,使得杆身100随着传动链条移动时更稳定,保证横向稳定杆总成生产制作可靠进行。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保温硫化区7包括加热风罩、第一风机以及两个感应线圈,所述加热风罩固定在机架1上、并包覆机架1的一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风机固定在加热风罩的顶部,两个所述感应线圈分别并排固定在机架1上,并对应位于链式传送机构2的上方;工作时,通过感应线圈配合型腔内的加强钢丝对型腔内的混合胶料加热保温,提高型腔内混合胶料整体升温速率,减少硫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热风罩避免硫化处理时有害气体的散出,通过第一风机将有害气体抽走,进而集中处理有害气体,另外,可以通过控制感应线圈的电流大小,进而针对不同体积的混合胶料进行温度调整,结构更灵活。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冷却区8包括冷却风罩和第二风机,所述冷却风罩固定在机架1上、并包覆机架1的一部分区域,所述第二风机固定在冷却风罩的顶部;通过对型腔内的混合胶料进行降温冷却,使混合胶料在型腔内成型为橡胶衬套,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