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6748发布日期:2021-02-03 17:4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有模具在初次安装使用时,模具中的动模与定模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的错位,两者合模时容易导致动模与定模之间发生磕碰,造成模具分型面出现损伤,影响到模具的正常使用,同时,在模具使用过程中,模具内的空气排出与模具密封性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控,在提升模具密封性时,容易导致模具内空气排出不便,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在降低模具中空气排出难度时,容易造成模具密封性不佳,导致注塑时,塑料液溢出到模具之间的缝隙内,造成产品飞边,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模具之间的相互锁合依靠外加的锁模力,模具之间无相互锁定,容易出现锁模力不足,导致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相互分离,出现缝隙,引起产品出现飞边,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0003]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21717818.x的中国专利,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的表面均设置有模芯,所述定模的侧表面固定有限位杆,所述动模的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安装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定位凸条,所述限位杆插入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定模和动模的表面均开设有排气孔;通过限位杆表面开设的定位凹槽以及限位槽内表面安装的定位凸条,使得限位杆插入到限位槽的内部时,定位凸条在定位凹槽的内部滑动,使得限位杆安装在限位槽内部时通过定位凹槽和定位凸条进行定位,避免定模和动模反向贴合时,避免了定模和动模表面设置的模芯错位造成的磕碰;但是该方案模具中的定模与动模不能相互锁定,在注塑过程中可能出现锁模力不足,导致产品出现飞边,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该方案中模具通过排气孔排出模具中的空气,不能完全避免模具内的塑料液进入到排气孔中或通过排气孔流出,容易造成排气孔堵塞以及影响到注塑过程中对模具内增压提升产品质量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模具合模时定位准确,避免存在错位,同时,降低模具内空气排出的难度,并保证模具密封性,同时,使模具之间能够相互锁定,提升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模具在注塑时出现锁模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固定安装在注塑机上;所述动模安装在注塑机上活动部件上;所述动模与定模能够相互贴合,完成注塑件的生产;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上型腔;所述上型腔位于动模
靠近定模的侧面上;所述动模上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模开设有下型腔;所述下型腔位于定模靠近动模的侧面上;所述上型腔与下型腔之间相互对应,且两者的边缘恰好贴合;所述定模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中;所述动模移动时,定位杆不完全脱离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侧面上开设有沿定位杆长度方向分布的导向凹槽;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能够插入到导向凹槽中,且定位凸起能够在导向凹槽中自由移动;所述定位孔的底面上安装有气囊;所述定位杆的底面能够接触到气囊并挤压气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塑孔的出口位于定模上的下型腔的底面上;所述注塑孔的中心线与下型腔的底面相互垂直;所述注塑孔中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远离定模的一端位于定模外,且衬套远离定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衬套上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位于衬套上的连接头与定模之间;所述衬套能够在注塑孔中自由移动;所述定模内开设有活动腔三;所述活动腔三共有两个,绕注塑孔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活动腔三内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末端伸出到活动腔三外,进入到注塑孔中;所述缓冲杆的末端呈圆弧形,与衬套位于定模内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缓冲杆不超过衬套的中心线;所述活动腔三中安装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位于活动腔三底面与缓冲杆之间;所述定模内开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将下型腔与外界连通;
[0006]
工作时,将定模与动模正确安装到注塑机上,在开始生产时,控制动模缓慢向着定模移动,直到两者相互接触,完成合模,使上型腔与下型腔相互连接,组成产品的形状,同时,在定模与动模完成合模之后,控制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在衬套上,完成注塑机与注塑孔的连通,之后,控制注塑机开始注塑的过程,完成注塑产品的生产,同时,在定模与动模合模的过程中,动模上的定位杆逐渐插入到定模上的定位孔中,定位杆的下端接触并挤压定位孔中的气囊,通过气囊的作用对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中的过程进行缓冲,避免在动模与定模合模的过程中,定模与动模相互接触时相对速度过大,导致两者发生碰撞,影响到动模与定模上分型面的完整性,使模具受损,同时,在合模的过程中,由于定位杆上开有定位凹槽,且定位孔中设置有定位凸起,能够进一步在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中的过程中对定位杆进行定位,提升定位杆运动的准确度,从而提升定模与动模合模时的精准度,避免合模时,定模与动模之间存在微小的错位,导致定模与动模上的分型面出现磕碰,导致模具受损,同时,避免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微小错位,导致注塑产品表面出现飞边缺陷,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设置在定模上的泄气孔,能够在注塑机向合模后的模具中注塑时,将上型腔与下型腔中的空气排出,避免注塑件中掺杂空气,提升注塑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泄气孔将模具内的空气排出,能够避免注塑产品中出现死角,影响注塑产品质量,同时,在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的过程中,衬套在注塑孔中逐渐移动,衬套发生移动时挤压缓冲杆,将缓冲杆压回到活动腔三中,在衬套将缓冲杆压回到活动腔三的过程中,衬套缓慢运动,避免注塑机的注塑头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注塑头与定模接触时发生碰撞,引起注塑头或者定模的损坏,同时,通过衬套的移动,能够增加增加注塑头在接触衬套到压紧衬套的过程中的移动距离,提升注塑头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注塑头与模具之间发生碰撞。
[0007]
优选的,所述定模内开设有活动腔二;所述活动腔二的中心线与定模上的下型腔的底面相互垂直;所述活动腔二内安装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的上端位于下型腔中,且顶出杆上端的上表面与下型腔的底面平齐;所述顶出杆能够在活动腔二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动腔二中安装有拉簧一;所述拉簧一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出杆的下端与活动腔二的底面上;
所述定模内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活动腔二与气囊;所述气道贯穿活动腔三;所述缓冲杆上开设有导通孔;所气道在活动腔三中通过导通孔连通;所述缓冲杆处于原位时,气道畅通;所述定模与动模合模的过程中,注塑机上的注塑头同样开始移动并与衬套接触;所述注塑头接触并压紧衬套后,定位杆恰好开始接触气囊;
[0008]
工作时,当定模与动模完成合模之后,位于定位孔中的气囊受到定位杆的挤压,气囊内的压力升高,同时,由于注塑头接触并压紧衬套后,定位杆恰好开始接触气囊,因此,在气囊开始受到压缩时,由于衬套已经被压紧,导致活动腔三中的缓冲杆受到衬套的挤压收回到活动腔三中,从而导致缓冲杆上的导通孔与气道出现错位,使气道封闭,不会导致活动腔二中的顶出杆伸出,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注塑机的注塑头最先开始向原位置移动,在注塑机的注塑头回到原位置后,衬套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同时,在衬套回到原位置后,活动腔三中的缓冲杆不在受到衬套的挤压,缓冲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伸出,在缓冲杆伸出后,缓冲杆上的导通孔与气道重合,使气道重新导通,之后,动模开始与定模分离,同时,活动腔二与气囊之间通过气道连通,活动腔二中的压力升高,推动顶出杆向外伸出,使注塑后的产品与模具分离,降低注塑件与模具之间的分离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将完成生产的产品从模具上取下,同时,在动模与定模完全分离,回到原位置后,定位杆不在挤压气囊,与气囊连通的活动腔二中的压力降低,在拉簧一的作用下,顶出杆重新收回到活动腔二中,等待下一次伸出,将产品与模具分离。
[0009]
优选的,所述定模内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泄气孔的通过路径上;所述挡板位于下型腔的正下方,且靠近下型腔的底面;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泄气孔能够经过通孔保持导通状态;所述挡板内部开设有活动腔一;所述通孔贯穿活动腔一;所述活动腔一中安装有封闭块;所述通孔能够被封闭块封闭,且封闭块能够在活动腔一中自由移动;所述活动腔一中安装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与封闭块之间通过柔性杆相互连接;所述双金属片未发生变形时,通孔保持畅通;
[0010]
工作时,由于挡板位于下型腔正下方且靠近下型腔,在模具未进行注塑生产时,挡板内活动腔一中的双金属片感受到的温度相对较低,双金属片不发生变形,同时,在注塑过程中,随着模具中充入的塑料液逐渐增多,模具内的空气从泄气孔中排出,同时,当模具内被充入的塑料液完全覆盖后,由于塑料液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挡板内的双金属片的温度升高,导致双金属片发生变形,从而通过柔性杆拉动封闭块,将挡板上的通孔封闭,从而将泄气孔封闭,避免模具充满塑料液后,在后续为提升注塑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增压过程中,导致塑料液通过泄气孔外流,导致原料浪费,同时,导致增压过程不能达到预定压力,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避免液体状的塑料液进入到泄气孔中冷却后堵塞泄气孔,影响到模具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模具内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双金属片的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在双金属片恢复原状之后,双金属片通过柔性杆推动封闭块移动,解除对挡板上通孔的封闭,使泄气孔重新导通。
[0011]
优选的,所述定模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动模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能够插入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槽均设有多个,且相互之间一一对应;所述定模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能够插入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板插入到固定槽中后,固定柱能够穿过固定板上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位于固定柱与空腔之间;所述定模中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
别固连在固定柱与缓冲杆上;所述缓冲杆的末端伸出到注塑孔中时,固定柱收回到空腔内;
[0012]
工作时,当定模与动模完成合模后,动模上的固定板插入到定模上的固定槽中,在固定板插入到固定槽中后,空腔中的固定柱伸出,插入到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中,从而将固定板锁定到固定槽中,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定模与动模之间锁模力不足,导致产品出现飞边问题,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同时,当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时,固定板已经插入到固定槽中,并越过固定槽中固定柱的伸出位置,因此,在注塑头压紧衬套,使衬套将缓冲杆压回到活动腔三中,连接在缓冲杆上的拉绳松弛,解除对固定柱的拉扯后,固定柱在弹簧三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固定板已经越过固定柱的伸出位置,因此,固定柱的伸出动作被固定板阻挡,直到固定板完全插入到固定槽中,固定板上的固定孔正对固定柱的伸出处后,固定柱才能够顺利伸出并插入到固定孔中,将固定板锁定,保证注塑过程中动模与定模紧密接触,避免注塑过程中锁模力小于注塑压力,导致动模与定模分离,两者间出现缝隙,引起产品飞边,同时,在注塑完成后,注塑机的注塑头先与衬套分离,使衬套回到原位置,解除衬套对缓冲杆的挤压,从而使缓冲杆在弹簧二的作用下重新伸出,重新伸出后的缓冲杆使拉绳绷紧,通过拉绳的作用将固定柱拉回到空腔中,解除对固定板的锁定,便于动模与定模的分离。
[0013]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中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平板,且平板的下表面能够与气囊接触;所述活动杆能够在缓冲腔中上下移动,且活动杆与缓冲腔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缓冲腔通过节流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缓冲腔通过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
[0014]
工作时,在动模与定模合模的过程中,定位杆组件插入到定位孔中,由于定位杆内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中安装有活动杆,因此,在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中的而过程中,活动杆逐渐接触到定位孔底部的气囊,在活动杆挤压气囊的过程中,活动杆同步受到气囊的反作用力,使活动杆向着缓冲腔中收回,使缓冲腔中的空间逐渐减小,压力增加,产生与气囊类似的作用,对动模和定模的合模过程进行缓冲,提升缓冲效果,同时,避免在合模过程中,定位杆直接强行挤压气囊,导致气囊来不及发生变形,引起气囊损坏,同时,由于缓冲腔通过节流阀与外界连通,在缓冲腔中的压力能够被逐渐释放,避免在动模与定模完成合模后,缓冲腔中依旧存在巨大压力,提高动模与定模之间锁模力的需求,增加模具使用难度,同时,通过调节节流阀的释放速度,能够保证在合模过程中,缓冲腔中的压力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由于缓冲腔中的压力过高,导致动模与定模无法合模或合模时间增加,影响到生产效率。
[0015]
优选的,所述缓冲腔内安装有伸出杆,且伸出杆的中心线与定位杆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伸出杆共有两个,在缓冲腔中对称分布;所述锁定杆之间通过拉簧二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杆不能与伸出杆相互接触;所述伸出杆远离缓冲腔中心线的一端能够伸出到定位杆外;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伸出杆伸出到定位杆外后,伸出杆的伸出部分插入到环形槽中;
[0016]
工作时,当动模与定模合模的过程中,缓冲腔内的压力增加,在缓冲腔中的压力升高后,伸出杆受到缓冲腔内的压力作用存在向缓冲腔外伸出的趋势,当定位杆完全插入到定位孔中后,伸出杆的伸出处恰好对准定位孔侧壁上的环形槽,从而使伸出杆插入到环形槽中,使定位杆被锁定在定位孔中,进一步提升动模与定模合模之后的牢固程度,避免动模
与定模之间在注塑时出现缝隙,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通过调整节流阀的排放速度,使注塑完成后,缓冲腔内气体对伸出杆的推动力恰好小于伸出杆之间的拉簧二对伸出杆的拉力,避免在注塑完成前,伸出杆已经在拉簧二的作用下收回到缓冲腔中,解除定位杆与定位孔之间的锁定。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1.本发明所述一种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定位杆、定位孔、定位凹槽、定位凸起,能够在动模与定模合模时,保证两者相对运动的准确度,避免合模过程中,动模与定模之间出现错位,导致动模与定模发生磕碰,造成动模与定模上的分型面损坏,提升合模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的气囊以及缓冲腔,能够在合模过程中对动模的移动过程中进行缓冲,提升合模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在定模上的泄气孔,能够在注塑过程中,将模具内的空气排出,避免产品中掺杂空气,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避免模具内空气无法排出导致产品出现死角。
[0019]
2.本发明所述一种注塑模具,通过设置挡片、双金属片、柔性杆、封闭块,能够保证模具中的空气在注塑过程中可以顺利排出,避免模具中空气无法排出,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双金属片的作用,在模具内充满注塑液后,使用封闭块将挡片上的通孔封闭,进而阻断泄气孔,避免模具型腔中的注塑液泄漏,影响到模具中的注塑液的增压,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佳,同时,通过封闭块封闭挡板上的通孔,从而阻止模具内的注塑液的流出,避免原料浪费以及泄气孔被凝固后的注塑液堵塞,影响到模具的正常使用。
[0020]
3.本发明所述一种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固定槽、固定板、固定柱、伸出杆、环形槽,能够在动模与定模完成合模后,通过固定板与伸出杆件动模与定模相互锁定,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动模与定模之间出现缝隙,导致产品出现飞边,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模具中定模的局部剖视图;
[0024]
图3是模具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模具上定位杆与定位孔的局部放大图;
[0026]
图5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7]
图6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8]
图7是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8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9是图3中e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中:定模1、注塑孔11、固定槽12、固定柱121、拉绳122、下型腔13、泄气孔14、挡板141、活动腔一142、封闭块143、柔性杆144、双金属片145、顶出杆15、活动腔二151、拉簧一152、动模2、定位杆21、伸出杆211、活动杆212、拉簧二213、定位凹槽214、上型腔22、固定板23、定位孔3、气囊31、气道32、环形槽33、定位凸起34、衬套4、弹簧一41、缓冲杆42、导通孔421、弹簧二422、活动腔三4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3]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2和定模1,所述定模1固定安装在注塑机上;所述动模2安装在注塑机上活动部件上;所述动模2与定模1能够相互贴合,完成注塑件的生产;所述动模2上开设有上型腔22;所述上型腔22位于动模2靠近定模1的侧面上;所述动模2上安装有定位杆21;所述定模1开设有下型腔13;所述下型腔13位于定模1靠近动模2的侧面上;所述上型腔22与下型腔13之间相互对应,且两者的边缘恰好贴合;所述定模1上开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杆21插入到定位孔3中;所述动模2移动时,定位杆21不完全脱离定位孔3;所述定位杆21的侧面上开设有沿定位杆21长度方向分布的导向凹槽;所述定位孔3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4;所述定位凸起34能够插入到导向凹槽中,且定位凸起34能够在导向凹槽中自由移动;所述定位孔3的底面上安装有气囊31;所述定位杆21的底面能够接触到气囊31并挤压气囊31;所述定模1上开设有注塑孔11;所述注塑孔11的出口位于定模1上的下型腔13的底面上;所述注塑孔11的中心线与下型腔13的底面相互垂直;所述注塑孔11中安装有衬套4;所述衬套4远离定模1的一端位于定模1外,且衬套4远离定模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衬套4上安装有弹簧一41;所述弹簧一41位于衬套4上的连接头与定模1之间;所述衬套4能够在注塑孔11中自由移动;所述定模1内开设有活动腔三423;所述活动腔三423共有两个,绕注塑孔1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活动腔三423内安装有缓冲杆42;所述缓冲杆42的末端伸出到活动腔三423外,进入到注塑孔11中;所述缓冲杆42的末端呈圆弧形,与衬套4位于定模1内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缓冲杆42不超过衬套4的中心线;所述活动腔三423中安装有弹簧二422;所述弹簧二422位于活动腔三423底面与缓冲杆42之间;所述定模1内开设有泄气孔14;所述泄气孔14将下型腔13与外界连通;
[0034]
工作时,将定模1与动模2正确安装到注塑机上,在开始生产时,控制动模2缓慢向着定模1移动,直到两者相互接触,完成合模,使上型腔22与下型腔13相互连接,组成产品的形状,同时,在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之后,控制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在衬套4上,完成注塑机与注塑孔11的连通,之后,控制注塑机开始注塑的过程,完成注塑产品的生产,同时,在定模1与动模2合模的过程中,动模2上的定位杆21逐渐插入到定模1上的定位孔3中,定位杆21的下端接触并挤压定位孔3中的气囊31,通过气囊31的作用对定位杆21插入到定位孔3中的过程进行缓冲,避免在动模2与定模1合模的过程中,定模1与动模2相互接触时相对速度过大,导致两者发生碰撞,影响到动模2与定模1上分型面的完整性,使模具受损,同时,在合模的过程中,由于定位杆21上开有定位凹槽214,且定位孔3中设置有定位凸起34,能够进一步在定位杆21插入到定位孔3中的过程中对定位杆21进行定位,提升定位杆21运动的准确度,从而提升定模1与动模2合模时的精准度,避免合模时,定模1与动模2之间存在微小的错位,导致定模1与动模2上的分型面出现磕碰,导致模具受损,同时,避免动模2与定模1之间的微小错位,导致注塑产品表面出现飞边缺陷,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设置在定模1上的泄气孔14,能够在注塑机向合模后的模具中注塑时,将上型腔22与下型腔13中的空气排出,避免注塑件中掺杂空气,提升注塑产品的合格率,同时,通过泄气孔14将模具内的空气排出,能够避免注塑产品中出现死角,影响注塑产品质量,同时,在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4的过程中,衬套4在注塑孔11中逐渐移动,衬套4发生移动时挤压缓冲
杆42,将缓冲杆42压回到活动腔三423中,在衬套4将缓冲杆42压回到活动腔三423的过程中,衬套4缓慢运动,避免注塑机的注塑头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注塑头与定模1接触时发生碰撞,引起注塑头或者定模1的损坏,同时,通过衬套4的移动,能够增加增加注塑头在接触衬套4到压紧衬套4的过程中的移动距离,提升注塑头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注塑头与模具之间发生碰撞。
[0035]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模1内开设有活动腔二151;所述活动腔二151的中心线与定模1上的下型腔13的底面相互垂直;所述活动腔二151内安装有顶出杆15;所述顶出杆15的上端位于下型腔13中,且顶出杆15上端的上表面与下型腔13的底面平齐;所述顶出杆15能够在活动腔二151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动腔二151中安装有拉簧一152;所述拉簧一152的两端分别固连在顶出杆15的下端与活动腔二151的底面上;所述定模1内开设有气道32;所述气道32的两端分别连通活动腔二151与气囊31;所述气道32贯穿活动腔三423;所述缓冲杆42上开设有导通孔421;所气道32在活动腔三423中通过导通孔421连通;所述缓冲杆42处于原位时,气道32畅通;所述定模1与动模2合模的过程中,注塑机上的注塑头同样开始移动并与衬套4接触;所述注塑头接触并压紧衬套4后,定位杆21恰好开始接触气囊31;
[0036]
工作时,当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之后,位于定位孔3中的气囊31受到定位杆21的挤压,气囊31内的压力升高,同时,由于注塑头接触并压紧衬套4后,定位杆21恰好开始接触气囊31,因此,在气囊31开始受到压缩时,由于衬套4已经被压紧,导致活动腔三423中的缓冲杆42受到衬套4的挤压收回到活动腔三423中,从而导致缓冲杆42上的导通孔421与气道32出现错位,使气道32封闭,不会导致活动腔二151中的顶出杆15伸出,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注塑机的注塑头最先开始向原位置移动,在注塑机的注塑头回到原位置后,衬套4在弹簧一41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同时,在衬套4回到原位置后,活动腔三423中的缓冲杆42不在受到衬套4的挤压,缓冲杆42在弹簧二422的作用下伸出,在缓冲杆42伸出后,缓冲杆42上的导通孔421与气道32重合,使气道32重新导通,之后,动模2开始与定模1分离,同时,活动腔二151与气囊31之间通过气道32连通,活动腔二151中的压力升高,推动顶出杆15向外伸出,使注塑后的产品与模具分离,降低注塑件与模具之间的分离难度,便于工作人员将完成生产的产品从模具上取下,同时,在动模2与定模1完全分离,回到原位置后,定位杆21不在挤压气囊31,与气囊31连通的活动腔二151中的压力降低,在拉簧一152的作用下,顶出杆15重新收回到活动腔二151中,等待下一次伸出,将产品与模具分离。
[0037]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模1内安装有挡板141;所述挡板141位于泄气孔14的通过路径上;所述挡板141位于下型腔13的正下方,且靠近下型腔13的底面;所述挡板141上开设有通孔,且泄气孔14能够经过通孔保持导通状态;所述挡板141内部开设有活动腔一142;所述通孔贯穿活动腔一142;所述活动腔一142中安装有封闭块143;所述通孔能够被封闭块143封闭,且封闭块143能够在活动腔一142中自由移动;所述活动腔一142中安装有双金属片145;所述双金属片145与封闭块143之间通过柔性杆144相互连接;所述双金属片145未发生变形时,通孔保持畅通;
[0038]
工作时,由于挡板141位于下型腔13正下方且靠近下型腔13,在模具未进行注塑生产时,挡板141内活动腔一142中的双金属片145感受到的温度相对较低,双金属片145不发生变形,同时,在注塑过程中,随着模具中充入的塑料液逐渐增多,模具内的空气从泄气孔14中排出,同时,当模具内被充入的塑料液完全覆盖后,由于塑料液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
挡板141内的双金属片145的温度升高,导致双金属片145发生变形,从而通过柔性杆144拉动封闭块143,将挡板141上的通孔封闭,从而将泄气孔14封闭,避免模具充满塑料液后,在后续为提升注塑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增压过程中,导致塑料液通过泄气孔14外流,导致原料浪费,同时,导致增压过程不能达到预定压力,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避免液体状的塑料液进入到泄气孔14中冷却后堵塞泄气孔14,影响到模具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模具内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双金属片145的温度降低,双金属片145恢复原状,在双金属片145恢复原状之后,双金属片145通过柔性杆144推动封闭块143移动,解除对挡板141上通孔的封闭,使泄气孔14重新导通。
[0039]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模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动模2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能够插入到固定槽12中;所述固定板23与固定槽12均设有多个,且相互之间一一对应;所述定模1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固定柱121;所述固定柱121能够插入到固定槽12中;所述固定板23插入到固定槽12中后,固定柱121能够穿过固定板23上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位于固定柱121与空腔之间;所述定模1中设置有拉绳122;所述拉绳122的两端分别固连在固定柱121与缓冲杆42上;所述缓冲杆42的末端伸出到注塑孔11中时,固定柱121收回到空腔内;
[0040]
工作时,当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后,动模2上的固定板23插入到定模1上的固定槽12中,在固定板23插入到固定槽12中后,空腔中的固定柱121伸出,插入到固定板23上的固定孔中,从而将固定板23锁定到固定槽12中,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定模1与动模2之间锁模力不足,导致产品出现飞边问题,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同时,当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4时,固定板23已经插入到固定槽12中,并越过固定槽12中固定柱121的伸出位置,因此,在注塑头压紧衬套4,使衬套4将缓冲杆42压回到活动腔三423中,连接在缓冲杆42上的拉绳122松弛,解除对固定柱121的拉扯后,固定柱121在弹簧三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固定板23已经越过固定柱121的伸出位置,因此,固定柱121的伸出动作被固定板23阻挡,直到固定板23完全插入到固定槽12中,固定板23上的固定孔正对固定柱121的伸出处后,固定柱121才能够顺利伸出并插入到固定孔中,将固定板23锁定,保证注塑过程中动模2与定模1紧密接触,避免注塑过程中锁模力小于注塑压力,导致动模2与定模1分离,两者间出现缝隙,引起产品飞边,同时,在注塑完成后,注塑机的注塑头先与衬套4分离,使衬套4回到原位置,解除衬套4对缓冲杆42的挤压,从而使缓冲杆42在弹簧二422的作用下重新伸出,重新伸出后的缓冲杆42使拉绳122绷紧,通过拉绳122的作用将固定柱121拉回到空腔中,解除对固定板23的锁定,便于动模2与定模1的分离。
[0041]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中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安装有活动杆212;所述活动杆212的下端设置有平板,且平板的下表面能够与气囊31接触;所述活动杆212能够在缓冲腔中上下移动,且活动杆212与缓冲腔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缓冲腔通过节流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缓冲腔通过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
[0042]
工作时,在动模2与定模1合模的过程中,定位杆21组件插入到定位孔3中,由于定位杆21内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中安装有活动杆212,因此,在定位杆21插入到定位孔3中的而过程中,活动杆212逐渐接触到定位孔3底部的气囊31,在活动杆212挤压气囊31的过程中,活动杆212同步受到气囊31的反作用力,使活动杆212向着缓冲腔中收回,使缓冲腔中的
空间逐渐减小,压力增加,产生与气囊31类似的作用,对动模2和定模1的合模过程进行缓冲,提升缓冲效果,同时,避免在合模过程中,定位杆21直接强行挤压气囊31,导致气囊31来不及发生变形,引起气囊31损坏,同时,由于缓冲腔通过节流阀与外界连通,在缓冲腔中的压力能够被逐渐释放,避免在动模2与定模1完成合模后,缓冲腔中依旧存在巨大压力,提高动模2与定模1之间锁模力的需求,增加模具使用难度,同时,通过调节节流阀的释放速度,能够保证在合模过程中,缓冲腔中的压力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由于缓冲腔中的压力过高,导致动模2与定模1无法合模或合模时间增加,影响到生产效率。
[0043]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腔内安装有伸出杆211,且伸出杆211的中心线与定位杆2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伸出杆211共有两个,在缓冲腔中对称分布;所述锁定杆之间通过拉簧二213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杆212不能与伸出杆211相互接触;所述伸出杆211远离缓冲腔中心线的一端能够伸出到定位杆21外;所述定位孔3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33;所述伸出杆211伸出到定位杆21外后,伸出杆211的伸出部分插入到环形槽33中;
[0044]
工作时,当动模2与定模1合模的过程中,缓冲腔内的压力增加,在缓冲腔中的压力升高后,伸出杆211受到缓冲腔内的压力作用存在向缓冲腔外伸出的趋势,当定位杆21完全插入到定位孔3中后,伸出杆211的伸出处恰好对准定位孔3侧壁上的环形槽33,从而使伸出杆211插入到环形槽33中,使定位杆21被锁定在定位孔3中,进一步提升动模2与定模1合模之后的牢固程度,避免动模2与定模1之间在注塑时出现缝隙,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通过调整节流阀的排放速度,使注塑完成后,缓冲腔内气体对伸出杆211的推动力恰好小于伸出杆211之间的拉簧二213对伸出杆211的拉力,避免在注塑完成前,伸出杆211已经在拉簧二213的作用下收回到缓冲腔中,解除定位杆21与定位孔3之间的锁定。
[0045]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46]
工作时,将定模1与动模2正确安装到注塑机上,在开始生产时,控制动模2缓慢向着定模1移动,完成合模,同时,在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之后,控制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在衬套4上,完成注塑机与注塑孔11的连通,同时,在定模1与动模2合模的过程中,动模2上的定位杆21逐渐插入到定模1上的定位孔3中,定位杆21的下端接触并挤压定位孔3中的气囊31,同时,在合模的过程中,由于定位杆21上开有定位凹槽214,且定位孔3中设置有定位凸起34对定位杆21进行定位,同时,设置在定模1上的泄气孔14,能够在注塑机向合模后的模具中注塑时,将上型腔22与下型腔13中的空气排出,同时,在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4的过程中,衬套4在注塑孔11中逐渐移动,衬套4发生移动时挤压缓冲杆42,将缓冲杆42压回到活动腔三423中;当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之后,位于定位孔3中的气囊31受到定位杆21的挤压,气囊31内的压力升高,同时,由于注塑头接触并压紧衬套4后,定位杆21恰好开始接触气囊31,因此,在气囊31开始受到压缩时,由于衬套4已经被压紧,导致活动腔三423中的缓冲杆42受到衬套4的挤压收回到活动腔三423中,从而导致缓冲杆42上的导通孔421与气道32出现错位,使气道32封闭,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注塑机的注塑头最先开始向原位置移动,在注塑机的注塑头回到原位置后,衬套4在弹簧一41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置,同时,在衬套4回到原位置后,活动腔三423中的缓冲杆42不在受到衬套4的挤压,缓冲杆42在弹簧二422的作用下伸出,在缓冲杆42伸出后,缓冲杆42上的导通孔421与气道32重合,使气道32重新导通,之后,动模2开始与定模1分离,同时,活动腔二151与气囊31之间通过气道32连通,活动腔二151中的压力升高,推动顶出杆15向外伸出,同时,在动模2与定模1完全分
离,回到原位置后,定位杆21不在挤压气囊31,与气囊31连通的活动腔二151中的压力降低,在拉簧一152的作用下,顶出杆15重新收回到活动腔二151中;由于挡板141位于下型腔13正下方且靠近下型腔13,在模具未进行注塑生产时,挡板141内活动腔一142中的双金属片145感受到的温度相对较低,双金属片145不发生变形,同时,当模具内被充入的塑料液完全覆盖后,挡板141内的双金属片145的温度升高,导致双金属片145发生变形,从而通过柔性杆144拉动封闭块143,将挡板141上的通孔封闭,从而将泄气孔14封闭,同时,在完成注塑后,模具内的温度下降,使双金属片145的温度降低,双金属片145恢复原状,在双金属片145恢复原状之后,双金属片145通过柔性杆144推动封闭块143移动,解除对挡板141上通孔的封闭;当定模1与动模2完成合模后,动模2上的固定板23插入到定模1上的固定槽12中,在固定板23插入到固定槽12中后,空腔中的固定柱121伸出,插入到固定板23上的固定孔中,同时,当注塑机的注塑头接触并压紧到衬套4时,固定板23已经插入到固定槽12中,并越过固定槽12中固定柱121的伸出位置,因此,在注塑头压紧衬套4,使衬套4将缓冲杆42压回到活动腔三423中,连接在缓冲杆42上的拉绳122松弛,解除对固定柱121的拉扯后,固定柱121在弹簧三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同时,由于固定板23已经越过固定柱121的伸出位置,因此,固定柱121的伸出动作被固定板23阻挡,直到固定板23完全插入到固定槽12中,固定板23上的固定孔正对固定柱121的伸出处后,固定柱121才能够伸出并插入到固定孔中,同时,在注塑完成后,注塑机的注塑头先与衬套4分离,使衬套4回到原位置,解除衬套4对缓冲杆42的挤压,从而使缓冲杆42在弹簧二422的作用下重新伸出,重新伸出后的缓冲杆42使拉绳122绷紧,通过拉绳122的作用将固定柱121拉回到空腔中,解除对固定板23的锁定;在动模2与定模1合模的过程中,定位杆21组件插入到定位孔3中,由于定位杆21内开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中安装有活动杆212,因此,在定位杆21插入到定位孔3中的而过程中,活动杆212逐渐接触到定位孔3底部的气囊31,在活动杆212挤压气囊31的过程中,活动杆212同步受到气囊31的反作用力,使活动杆212向着缓冲腔中收回,使缓冲腔中的空间逐渐减小,压力增加,产生与气囊31类似的作用;当动模2与定模1合模的过程中,缓冲腔内的压力增加,在缓冲腔中的压力升高后,伸出杆211受到缓冲腔内的压力作用存在向缓冲腔外伸出的趋势,当定位杆21完全插入到定位孔3中后,伸出杆211的伸出处恰好对准定位孔3侧壁上的环形槽33,从而使伸出杆211插入到环形槽33中。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