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反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5731发布日期:2020-09-15 20:0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反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反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的饮料瓶的生产步骤为:(1)理坯:将瓶坯经过理坯机整理成一直线通过传送线进入烘箱;(2)加热坯:在烘箱中用红外线灯管对瓶坯进行加热,并使用风机对烘箱进行热交换,使其加热均匀,并且用冷冻水对瓶口进行冷却;(3)预吹气:将瓶坯放入模具内,用预吹气体将瓶坯初步吹出饮料瓶的瓶腔;(4)拉伸坯:将吹瓶机的拉伸杆下降对瓶坯进行拉伸;(5)高压吹:将预吹拉伸好的瓶坯吹入高压空气,形成瓶子;(6)冷却坯:用冷的空气对瓶坯进行定型;(7)脱模:将模具打开,同时从模具中吹出脱模气将瓶子从模具中脱离出来。通过上述步骤生产的饮料瓶时,在红外线灯管对瓶坯进行加热时,灯光围绕灯360度角度发散,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直接照射到瓶胚上,其他光散向了其它地方大部份浪费;为了提高灯具光的利用率,一般情况下都会给灯加一个反光罩或者反光板,将加热灯光反射会工作空间,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而现有的反光罩或者通常是采用不锈钢反光板或铝板进行反光,反光效果差,不能进行有效的隔热,而且自身温度升高过快,容易向外界散发大量的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反光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隔热和反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又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反光板,包括支撑板主体,支撑板主体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底板的一侧侧边设有竖直向上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构成l型结构,所述侧板的两侧竖直侧边上设有第一边沿,第一边沿和侧板之间围合成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嵌设有第一反光隔热基板,所述第一边沿上设有向内弯折的且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外表面抵触的第一卡合条;所述底板的侧边上设有第二边沿,第二边沿与底板之间围合成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嵌设有第二反光隔热基板,所述第二反光隔热基板的内端部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外侧面相抵触,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弯折的且与第二反光隔热基板外表面抵触的第二卡合条。

上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为氧化铝纤维板。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侧板在位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的顶部设有防脱翼板。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与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层,第一隔热棉层为纳米纤维隔热棉层。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二反光隔热基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二隔热棉层,第二隔热棉层为纳米纤维隔热棉层。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的反射面为镜面反射面或漫反射面。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由多个竖直的反光隔热条板组成,且相邻的反光隔热条板留有通风间隙,所述侧板上设有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所述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的前端部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部。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侧板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与通风间隙相对应的通风条孔。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底板和侧板均为铝合金材质。

前述的隔热反光板中,所述第二边沿的顶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来对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加热灯光进行反光,将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加热灯光反射到瓶胚上,来对瓶胚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且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使得在瓶胚加热时自身不会因为红外线灯管的加热灯光的影响,自身温度的不会升高,从而不会向外界散发大量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红外线灯管时的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将隔热和反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隔热和反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又降低了能耗。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边沿和侧板之间围合成第一收纳腔,而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嵌设在第一收纳腔中,并利用第一卡合条进行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进行卡合限位,使得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牢牢的嵌设在第一收纳腔内,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嵌设于第二边沿与底板之间围合成的第二收纳腔内,同时利用第二卡合条将第二反光隔热基板牢牢的固定在第二收纳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主体形成支架,并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集成在支撑板主体上,使之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在位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的顶部设有防脱翼板,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从侧板上滑脱。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与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层,第一隔热棉层为纳米纤维隔热棉层,起到了隔热防撞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与侧板之间接触,使得在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进行安装和拆卸时,避免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与侧板之间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的损伤,另外第一隔热棉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得第一反光隔热基板与第一卡合条紧密接触。同理第二隔热棉层与第一隔热棉层具有相似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由多个竖直的反光隔热条板组成,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模块化,降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的热作用,体积较小的反光隔热条板不易发生受热开裂现象的发生,且相邻的反光隔热条板留有通风间隙,所述侧板上设有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所述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的前端部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部,利用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来对单个的反光隔热条板进行定位。

6、本实用新型中侧板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与通风间隙相对应的通风条孔,进行气流缓冲,使之形成中部较软上下两端较硬的塑料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隔热棉层的结构示意图。

1、支撑板主体;2、底板;3、侧板;4、第一边沿;5、第一反光隔热基板;6、第一卡合条;7、第二边沿;8、第二反光隔热基板;9、第二卡合条;10、防脱翼板;11、第一隔热棉层;12、第二隔热棉层;13、反光隔热条板;14、通风间隙;15、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16、折弯部;17、通风条孔;18、折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隔热反光板,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板主体1,支撑板主体1包括横向设置的底板2,底板2的一侧侧边设有竖直向上的侧板3,所述底板2和侧板3之间构成l型结构,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底板2的宽度以及侧板3的高度可根据生产的塑料瓶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换,所述侧板3的两侧竖直侧边上设有第一边沿4,第一边沿4和侧板3之间围合成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嵌设有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所述第一边沿4上设有向内弯折的且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外表面抵触的第一卡合条6;所述底板2的侧边上设有第二边沿7,第二边沿7与底板2之间围合成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内嵌设有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所述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的内端部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外侧面相抵触,所述底板2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弯折的且与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外表面抵触的第二卡合条9。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来对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加热灯光进行反光,将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加热灯光反射到瓶胚上,来对瓶胚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且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使得在瓶胚加热时自身不会因为红外线灯管的加热灯光的影响,自身温度的不会升高,从而不会向外界散发大量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红外线灯管时的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将隔热和反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隔热和反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又降低了能耗。其中第一边沿4和侧板3之间围合成第一收纳腔,而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嵌设在第一收纳腔中,并利用第一卡合条6进行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进行卡合限位,使得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牢牢的嵌设在第一收纳腔内,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嵌设于第二边沿7与底板2之间围合成第二收纳腔内,同时利用第二卡合条9将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牢牢的固定在第二收纳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主体1形成支架,并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集成在支撑板主体1上,使之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

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均为氧化铝纤维板,其中支撑板主体1为航空氧化铝超高温陶瓷,也可为不锈钢板或铝板,其中将航空氧化铝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支撑板主体1,纳米纤维隔热棉层以及氧化铝纤维板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而且耐高温效果好,能够承受1500-1800摄氏度的高温。

所述侧板3在位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的顶部设有防脱翼板10,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从侧板3上滑脱。

如图3所示,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与侧板3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层11,第一隔热棉层11为纳米纤维隔热棉层,起到了隔热防撞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与侧板3之间接触,使得在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进行安装和拆卸时,避免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与侧板3之间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的损伤,另外第一隔热棉层11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得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与第一卡合条6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与底板2之间设有第二隔热棉层12,第二隔热棉层12为纳米纤维隔热棉层,纳米纤维隔热棉层由二氧化硅纳米隔热材料制成,同理第二隔热棉层12与第一隔热棉层11具有相似的作用。二氧化硅纳米隔热材料是目前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因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1-100nm)、低密度(1-500kg/m3)、低介电常数(1.1-2.5)、低导热系数(0.013-0.025w/(m.k)、高孔隙率(80-99.8%)、高比表面积(200-1000m2/g)等特点。在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等诸方面显示出独特性质。

二氧化硅纳米隔热材料是迄今为止保温性能最好的材料,其孔径尺寸低于常压下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因此在二氧化硅纳米隔热材料中空气分子近似静止,从而避免了空气的对流传热,而极低的体积密度及纳米网格结构的弯曲路径也阻止了气态和固态热传导,趋于“无穷多”的空隙壁可以使热辐射降至最低。这三方面共同作用,几乎阻断了热传递的所有途径,达到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绝热效果,甚至远低于常温下几个台空气0.025w/m.k的导热系数,达到0.013w/m.k以下。并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火焰下无有毒气体释放。

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的反射面为镜面反射面或漫反射面。

所述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由多个竖直的反光隔热条板13组成,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模块化,降低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的热作用,体积较小的反光隔热条板13不易发生受热开裂现象的发生。且相邻的反光隔热条板13留有通风间隙14,所述侧板3上设有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15,所述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15的前端部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部16,利用反光隔热条板定位条15来对单个的反光隔热条板13进行定位。

如图2所示,所述侧板3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与通风间隙14相对应的通风条孔17,进行气流缓冲,使之形成中部较软上下两端较硬的塑料瓶。

所述底板2和侧板3均为铝合金材质。

所述第二边沿7的顶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折弯条18,利用向内弯折的折弯条18来对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的侧边进固定,提高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来对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加热灯光进行反光,将红外线灯管产生的其他方向上的加热灯光反射到瓶胚上,来对瓶胚进行加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且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具有较强的隔热效果,使得在瓶胚加热时自身不会因为红外线灯管的加热灯光的影响,自身温度的不会升高,从而不会向外界散发大量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红外线灯管时的能量损耗。本实用新型将隔热和反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好的隔热和反光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又降低了能耗。其中第一边沿4和侧板3之间围合成第一收纳腔,而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嵌设在第一收纳腔中,并利用第一卡合条6进行对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进行卡合限位,使得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牢牢的嵌设在第一收纳腔内,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嵌设于第二边沿7与底板2之间围合成第二收纳腔内,同时利用第二卡合条9将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牢牢的固定在第二收纳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主体1形成支架,并将第一反光隔热基板5和第二反光隔热基板8集成在支撑板主体1上,使之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