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3775发布日期:2021-05-25 12:2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热流道模具,通过热流道技术使产品质量有大幅度提升,且节约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但模具初期成本也有相应的上升,目前行业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热咀剖面结构,它包括热咀本体100,热咀本体由热咀法兰头101和咀身102一体成型构成,由于热咀法兰头体积较大且与模具部分接触较多,为了保证塑料处于熔融状态,必须保证热咀法兰头的温度均匀,现有技术在热咀法兰头101缠绕发热圈103来提高热咀法兰头101的温度,但是这样的结构导致热咀必须依靠两组发热圈103分别加热咀身102和热咀法兰头101,且需要两组单独的温度控制器104分别检测咀身102和热咀法兰头101的温度,不然会导致热咀法兰头101温度不够而冻胶,大大增加了模具的成本投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20098199.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其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是拆分开的,并设有导热咀尖,导热咀尖位于热咀法兰头内流道的外部,安装时,通过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的结合将导热咀尖压紧固定,发热咀身上的发热圈加热时,将热量通过导热咀尖传导至流道前端,从而保证塑料的熔融状态,该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热问题,但是由于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分离,会对产品提出密封性要求,产生新的技术难点,因此,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包括:

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二者一体成型,并在其内部设有热流道,所述热咀法兰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热流道连通的球面浇口;

绝缘导热层,其包覆在所述热流道内壁的前端;

绝缘导热片,其包覆在所述发热咀身外壁的前端;

多根绝缘导热棒,其均埋设在所述发热咀身内部,每根所述绝缘导热棒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层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片上;

发热线圈,其前半段缠绕在所述绝缘导热片的外部,后半段缠绕在所述发热咀身的外壁上。

更优的,对于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所述绝缘导热层、绝缘导热片和绝缘导热棒均是由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更优的,对于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所述发热咀身的外部设有护套,通过所述护套将所述发热线圈保护在内。

更优的,对于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所述绝缘导热棒分布在所述发热咀身的多个径向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截面的距离相同,且同一个所述径向截面内的所述绝缘导热棒不少于4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之间仍然一体成型,产品不会存在密封性问题,在使用时,发热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绝缘导热片、绝缘导热棒和绝缘导热层直接传导至热流道内部的前端,对热流道内部前端的塑料直接加热,加热效果好,可充分保证塑料熔融状态,避免冻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咀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包括:

热咀法兰头1和发热咀身2,二者一体成型,并在其内部设有热流道3,所述热咀法兰头1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热流道3连通的球面浇口4;

绝缘导热层5,其包覆在所述热流道3内壁的前端;

绝缘导热片6,其包覆在所述发热咀身2外壁的前端;

多根绝缘导热棒7,其均埋设在所述发热咀身2内部,每根所述绝缘导热棒7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层5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片6上;

发热线圈8,其前半段缠绕在所述绝缘导热片6的外部,后半段缠绕在所述发热咀身2的外壁上。

如图1所示,该热咀结构中热咀法兰头1和发热咀身2是一体成型,内部的热流道3也是完整的通道,因此不会存在密封性技术问题,可降低产生制造成本,而在使用时,发热线圈8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绝缘导热片6,绝缘导热片6将热量通过绝缘导热棒7传导给热流道3内部前端的绝缘导热层5,通过绝缘导热层5直接对从球面浇口4进入的塑料流体进行加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线圈对法兰头加热再通过法兰头将热量传导至热流道内部的传热方式而言,

本技术:
中提供的导热方式效率更高,可将热量高效传导至热流道内部前端直接对塑料流体加热,从而充分保证塑料流体始终处于熔融状态,不会出现冻胶现象,在监测温度时,也只需对发热线圈8进行监测即可。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层5、绝缘导热片6和绝缘导热棒7均是由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咀身2的外部设有护套9,通过所述护套9将所述发热线圈8保护在内。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棒7分布在所述发热咀身2的多个径向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截面的距离相同,且同一个所述径向截面内的所述绝缘导热棒7不少于4根,绝缘导热棒7与绝缘导热层5之间的接触点分布均匀,可使绝缘导热层5均匀受热,进而对塑料流体的加热也较均匀,另外,绝缘导热棒7的数量决定了导热效率,故绝缘导热棒7的数量有一个保障加热效果的最低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二者一体成型,并在其内部设有热流道,所述热咀法兰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热流道连通的球面浇口;

绝缘导热层,其包覆在所述热流道内壁的前端;

绝缘导热片,其包覆在所述发热咀身外壁的前端;

多根绝缘导热棒,其均埋设在所述发热咀身内部,每根所述绝缘导热棒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层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绝缘导热片上;

发热线圈,其前半段缠绕在所述绝缘导热片的外部,后半段缠绕在所述发热咀身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层、绝缘导热片和绝缘导热棒均是由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咀身的外部设有护套,通过所述护套将所述发热线圈保护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棒分布在所述发热咀身的多个径向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径向截面的距离相同,且同一个所述径向截面内的所述绝缘导热棒不少于4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点开放式热咀结构,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二者一体成型,并在其内部设有热流道,热咀法兰头的前端设有与热流道连通的球面浇口;绝缘导热层,其包覆在热流道内壁的前端;绝缘导热片,其包覆在发热咀身外壁的前端;多根绝缘导热棒,其均埋设在发热咀身内部,每根绝缘导热棒的一端搭接在绝缘导热层上,另一端搭接在绝缘导热片上;发热线圈,其前半段缠绕在绝缘导热片的外部,后半段缠绕在发热咀身的外壁上。该热咀结构中热咀法兰头和发热咀身一体成型,不会存在密封性问题,使用时发热线圈的热量通过绝缘导热片、绝缘导热棒和绝缘导热层传导至热流道内部前端,对塑料流体直接加热,可充分保证塑料熔融状态,避免冻胶。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翰祥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