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3197发布日期:2021-08-27 10:4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



背景技术:

冷却辊筒是通入冷却水的辊筒,压延薄膜或胶黏带涂布时,在成品成卷时为了减少热材料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变形,在成卷前将材料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的变形;

关于薄膜冷却,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920874082.0一种薄膜生产冷却装置,该种薄膜生产冷却装置,设置冷却辊,有利于使冷却液填满内辊和外辊之间的空腔,使冷却液在空腔内部均匀流动,并且采用双流道设计加快内部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其中不足点如下:

因该种冷却辊无法对薄膜进行限位覆盖,导致薄膜与冷却辊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且该种冷却辊内部清水流速速度较为缓慢,清水易堆积于冷却辊内部,导致清水温度升高,并使得冷却辊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导致该种冷却辊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冷却辊筒无法对薄膜进行限位覆盖,清水流速速度较为缓慢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包括外辊,所述外辊的一侧贯穿有进水口,所述外辊的内壁嵌入有凹槽;

所述外辊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嵌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嵌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卡接盘,所述卡接盘的内侧旋转有滚动辊,所述外辊的内壁旋转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旋转连接有内辊,所述内辊的两侧安装有导流架,所述内辊的外侧嵌入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导流架呈横向圆锥状设置,所述导流架与进水口呈水平贯通,且导流槽贯穿设置有多条于内辊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内辊通过限位环于外辊的内部呈360°旋转,且外辊内壁的两侧嵌入有与限位环匹配圆环。

优选的,所述滑槽贯穿设置于支架的中间,所述卡槽设置有3-6个于滑槽的两侧,且卡槽呈垂直排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盘呈工状设置,所述卡接盘于卡槽的内侧呈360°旋转,且卡槽的下端呈半圆弧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辊贯穿于外辊的一侧,所述进水口贯穿于外辊的两侧,且内辊内部直径小于外辊直径5-8cm。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多个于外辊的内壁,所述凹槽内侧宽度为0.3-0.6cm,且凹槽之间间隔1-2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设置有支架,通过支架安装于外辊的外侧,手动将卡接盘于滑槽内部呈垂直滑动,卡接盘带动滚动辊于外辊的一侧滑动,而将卡接盘卡接于卡槽的内侧,卡接盘能够带动滚动辊安装于外辊的一侧,使得可通过滚动辊方便对薄膜进行限位,能够进一步辅助外辊对薄膜进行冷却,且能够通过卡接盘方便调节滚动辊与外辊之间间隔。

2、该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设置有内辊,清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外辊内部,外辊旋转时带动内辊旋转,使得内辊能够通过限位环于外辊内部旋转,能够通过内辊旋转带动清水于外辊内部加快流动速度,且能够通过导流槽方便内辊进一步辅助清水流动,避免清水堆积于外辊内部,导致清水温度升高,并使得外辊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外辊冷却效果较差的情况,使得该种冷却辊筒能够进一步增加清水流速,保持清水低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滚动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外辊,101-进水口,102-凹槽,2-支架,201-滑槽,202-卡槽,3-滚动辊,301-卡接盘,4-内辊,401-限位环,402-导流架,403-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包括外辊1,外辊1的一侧贯穿有进水口101,外辊1的内壁嵌入有凹槽102;

外辊1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2,支架2的内侧嵌入有滑槽201,滑槽201的两侧嵌入有卡槽202,卡槽202的内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卡接盘301,卡接盘301的内侧旋转有滚动辊3,外辊1的内壁旋转有限位环401,限位环401的内侧旋转连接有内辊4,内辊4的两侧安装有导流架402,内辊4的外侧嵌入有导流槽403。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架402呈横向圆锥状设置,导流架402与进水口101呈水平贯通,且导流槽403贯穿设置有多条于内辊4的外侧,设置有内辊4,清水通过进水口101进入外辊1内部,外辊1旋转时带动内辊4旋转,使得内辊4能够通过限位环401于外辊1内部旋转,能够通过内辊4旋转带动清水于外辊1内部加快流动速度,且能够通过导流槽403方便内辊4进一步辅助清水流动,避免清水堆积于外辊1内部,导致清水温度升高,并使得外辊1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外辊1冷却效果较差的情况,使得该种冷却辊筒能够进一步增加清水流速,保持清水低温。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环401呈半圆环状设置,内辊4通过限位环401于外辊1的内部呈360°旋转,且外辊1内壁的两侧嵌入有与限位环401匹配圆环,通过设置有限位环401,内辊4能够通过限位环401于外辊1内部旋转,能够通过内辊4旋转带动清水于外辊1内部加快流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201贯穿设置于支架2的中间,卡槽202设置有3-6个于滑槽201的两侧,且卡槽202呈垂直排布设置,通过设置有滑槽201,使得可通过滑槽201方便卡接盘301于支架2的一侧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盘301呈工状设置,卡接盘301于卡槽202的内侧呈360°旋转,且卡槽202的下端呈半圆弧状设置,通过设置有卡接盘301,手动将卡接盘301卡接于卡槽202的内侧,卡接盘301能够带动滚动辊3安装于外辊1的一侧,使得可通过滚动辊3方便对薄膜进行限位,能够进一步辅助外辊1对薄膜进行冷却,且能够通过卡接盘301方便调节滚动辊3与外辊1之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滚动辊3贯穿于外辊1的一侧,进水口101贯穿于外辊1的两侧,且内辊4内部直径小于外辊1直径5-8cm,设置有支架2,通过支架2安装于外辊1的外侧,手动将卡接盘301于滑槽201内部呈垂直滑动,卡接盘301带动滚动辊3于外辊1的一侧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02设置有多个于外辊1的内壁,凹槽102内侧宽度为0.3-0.6cm,且凹槽102之间间隔1-2cm,通过设置有凹槽102,使得可通过凹槽102减少清水与外辊1表面间隔,方便清水快速对外辊1表面降温。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加工流水线用冷却辊筒时,首先通过支架2安装于外辊1的外侧,手动将卡接盘301于滑槽201内部呈垂直滑动,卡接盘301带动滚动辊3于外辊1的一侧滑动,而将卡接盘301卡接于卡槽202的内侧,卡接盘301能够带动滚动辊3安装于外辊1的一侧,使得可通过滚动辊3方便对薄膜进行限位,能够进一步辅助外辊1对薄膜进行冷却,且能够通过卡接盘301方便调节滚动辊3与外辊1之间间隔,清水通过进水口101进入外辊1内部,外辊1旋转时带动内辊4旋转,使得内辊4能够通过限位环401于外辊1内部旋转,能够通过内辊4旋转带动清水于外辊1内部加快流动速度,且能够通过导流槽403方便内辊4进一步辅助清水流动,避免清水堆积于外辊1内部,导致清水温度升高,并使得外辊1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外辊1冷却效果较差的情况,使得该种冷却辊筒能够进一步增加清水流速,保持清水低温。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