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7530发布日期:2021-08-10 16:3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塑料瓶广泛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原料,添加了相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主要用于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或者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级原料等特点。

目前,塑料瓶吹塑成型过程中依旧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塑料瓶吹塑成型大多是通过流水线设备进行生产制造,因而塑料瓶吹塑成型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这就导致高温的塑料瓶吹塑成型后需要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定型,而由于热胀冷缩,使得塑料瓶容易出现内陷变形,造成吹塑成型的塑料瓶次品率较高;b.现有的整形定型加工设备对塑料瓶进行变形修整时大多是通过加热保压进行修整,并没有对塑料瓶内壁内陷处进行滚压修整,导致塑料瓶整形后内壁依旧存在内陷,修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可以解决塑料瓶吹塑成型过程中依旧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塑料瓶吹塑成型大多是通过流水线设备进行生产制造,因而塑料瓶吹塑成型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这就导致高温的塑料瓶吹塑成型后需要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定型,而由于热胀冷缩,使得塑料瓶容易出现内陷变形,造成吹塑成型的塑料瓶次品率较高;b.现有的整形定型加工设备对塑料瓶进行变形修整时大多是通过加热保压进行修整,并没有对塑料瓶内壁内陷处进行滚压修整,导致塑料瓶整形后内壁依旧存在内陷,修整效果差。

(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包括工作台、夹持装置以及整形装置,所述的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夹持装置和整形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整形装置中部下方;其中: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模、侧模、安装块、移动板、夹持双轴气缸以及冷却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端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底模,所述底模上端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侧模,所述侧模相背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工作台上端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移动板,所述安装块连接在移动板上,所述工作台上端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左右对称夹持双轴气缸,所述夹持双轴气缸输出端连接在移动板上,所述侧模内设置有冷却机构。

所述的整形装置包括顶板、支撑杆、升降气缸、承托框、整形轴、辅助块、整形电机、密封机构、内整形机构、链轮、传动链以及u型架,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顶板下方分布有承托框,所述承托框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承托框上端左右两侧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上端安装在顶板上,所述承托框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整形轴,其中一个所述整形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整形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整形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u型架上,所述u型架固定在承托框上,所述整形轴通过花键安装有链轮,多个所述链轮通过传动链相连接,所述承托框顶部下端面设置有与整形轴一一对应的密封机构,所述整形轴下端转动安装有辅助块,所述整形轴上设置有内整形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流道、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侧模内从上往下开设有s型流道,所述流道上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与外部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流道下端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环、插接块以及气囊,所述整形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块和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连接在固定块的下端,所述固定块上端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安装在承托框顶部下端面,所述插接块外侧壁上连接有气囊,所述整形轴下端、辅助块以及内整形机构均位于气囊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内整形机构包括展开杆、连接块、展开双轴气缸、驱动块、伸展杆、一号整形条以及内整形支链,所述整形轴外侧设置有展开杆,所述展开杆以整形轴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展开杆上下两端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整形轴上,所述展开杆上安装有展开双轴气缸,所述展开双轴气缸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滑动套设在展开杆上,所述驱动块与伸展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展杆为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整形轴外侧设置有竖直的一号整形条,两个所述伸展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号整形条的上下端,上方所述驱动块连接有内整形支链。

优选的,所述的内整形支链包括辅助套筒、弹簧、滑动块、连杆以及二号整形条,上方所述驱动块上端连接有辅助套筒,所述辅助套筒滑动套设在展开杆上,所述展开杆位于辅助套筒的上方且展开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展开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辅助套筒上和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上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一号整形条上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整形条,所述二号整形条上端与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块上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一端与气囊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气管另一端穿出固定块与外部的输气装置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气囊为耐高温材质,防止高温的塑料瓶烫坏气囊,导致气囊漏气,进而无法对塑料瓶内壁进行修整。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板下端设置有燕尾块,所述工作台上端开设有与燕尾块相滑动配合的燕尾槽,设置燕尾块,确保移动板移动平稳,进而保障两个侧模平稳的对接,使得将经过高温处理的塑料瓶被包裹住。

(三)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可以解决塑料瓶吹塑成型过程中依旧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塑料瓶吹塑成型大多是通过流水线设备进行生产制造,因而塑料瓶吹塑成型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这就导致高温的塑料瓶吹塑成型后需要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定型,而由于热胀冷缩,使得塑料瓶容易出现内陷变形,造成吹塑成型的塑料瓶次品率较高;b.现有的整形定型加工设备对塑料瓶进行变形修整时大多是通过加热保压进行修整,并没有对塑料瓶内壁内陷处进行滚压修整,导致塑料瓶整形后内壁依旧存在内陷,修整效果差。

2.本发明设计的夹持装置,设置侧模和底模,其中底模上端面和侧模远离移动板的端面均设置为与塑料瓶外壁相贴合的凹凸面,从而将塑料瓶完整的贴合包裹住,防止整形装置对塑料瓶内侧壁修整时造成塑料瓶整体变形,当完成修整后一号整形条和二号整形条依旧转动对塑料瓶内侧壁进行修整,并通过侧模的冷却机构对塑料瓶进行快速冷却,避免塑料瓶再次产生内陷。

3.本发明设计的整形装置,利用气囊与气体的配合,使得气囊与塑料瓶内壁完整贴合,以便内整形机构中的一号整形条和二号整形条通过气囊与塑料瓶内侧壁接触,并对内侧壁进行转动修整,避免一号整形条和二号整形条直接与塑料瓶内侧壁接触,导致一号整形条和二号整形条刮坏塑料瓶内侧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内整形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内整形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型后整形定型加工机械,包括工作台1、夹持装置2以及整形装置3,所述的工作台1上端设置有夹持装置2和整形装置3,所述夹持装置2位于整形装置3中部下方;其中:所述的夹持装置2包括底模21、侧模22、安装块23、移动板24、夹持双轴气缸25以及冷却机构26,所述工作台1上端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底模21,所述底模21上端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侧模22,所述侧模22相背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块23,所述工作台1上端滑动设置有前后对称移动板24,所述安装块23连接在移动板24上,所述工作台1上端通过气缸座安装有左右对称夹持双轴气缸25,所述夹持双轴气缸25输出端连接在移动板24上,所述侧模22内设置有冷却机构26;具体工作时,首先将经过加热处理的塑料瓶放置在底模21上,然后启动夹持双轴气缸25,通过夹持双轴气缸25带动前后端的移动板24同时移动,进而通过安装块23带动侧模22移动,使得前后对称的侧模22将塑料瓶瓶身夹持包裹住,其中底模21上端面和侧模22远离移动板24的端面均设置为与塑料瓶外壁相贴合的凹凸面,然后在整形装置3对塑料瓶内壁进行修整,待修整完成后,在外部冷却装置的带动下,使得冷却机构26对塑料瓶进行水冷降温。

所述的冷却机构26包括流道261、进水管262以及出水管263,所述侧模22内从上往下开设有s型流道261,所述流道261上端与出水管263相连通,所述出水管263与外部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流道261下端与进水管26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262与外部冷却装置连通;具体工作时,待塑料瓶内壁修整完成后,将外部冷却装置的带动下,使得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62进入到侧模22的s型流道261中,使得冷却水从流道261底部向上移动,直至冷却水从出水管263排出,再次回到外部冷却装置中,在冷却水在侧模22的流道261中流动时,通过侧模22对塑料瓶进行水冷降温。

所述的移动板24下端设置有燕尾块241,所述工作台1上端开设有与燕尾块241相滑动配合的燕尾槽242,设置燕尾块241,确保移动板24移动平稳,进而保障两个侧模22平稳的对接,使得将经过高温处理的塑料瓶被包裹住。

所述的整形装置3包括顶板31、支撑杆32、升降气缸33、承托框34、整形轴35、辅助块36、整形电机37、密封机构38、内整形机构39、链轮310、传动链311以及u型架312,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置有顶板31,所述顶板31通过支撑杆32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顶板31下方分布有承托框34,所述承托框34滑动套设在支撑杆32上,所述承托框34上端左右两侧连接有升降气缸33,所述升降气缸33上端安装在顶板31上,所述承托框34从左往右等间距安装有整形轴35,其中一个所述整形轴35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整形电机37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整形电机37通过电机座安装在u型架312上,所述u型架312固定在承托框34上,所述整形轴35通过花键安装有链轮310,多个所述链轮310通过传动链311相连接,所述承托框34顶部下端面设置有与整形轴35一一对应的密封机构38,所述整形轴35下端转动安装有辅助块36,所述整形轴35上设置有内整形机构39;具体工作时,启动升降气缸33,升降气缸33带动承托框34下移,使得承托框34在支撑杆32上向下滑动,同时承托框34带动整形轴35向着塑料瓶内部移动,直至整形轴35下端的辅助块36通过气囊384与塑料瓶底部接触,待气囊384充满气体后,使得气囊384与塑料瓶内壁接触,接着内整形机构39启动,然后启动整形电机37,整形电机37带动一个整形轴35转动,由于多个整形轴35通过链轮310与传动链311配合,进而使得所有的整形轴35同步转动,使得整形轴35带动内整形机构39转动,并通过气囊384对塑料瓶内壁进行修整。

所述的密封机构38包括固定块381、连接环382、插接块383以及气囊384,所述整形轴35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块381和插接块383,所述插接块383连接在固定块381的下端,所述固定块381上端安装有连接环382,所述连接环382安装在承托框34顶部下端面,所述插接块383外侧壁上连接有气囊384,所述整形轴35下端、辅助块36以及内整形机构39均位于气囊384内部。

所述的插接块383上安装有输气管38a,所述输气管38a一端与气囊384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气管38a另一端穿出固定块381与外部的输气装置相连通。

具体工作时,当承托框34上下移动时,通过连接块392带动固定块381同步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承托框34和固定块381同时带动整形轴35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气囊384和内整形机构39同步移动,以便气囊384和内整形机构39进入到塑料瓶内,通过输气管38a与外部输气装置连通,使得外部输气装置中的气体通过输气管38a进入到气囊384内,从而使得气囊384撑开,然后与塑料瓶内部紧密贴合,使得气囊384对塑料瓶内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整,修整完毕后再次通过输气管38a将气囊384中的气体输送回外部输气装置中。

所述的内整形机构39包括展开杆391、连接块392、展开双轴气缸393、驱动块394、伸展杆395、一号整形条396以及内整形支链397,所述整形轴35外侧设置有展开杆391,所述展开杆391以整形轴35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展开杆391上下两端通过连接块392固定在整形轴35上,所述展开杆391上安装有展开双轴气缸393,需要说明的是,展开双轴气缸393上连接的导气管穿过固定块381与插接块383,且导气管与固定块381、插接块383之间为密封配合,从而不会使气囊384发生漏气,且展开双轴气缸393上连接的导气管可与输气管38a共用一个输气装置,所述展开双轴气缸393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块394,所述驱动块394滑动套设在展开杆391上,所述驱动块394与伸展杆395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展杆395为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整形轴35外侧设置有竖直的一号整形条396,两个所述伸展杆395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号整形条396的上下端,位于展开双轴气缸393上端的所述驱动块394连接有内整形支链397。

所述的内整形支链397包括辅助套筒39a、弹簧39b、滑动块39c、连杆39d以及二号整形条39e,位于展开双轴气缸393上端的所述驱动块394上端连接有辅助套筒39a,所述辅助套筒39a滑动套设在展开杆391上,所述展开杆391位于辅助套筒39a的上方且展开杆391滑动设置有滑动块39c,所述展开杆391上套设有弹簧39b,所述弹簧39b两端分别连接在辅助套筒39a上和滑动块39c上,所述滑动块39c上转动安装有连杆39d,所述一号整形条396上端转动连接有二号整形条39e,所述二号整形条39e上端与连杆39d另一端转动连接。

具体工作时,启动展开双轴气缸393,使得展开双轴气缸393输出端带动上下两个驱动块394背向移动,从而使得驱动块394带动伸展杆395移动,进而一号整形条396向着塑料瓶内侧壁方向移动,直至一号整形条396通过气囊384与塑料瓶内侧壁相贴合,一号整形条396会带动二号整形条39e下端也向着塑料瓶内侧壁方向移动,同时上方的驱动块394带动辅助套筒39a上移,通过弹簧39b推动滑动块39c上移,使得连杆39d转动,进而使得二号整形条39e上端向着塑料瓶内侧壁移动,从而实现二号整形条39e通过气囊384与塑料瓶内侧壁贴合,然后在整形电机37的作用下,使得整形轴35转动,整形轴35带动一号整形条396和二号整形条39e以及整形轴35为中心转动,从而实现一号整形条396和二号整形条39e通过气囊384对塑料瓶内侧壁进行修整。

所述的气囊384为耐高温材质,防止高温的塑料瓶烫坏气囊384,导致气囊384漏气,进而无法对塑料瓶内壁进行修整。

本发明在工作时的步骤:第一步:首先将经过加热处理的塑料瓶放置在底模21上,然后侧模22将塑料瓶夹持包裹住。

第二步:通过升降气缸33将带动整形轴35下移,使得内整形机构39、气囊384移动到塑料瓶内部,然后通过输气管38a将气体输送到气囊384中,使得气囊384撑开,并与塑料瓶内壁接触,然后启动内整形机构39,接着在整形电机37的作用下,使得内整形机构39通过气囊384对塑料瓶内侧壁进行修整。

第三步:当塑料瓶完成修整,内整形机构39依旧对塑料瓶内侧壁修整,同时通过冷却机构26对塑料瓶进行冷却降温处理,避免塑料瓶再次产生内陷,冷却结束后,整形装置3以及夹持装置2复原,取出塑料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