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2939发布日期:2022-01-12 06:1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pe管加工制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pe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材料,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3.目前pe管大多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底料加工制造而成,在加工过程中,首先将这两种颗粒状的底料混合后,然后经过漏斗进入挤塑机中,再由挤塑机挤塑形成pe管。
4.在两种底料的混合过程中,存在一种混合装置,包括两个基台,两个基台之间水平转动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封盖,实际运用中,将封盖打开,将两种物料装入混合筒内,然后盖上封盖,转动混合筒,使得内部的两种物料在转动过程中进行混合。
5.针对上述中的技术,通过混合筒转动的方式进行混合,易出现两种底料在混合筒内上下分层,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使两种底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混合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搅拌混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呈开口设置的混合筒,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混合筒水平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的另一端与混合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位于混合筒内,且所述搅拌杆位于混合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混合筒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所述混合筒位于开口处设置对开口处进行密封的封盖,所述混合筒上设置有扣合封盖的扣合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两种底料装入混合筒内,然后用密封组件封住混合筒的开口处,防止两种底料漏出,然后利用驱动件使得混合筒转动,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内部的搅拌叶不动,使得搅拌叶和混合筒之间相对转动,进而对混合筒内的两种物料进行搅拌,有助于使混合筒内的两种底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
10.优选的,所述扣合组件包括螺杆、压紧片和梅花手柄,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混合筒的外壁上,所述压紧片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梅花手柄与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封盖盖住混合筒的开口,然后转动螺杆使其呈竖直状,利用压紧片与封盖的上表面抵接,然后拧紧梅花手柄,使得梅花手柄抵紧在封盖上,对封盖起到固定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底料从混合筒的开口处漏出。
12.优选的,所述混合筒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密封圈增强了混合筒与封盖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有助于防止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底料漏出。
14.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呈螺旋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呈螺旋状,有助于增大与底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助于使底料搅拌的更加均匀和充分。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混合筒之间竖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靠近混合筒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形状与混合筒的转动轨迹相同,所述混合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导向槽滑移配合的导向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混合筒上的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移,对混合筒起到导向的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转动套筒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靠近混合筒的一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密封圈对转动套筒和搅拌杆之间进行密封,有助于防止混合筒在转动过程中,底料进入转动套筒内,影响转动套筒的转动。
20.优选的,所述混合筒的外侧位于转动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较低,利用加强筋有助于增强混合筒在转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22.优选的,所述混合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观察窗方便观察混合筒内部底料的混合状态,不需要打开封盖进行观察内壁底料的混合状态,更加的方便快捷。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利用搅拌叶,有助于使混合筒在转动时,与混合筒发生相对转动,进而有助于提高使底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
26.2.借助导向板上的导向槽和混合筒上的导向块滑移配合,对混合筒的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合筒转动时的稳定性;
27.3.利用螺旋状的搅拌叶增大了其与底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助于使得搅拌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主要体现搅拌杆和搅拌叶的结构;
30.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主要体现扣合组件的结构。
31.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混合筒;31、转动连接部;32、观察窗;33、第一密封圈;34、加强筋;35、导向块;4、封盖;5、扣合组件;51、螺杆;52、压紧片;53、梅花手柄;6、驱动电机;7、转动套筒;8、搅拌杆;81、搅拌叶;82、第二密封圈;9、耳板;91、转动杆;10、导向板;10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搅拌混合装置。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
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之间转动连接有呈开口设置的混合筒3,混合筒3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混合筒3的开口处铰接有封盖4,混合筒3的开口缘边处设置有圆周陈列有三个用于扣合封盖4的扣合组件5,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驱动混合筒3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设置为驱动电机6,混合筒3外壁上形成有转动连接部31,驱动电机6的转轴与转动连接部31同轴转动,第二支撑架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7,转动套筒7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2通过轴承连接,转动套筒7的另一端与混合筒3固定连接,转动套筒7内设置有搅拌杆8,搅拌杆8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2固定连接,搅拌杆8的另一端位于混合筒3内,且搅拌杆8位于混合筒3内的一端安装有呈螺旋状的搅拌叶81。
35.实际运用中,打开封盖4,将两种物料装入混合筒3内,随后利用扣合组件5将封盖4扣合,对其进行密封,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利用转动套筒7和第二支撑架2转动连接配合驱动电机6的转动轴转动,带动混合筒3转动,由于搅拌杆8固定在第二支撑架2上,所以搅拌杆8上的搅拌叶81会与混合筒3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对内部的底料进行搅拌混合,利用搅拌叶81有助于使混合筒3内的底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搅拌叶81呈螺旋状,增大了与底料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有助于使底料混合更均匀充分。
36.参照图1和图2,混合筒3的外壁上开设有透明状的观察窗32,利用观察窗32方便观察混合筒3内的底料混合情况,不需要打开封盖4进行观察,更加方便快捷。
37.参照图1和图2,混合筒3的开口处嵌设有第一密封圈33,有助于提高封盖4和混合筒3开口处之间的密封性,搅拌杆8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82,第二密封圈82与转动套筒7的内壁抵接,且第二密封圈82位于靠近混合筒3的一侧,利用第二密封圈82有助于防止底料进入转动套筒7内,进而影响转动套筒7的转动。
38.参照图1和图2,混合筒3位于转动连接部31处和转动套筒7处分别安装有四个加强筋34,四个加强筋34呈十字设置,利用加强筋34有助于提高混合筒3两侧转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39.由于三个扣合组件5的结构和形状均相同,现以其中一个扣合组件5进行阐述说明。
40.参照图2和图3,扣合组件5包括螺杆51、压紧片52和梅花手柄53,混合筒3位于开口处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耳板9,两个耳板9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1,螺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91上,螺杆51沿靠近和远离封盖4进行转动,且螺杆51转动至竖直状时,螺杆51的端部所在高度高于封盖4上表面的高度,压紧片52套设在螺杆51上,梅花手柄53螺纹连接在螺杆51另一端。实际运用中,当封盖4盖住混合筒3的开口时,转动螺杆51,使其呈竖直状,然后将压紧片52抵接在封盖4的上表面,拧动梅花手柄53,使得梅花手柄53通过压紧片52于封盖4的上表面抵紧,对封盖4进行密封固定。
41.参照图1,第一支撑架1上竖直固定安装有导向板10,导向板10位于第一支撑架1和混合筒3之间,混合筒3的转动连接部31穿过导向板10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导向板10上沿混合筒3的转动轨迹开设有导向槽101,混合筒3上安装有与导向槽101滑移配合的导向块35,利用导向块35和导向槽101滑移配合,有助于对混合筒3的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混合筒3转动时的稳定性。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搅拌混合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底料装入混合筒3内,然后盖上封盖4,拧紧梅花手柄53,使得梅花手柄53抵紧封盖4上表面,将封盖4固定,接着启动驱动电
机6,带动混合筒3转动,混合筒3上的导向块35在导向槽101内滑移,对混合筒3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混合筒3转动时的稳定性,由于搅拌杆8与第二支撑架2固定连接,因此,混合筒3在转动过程中,与搅拌杆8上的搅拌叶81形成相对转动,使得搅拌叶81对内部的底料进行搅拌,配合混合筒3转动混合,有助于使得底料混合更加均匀充分。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