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6880发布日期:2022-04-14 20: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精密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2.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扫地机、智能拖地机、智能剪草机等智能设备,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及。而智能扫地机、智能剪草机等智能设备通常需要用到多功能充电座进行充电,而由于多功能充电座的主体通常会进行一体式设计,从而在产品需要进行脱模时,产品的部分位置会存在无法顺利脱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增加顶针来对产品这些不能顺利脱模的部位进行顶出作用,而如何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顶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以实现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顶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包括后模b板,所述后模b板的顶部设有后模仁,所述后模b板的下方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可相对于所述后模b板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顶针板的内部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腔室的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模b板的左侧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后模b板的右侧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所述后模仁上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上方,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顶针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杆的底端可向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安装腔室的内部设有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块、转动模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室内的底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动模块的中部通过所述旋转轴进行上下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的左端位于所述顶针的下方,所述转动模块的右端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下方。
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模块进行上下转动,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顶针、所述驱动杆的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所述转动模块包括前转动板、后转动板,所述前转动板、所述后转动板的中部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旋转轴进行上下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板的左端与所述后转动板的左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的前后两端进行上下转动连接,所述前转动板的右端与所述后转动板的右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滚轮的前后两端进行上下转动连接。“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20.参见图1到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精密模具加速顶出结构,包括后模b板1,后模b板1的顶部设有后模仁2,后模b板1的下方设有顶针板3,顶针板3可相对于后模b板1进行上下运动;顶针板3的内部设有安装腔室301,安装腔室301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安装孔302,安装腔室301的顶部的右侧设有第一通孔303,后模b板1的左侧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二通孔101,后模b板1的右侧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驱动杆102,后模仁2上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第三通孔201;第二通孔101位于安装孔302的上方,第三通孔201位于第二通孔101的上方,安装孔302的内部设有顶针4,顶针4的顶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01、第三通孔201,顶针4可相对于安装孔302、第二通孔101、第三通孔201进行上下运动,驱动杆102的底端可向下穿过第一通孔303;安装腔室301的内部设有二次顶出机构5,二次顶出机构5包括固定块501、转动模块502,固定块501的底部固定于安装腔室301内的底部,固定块50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03,固定块501与转动模块502的中部通过旋转轴503进行上下转动连接;转动模块502的左端位于顶针4的下方,转动模块502的右端位于驱动杆102的下方。工作原理:通过转动模块的左端位于顶针的下方,转动模块的右端位于驱动杆的下方,从而在顶针板与后模b板相靠近时:(1)驱动杆的底端将会向下穿过第一通孔,并顶住转动模块的右端进行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转动模块进行顺时针转动;(2)转动模块的左端将会向上运动,并对顶针进行向上顶起,被顶起后的顶针对后模仁上的产品7进行向上顶出。由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二次顶出机构与顶针、驱动杆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顶针,该顶针可以对产品中不能顺利脱模的部位进行顶出作用,从而来完成产品简单脱模过程,使得产品生产的周期短,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整个顶出过程只是利用模具简单的开合过程来为转动模块的转动提供动力,不会增加额外的大型设备,因此也减少了增加顶针所产生的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当顶针板与后模b板相互远离时:(1)驱动杆将会向上运动并与转动模块的右端脱离接触,然后向上退出第一通孔;(2)由于转动模块的右端不再受到向下的压力,因此转动模块的左端可在在自身重力或顶针向下驱动的作用力下向下运动,顶针的顶端向下退回到第三通孔内。
21.具体地,转动模块50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504、第二滚轮505,第一滚轮504、第二滚轮505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滚轮504、第二滚轮505可相对于转动模块502进行上下转动,第一滚轮504、第二滚轮505分别位于顶针4、驱动杆102的下方。作用: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从而在驱动杆与第二滚轮进行驱动配合时,以及顶针与第一滚轮进行驱动配合时,可以将配合时产生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使运动更加顺畅。
22.具体地,固定块5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503,转动模块502包括前转动板5021、后转动板5022,前转动板5021、后转动板5022的中部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旋转轴503进行上下转动连接;前转动板5021的左端与后转动板5022的左端分别与第一滚轮504的前后两端进行上下转动连接,前转动板5021的右端与后转动板5022的右端分别与第二滚轮505的前后两端进行上下转动连接。作用:通过前转动板与后转动板的配合,
从而方便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的安装与转动。
23.具体地,前转动板5021的形状为折弯方向朝上的l型,后转动板5022的形状为折弯方向朝上的l型。作用:l型可以使得顶针向上顶起的幅度更大。
24.具体地,固定块501的底部可拆卸固定于安装腔室301内的底部,可拆卸固定可以是螺钉固定,根据需要选择即可。作用:可拆卸固定可以方便更换不同的二次顶出机构,从而方便调整顶针可以被顶起的幅度。
25.具体地,旋转轴503与转动模块502的左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旋转轴503与转动模块502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作用: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转动模块的重心处于旋转轴与转动模块的左端之间,从而方便转动模块的左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26.具体地,安装孔302包括沿上下延伸的大通孔3021、小通孔3022,小通孔3022位于大通孔3021的上方,小通孔3022的直径小于大通孔3021的直径;顶针4的底端设有限位柱401,限位柱401的直径大于小通孔3022的直径,限位柱401的直径小于大通孔3021的直径,限位柱401可从大通孔3021的底端进出大通孔3021。作用:通过设置限位柱,从而使得顶针受到上下方向的约束作用,防止其向上脱离安装孔。
27.具体地,顶针4的底端套有弹簧6,弹簧6位于限位柱401的上方,弹簧6的内径小于限位柱401的直径;弹簧6的外径大于小通孔3022的直径,弹簧6的外径小于大通孔3021的直径,弹簧6位于大通孔3021的内部。作用:弹簧一方面可以提供顶针向上运动时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弹性力驱动顶针向下运动,从而驱动转动模块的左端向下运动。
2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