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3541发布日期:2022-05-11 12:5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注塑模具中的流道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注塑加工行业,机械手操作将大量代替人工,在机械手操作时,因机械手还不具备人手的灵巧和应变力,往往因为制品流道的形状不规则而导致机械手在抓取制品流道时有失误而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4.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制品、拉料槽、浇口,其特征在于:从主流道与分流道的接合处往主流道头部方向沿圆形四周有2条以上的的长方形定位筋,长方形定位筋的表面有2条以上增加摩擦用的沟槽或凸条。
5.进一步地,长方形定位筋的末端有倒角。
6.优选的,长方形定位筋末端的倒角角度为大于5
°

7.优选的,长方形定位筋的长度在10mm以上。
8.优选的,长方形定位筋表面的沟槽或凸条厚度在0.1-0.3mm,方向与流道流胶方向一致。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流道结构立体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长方形定位筋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冷料穴5,主流道1通常是圆形而且光滑不便于机械手取下注塑制品,易产生握空现象而产生各种故障。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从主流道1与分流道2的接合处往主流道1头部方向沿圆形四周增加2条以上的的长方形定位筋3,该长方形定位筋的末端有倒角,长方形定位筋3的倒角6角度大于5
°
,有倒角6则杜绝了直角,有利于机械手操作时的灵活性。
14.长方形定位筋3的长度在10mm以上,能有效方便于机械手的抓取;为了增加机械手抓取流道时增大摩擦力而不至于脱落,长方形定位筋3表面增加2条以上的沟槽或凸条4,厚
度在0.1-0.3mm,方向与流道流胶方向一致,这样方便牢固地抓取制件。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冷料穴(5),其特征在于:从主流道(1)与分流道(2)的接合处往主流道(1)头部方向沿圆形四周有2条以上的长方形定位筋(3),长方形定位筋(3)的表面有增加摩擦用的沟槽或凸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定位筋(3)的末端有倒角(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定位筋(3)末端的倒角(6)角度为大于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定位筋(3)的长度在10m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定位筋表面的沟槽或凸条(4)有2条以上,厚度在0.1-0.3mm,方向与流道流胶方向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利于注塑机械手抓取的模具流道结构,其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从主流道与分流道的接合处往主流道头部方向沿圆形四周有2条以上的的长方形定位筋,长方形定位筋的末端有倒角,角度为大于5


技术研发人员:罗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精沃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