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8777发布日期:2022-04-21 23:2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室内饰条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属于驾驶室内饰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装饰条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根据软膜不同颜色的需要进行装饰效果的处理,耐候性强,永不变色,刮花后只需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就可光亮如新。用在汽车上的车身护条饰条,增加了车身侧面的美感,与车身弧度高度吻合,持久耐用不变形。同时,对车门开关时易磕碰的车身漆提供了有效保护。驾驶室内饰条在安装时需要专门的装置,进而可以方便内饰条的安装。
3.现有的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将内饰条刮压黏贴在驾驶室内,不具备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内饰条不能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同时,现有的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将严密的装饰缝撬开安装的作用,使得安装装置的实用性得不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具有现有的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将内饰条刮压黏贴在驾驶室内,不具备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内饰条不能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6.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包括握柄,所述握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握柄外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握柄上下端设置有防滑环,所述握柄上部的所述防滑环上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外部对称设置有进风罩,所述外壳内侧中心设置有风机,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刮板,所述风机上侧设置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握柄下部的所述防滑环下侧设置有撬缝板,所述撬缝板下端设置有撬缝尖。
7.优选的,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开关键,所述开关键与所述外壳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握柄为一体结构。
8.优选的,所述防滑环与所述握柄胶接,所述撬缝板与所述握柄为一体结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握柄内侧通过卡槽连接。
9.优选的,所述刮板与所述外壳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外壳内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刮板通过卡槽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进风罩与所述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刮板厚度为2mm。
11.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刮板内侧夹设有金属板。
12.优选的,所述风机为六扇叶结构,所述防滑环为橡胶制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通过设置的吹风口、加热丝、风机、蓄电池、进风罩和开关键,使得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加热丝对风机吹出的空
气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吹出的热风对内饰条上的胶层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内饰条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通过设置的撬缝板和撬缝尖,使得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撬缝板下侧的撬缝尖将严密的装饰缝撬开,进而便于安装内饰条,使得安装装置的实用性得到满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17.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右视结构图;
18.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右剖视结构图。
19.图中:1-撬缝板,2-握柄,3-充电口,4-进风罩,5-开关键,6-刮板,7-吹风口,8-加热丝,9-防滑环,10-风机,11-蓄电池,12-撬缝尖,13-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包括握柄2,握柄2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1,握柄2外侧设置有充电口3,握柄2上下端设置有防滑环9,握柄2上部的防滑环9上侧设置有外壳13,外壳13外部对称设置有进风罩4,外壳13内侧中心设置有风机10,外壳13上部设置有刮板6,风机10上侧设置有吹风口7,吹风口7内设置有加热丝8,握柄2下部的防滑环9下侧设置有撬缝板1,撬缝板1下端设置有撬缝尖12。
22.外壳13外侧设置有开关键5,开关键5与外壳13通过卡槽连接,外壳13与握柄2为一体结构,开关键5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将风机10启动,外壳13可以对蓄电池11进行保护,握柄2可以方便操作。
23.防滑环9与握柄2胶接,撬缝板1与握柄2为一体结构,蓄电池11与握柄2内侧通过卡槽连接,通过撬缝板1下端的撬缝尖12可以将驾驶室内部的装饰缝撬开。
24.刮板6与外壳13通过卡槽连接,风机10与外壳13内侧通过螺钉连接,加热丝8与刮板6通过卡槽连接,风机10可以进行吹风,加热丝8可以对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内饰条的胶层得到加热处理,提高粘结强度,刮板6可以便于对内饰条进行刮压粘结。
25.进风罩4与外壳13为一体结构,刮板6厚度为2mm,进风罩4可以使得空气被有效抽入到外壳13内部,进而通过吹风口7吹出。
26.蓄电池11为锂电池,刮板6内侧夹设有金属板,蓄电池11为风机10提供电力。
27.风机10为六扇叶结构,防滑环9为橡胶制成,防滑环9可以避免握柄2从手中滑落。
2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29.步骤1:操作人员手握住握柄2,通过刮板6对内饰条进行刮压粘贴,在需要对内饰条的胶层进行加热处理时,按压开关键5,使得风机10启动,加热丝8开始加热;
30.步骤2:风机10吹出的空气被加热丝8有效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对内饰条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内饰条可以有效粘结在驾驶室上,保证粘结强度;
31.步骤3:在需要撬开内饰条的安装缝的位置时,通过撬缝尖12将安装缝撬开,进而便于内饰条的安装固定。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柄(2),所述握柄(2)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握柄(2)外侧设置有充电口(3),所述握柄(2)上下端设置有防滑环(9),所述握柄(2)上部的所述防滑环(9)上侧设置有外壳(13),所述外壳(13)外部对称设置有进风罩(4),所述外壳(13)内侧中心设置有风机(10),所述外壳(13)上部设置有刮板(6),所述风机(10)上侧设置有吹风口(7),所述吹风口(7)内设置有加热丝(8),所述握柄(2)下部的所述防滑环(9)下侧设置有撬缝板(1),所述撬缝板(1)下端设置有撬缝尖(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外侧设置有开关键(5),所述开关键(5)与所述外壳(13)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外壳(13)与所述握柄(2)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环(9)与所述握柄(2)胶接,所述撬缝板(1)与所述握柄(2)为一体结构,所述蓄电池(11)与所述握柄(2)内侧通过卡槽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6)与所述外壳(13)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风机(10)与所述外壳(13)内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加热丝(8)与所述刮板(6)通过卡槽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4)与所述外壳(13)为一体结构,所述刮板(6)厚度为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1)为锂电池,所述刮板(6)内侧夹设有金属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0)为六扇叶结构,所述防滑环(9)为橡胶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属于驾驶室内饰条技术领域,包括握柄,所述握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握柄外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握柄上下端设置有防滑环,所述握柄上部的所述防滑环上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外部对称设置有进风罩,所述外壳内侧中心设置有风机,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刮板,所述风机上侧设置有吹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驾驶室内饰条安装装置,通过设置的吹风口、加热丝、风机、蓄电池、进风罩和开关键,使得内饰条安装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加热丝对风机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吹出的热风对内饰条上的胶层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内饰条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使得内饰条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使得内饰条有效黏贴在驾驶室上。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 包正清 朱存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丽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