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0753发布日期:2022-06-25 04:5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汽车的发展研究和生产准备汽车的结构复杂,多数汽车是大量生产的产品,如果汽车生产后在复杂的使用条件下发现早期损坏或不适应使用要求,就会造成用户和制造厂的巨大损失,发展研究发展产品之前先经过技术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发展方向,然后按照技术经济分析的结果和零部件的系列,选定产品的主要参数和结构方案,设计完成后,试制样车,进行定型性试验,生产准备经过试验定型的汽车,在投入生产前需要对工艺、设备和工艺装备(工具、夹具、模具和量具等)进行准备工作,只有一些小批量生产的重型汽车和专用汽车,才不需要工作量很大的生产准备,大量生产的汽车,工艺装备系数(每个零件所需工艺装备的平均数量)往往达五到六,总的制造工时达数百万,在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家中,工艺装备都由专业化的工厂制造,汽车厂只提出定型的产品图纸和生产纲领,这些专业工厂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配齐工艺装备和专用设备,因此汽车生产厂更换车型比较容易,轿车由于竞争激烈,几乎每年都要改动外形,主要部件如发动机等往往隔数年更换一次型式,虽然有可能迅速更换车型,但各公司考虑经济效益,大多采用逐步改换车型的办法,只有在十分迫切的情况下才发展全新结构的车型,在专业化协作的生产体系下,汽车生产厂的发展研究和更换车型需要得到各行业、各工厂的配合和支持,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汽车工业才得以不断进步并保持在机械行业中的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3.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我们所说的汽车内饰,由于这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业内通常的翻译都叫做“汽车内饰”,这部分零部件不光只有装饰作用,他们所涉及到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是非常丰富的,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广义地讲,内饰不止是内饰件,经调研发现,在一定时期的车主特别讲究内部空间,鉴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经济性还有实用方便性等),他们倾向于购买的车型外面小、里面大在一定时期,汽车内部空间的重要性上升得非常快,但现有的汽车内饰大部分主体结构都是模塑出来,内饰件结构的不同部位均体现为形态各异,而加工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内饰件的脱模处理,导致后期无法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更加高效的匹配,应对不同结构的内饰件,工业机器人无法做到更加精准无误的安装固定操作,影响设备整体的加工稳定的稳定性,不利于日常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车内饰大部分主体结构都是模塑出来,内饰件结构的不同部位均体现为形态各异,而加工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内饰件的脱模处理,导致后期无法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更加高效的匹配,应对不同结构的内饰件,工业机器人无法做到更加精准无误的安装固定操作,影响设备整体的加工稳定的稳定性,不利于日常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包括:
6.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箱,所述冲压箱的顶部设置有冲压机,所述冲压机的底部设置有冲压架,所述冲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底部设置有电动门,所述电动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胶条,所述冲压箱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铰链,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转动铰链活动连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底部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抬升板底部的四角通过转动轴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镜;
7.固定架,所述底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工业机器人本体,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齿环,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齿条,所述滑动齿条与转动齿环相互适配,所述滑动架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安装槽活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胶垫。
8.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壁的两侧均匀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卡球,所述限位卡球与限位槽相互适配。
9.优选的,所述放置架靠近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表面设置有顶固软套,所述顶固软套与安装槽相互适配。
10.优选的,所述冲压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冲压机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冲压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液压杆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线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抬升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12.优选的,所述吸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与螺孔之间相互适配。
13.优选的,所述冲压箱一端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架的表面开设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贴合垫。
14.优选的,所述底架和固定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放置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
15.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工艺:
16.s1.电动滑轨控制电动门进行关闭,第一控制面板调控冲压机控制内部的冲压架缓缓落下,电动门可以通过电动滑轨打开,启动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内饰件的脱模操作,
通过第二控制面板控制安装槽内部的驱动电机转动,然后带动转动盘和转动齿环进行快速的转动调节,使得滑动架在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动齿条进行快速的平移操作,选择匹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内饰件的适配性脱模操作;
17.s2.通过第二控制面板可以启动抬升板底部四角的液压杆,带动抬升板沿着转动铰链进行抬升工作,转动轴进行实时的调节操作,通过固定栓可以将连接座和吸盘整体稳定的固定在螺孔表面,与放置架之间稳定的吸附固定,放置架整体可以通过卡接块稳定的插接在固定架的安装槽处,卡接块表面的顶固软套既保证了放置架稳定的固定操作,又对安装槽内部的驱动电机进行顶固,方便后期放置架进行更换使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该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通过设置的底架、冲压箱、冲压机、冲压架、电动滑轨、电动门、固定架、滑动架、工业机器人本体、驱动电机、转动盘、第一控制面板和第二控制面板,有效的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加工稳定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冲压的底模具与材料安装在冲压箱的底部,然后将顶模具安装在冲压架的底部,此时通过电动滑轨控制电动门进行关闭,然后第一控制面板调控冲压机控制内部的冲压架缓缓落下,完成内饰件的塑性操作,之后再将电动门通过电动滑轨打开,然后启动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内饰件的脱模操作,使其固定在内饰件的表面,与后期向车架内部安装相同的固定脚位完成,快速稳定的脱模操作,日常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面板控制安装槽内部的驱动电机转动,然后带动转动盘和转动齿环进行快速的转动调节,使得滑动架在滑动槽内部通过滑动齿条进行快速的平移操作,选择匹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进行内饰件的适配性脱模操作,满足设备进行多样的生产工作,以及保证内饰件后期进行稳定的整车安装工作,提高日常的生产效率,体现了设备设计的全面性。
20.2、该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通过设置的安装板、转动铰链、抬升板、转动轴、液压杆、放置架、卡接块、顶固软套、螺孔、吸盘和固定栓,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加工效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控制面板可以启动抬升板底部四角的液压杆,使其带动抬升板沿着转动铰链进行抬升工作,在转动轴的辅助,进行实时的调节操作,并且通过固定栓可以将连接座和吸盘整体稳定的固定在螺孔表面,使得日常可以根据模具的实际尺寸,与放置架之间稳定的吸附固定,从而保证后期拆装的效率,同时保持整体冲压过程的稳定性,放置架整体可以通过卡接块稳定的插接在固定架的安装槽处,卡接块表面的顶固软套既保证了放置架稳定的固定操作,又对安装槽内部的驱动电机进行顶固,方便后期放置架进行更换使用,以及固定架内部的稳定性,体现了设备设计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固定架和滑动架结构的分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抬升板结构的分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放置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底架;2、冲压箱;3、冲压机;4、冲压架;5、电动滑轨;6、电动门;7、阻尼胶条;8、安装板;9、转动铰链;10、抬升板;11、转动轴;12、液压杆;13、透镜;14、固定架;15、滑动槽;16、滑动架;17、工业机器人本体;18、安装槽;19、驱动电机;20、转动盘;21、转动齿环;22、滑动齿条;23、限位槽;24、放置架;25、防护胶垫;26、球槽;27、限位卡球;28、卡接块;29、顶固软套;30、第一控制面板;31、第二控制面板;32、螺孔;33、连接座;34、吸盘;35、固定栓;36、密封圈;37、转动槽;38、滑轮;39、贴合垫;40、第一支架;41、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30.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设备,本技术中使用的冲压机3、电动滑轨5、电动门6、转动铰链9、转动轴11、液压杆12、工业机器人本体17、驱动电机19、转动齿环21、滑动齿条22、第一控制面板30、第二控制面板31、吸盘34和滑轮38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包括:
31.底架1,底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箱2,冲压箱2的顶部设置有冲压机3,冲压机3的底部设置有冲压架4,冲压箱2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滑轨5,电动滑轨5的底部设置有电动门6,电动门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胶条7,冲压箱2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铰链9,安装板8的一侧通过转动铰链9活动连接有抬升板10,抬升板10底部的四角活动连接有转动轴11,抬升板10底部的四角通过转动轴11设置有液压杆12,底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透镜13,冲压机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控制面板30,第一控制面板3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冲压机3的输入端电线连接,冲压箱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控制面板31,第二控制面板3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液压杆12的输入端电线连接,第二控制面板3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工业机器人本体17的输入端电线连接,第二控制面板3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19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抬升板10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螺孔32,螺孔3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座33,连接座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吸盘34,吸盘3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35,固定栓35与螺孔32之间相互适配,冲压箱2一端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圈36,底架1的表面开设转动槽37,转动槽3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38,滑轮38的外表面设置有贴合垫39,将顶模具安装在冲压架4的底部,此时通过电动滑轨5控制电动门6进行关闭,然后第一控制面板30调控冲压机3控制内部的冲压架4缓缓落下,完成内饰件的塑性操作,之后再将电动门6通过电动滑轨5打开;
32.固定架14,底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架16,滑动架1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工业机器人本体17,固定架14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0,转动盘20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齿环21,滑动架16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齿条22,滑动齿条22与转动齿环21相互适配,滑动架16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3,固定架14的一端通过安装槽18活动连接有放置架24,放置架24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胶垫25,滑动槽
15内壁的两侧均匀开设有球槽26,球槽2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卡球27,限位卡球27与限位槽23相互适配,放置架24靠近固定架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8,卡接块28的表面设置有顶固软套29,顶固软套29与安装槽18相互适配,底架1和固定架1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40,放置架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41,通过第二控制面板31可以启动抬升板10底部四角的液压杆12,使其带动抬升板10沿着转动铰链9进行抬升工作,在转动轴11的辅助,进行实时的调节操作,并且通过固定栓35可以将连接座33和吸盘34整体稳定的固定在螺孔32表面。
33.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内饰加工工艺:
34.s1.电动滑轨5控制电动门6进行关闭,第一控制面板30调控冲压机3控制内部的冲压架4缓缓落下,电动门6可以通过电动滑轨5打开,启动工业机器人本体17,进行内饰件的脱模操作,通过第二控制面板31控制安装槽18内部的驱动电机19转动,然后带动转动盘20和转动齿环21进行快速的转动调节,使得滑动架16在滑动槽15内部通过滑动齿条22进行快速的平移操作,选择匹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17进行内饰件的适配性脱模操作;
35.s2.通过第二控制面板31可以启动抬升板10底部四角的液压杆12,带动抬升板10沿着转动铰链9进行抬升工作,转动轴11进行实时的调节操作,通过固定栓35可以将连接座33和吸盘34整体稳定的固定在螺孔32表面,与放置架24之间稳定的吸附固定,放置架24整体可以通过卡接块28稳定的插接在固定架14的安装槽18处,卡接块28表面的顶固软套29既保证了放置架24稳定的固定操作,又对安装槽18内部的驱动电机19进行顶固,方便后期放置架24进行更换使用。
36.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冲压的底模具与材料安装在冲压箱2的底部,然后将顶模具安装在冲压架4的底部,此时通过电动滑轨5控制电动门6进行关闭,然后第一控制面板30调控冲压机3控制内部的冲压架4缓缓落下,完成内饰件的塑性操作,之后再将电动门6通过电动滑轨5打开,然后启动工业机器人本体17,进行内饰件的脱模操作,使其固定在内饰件的表面,与后期向车架内部安装相同的固定脚位完成,快速稳定的脱模操作,日常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面板31控制安装槽18内部的驱动电机19转动,然后带动转动盘20和转动齿环21进行快速的转动调节,使得滑动架16在滑动槽15内部通过滑动齿条22进行快速的平移操作,选择匹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17进行内饰件的适配性脱模操作,满足设备进行多样的生产工作,以及保证内饰件后期进行稳定的整车安装工作,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第二控制面板31可以启动抬升板10底部四角的液压杆12,使其带动抬升板10沿着转动铰链9进行抬升工作,在转动轴11的辅助,进行实时的调节操作,并且通过固定栓35可以将连接座33和吸盘34整体稳定的固定在螺孔32表面,使得日常可以根据模具的实际尺寸,与放置架24之间稳定的吸附固定,从而保证后期拆装的效率,同时保持整体冲压过程的稳定性,放置架24整体可以通过卡接块28稳定的插接在固定架14的安装槽18处,卡接块28表面的顶固软套29既保证了放置架24稳定的固定操作,又对安装槽18内部的驱动电机19进行顶固,方便后期放置架24进行更换使用,以上为本发明的全部工作原理。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