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模抽芯结构及双色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4912发布日期:2023-02-03 17:5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双色模抽芯结构及双色模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及双色模。


背景技术:

2.因产品的特殊结构要求,例如产品内部存在倒扣结构时,模具结构上需要增加后模跳板来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内行位与产品脱扣的驱动力来自铲基,铲基固定在跳板上,内行位与后模仁和后模板组成一个在注塑模具的后模侧的可活动组件,此可活动组件向注塑模具的前模侧移动的同时,在铲基的斜导轨的拨动下内行位向一方向移动,最终内行位与产品脱扣成功。
3.满足前面所述脱扣要求的注塑模具结构需要在注塑开模时使得内行位与后模仁和后模板组成的可活动组件有向前模侧移动的驱动力,注塑模具本身是无法满足此条件的,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注塑模具上增加可定距离拉板,使这个可活动组件向前模侧移动。
4.然而,双色模是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通常设计时,按两套模设计,一套模具注塑一种类型的塑胶材料,双色模设计时两套模的前模(定模)侧胶位一样,注塑生产时固定不动,而后模(动模)侧需要注塑一种塑胶材料后再旋转180
°
注塑另一种塑胶材料。这种情况使用可定距离拉板是无法完成后模这个旋转动作的。而且采用可定距离拉板的注塑模具的抽芯结构,也无法适用于后模侧有旋转动作的双色模的跳板抽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及双色模,可以解决现有注塑模具无法实现后模存在旋转情况下的跳板抽芯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设置于双色模的后模内,所述后模包括沿所述双色模的开模方向依次设置的顶针板、跳板和后模板,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包括:滑块,设置于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形成有卡合空间,所述滑块的相对两侧边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卡合空间,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通孔;拨块,设置于所述跳板上,所述拨块具有穿过所述滑块的通孔、并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斜导部,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斜导部相匹配的槽孔,所述斜导部穿过所述通孔一端伸入所述槽孔内侧;顶杆,沿开模方向设置,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针板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跳板并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跳板一面相抵接;开模过程中,所述后模板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拨块的所述斜导部由所述卡合空间的一端滑移至所述卡合空间的另一端,所述顶针板带动所述顶杆顶出,所述顶杆在第一次顶出行程中与所述滑块朝向所述跳板一面相抵接以顶推所述滑块,所述顶杆在第二次顶出行程中与所述滑块分离并与所述后模板朝向跳板一面相抵接以顶推所述后模板。
7.可选的,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凸出设置有两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留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卡合空间,所述滑块的相对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嵌
入所述卡合空间;所述跳板朝向所述后模板一面开设有与所述两压板及所述滑块相配合的容置槽;合模状态下,所述两压板与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8.可选的,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两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内壁,所述槽孔开设于所述凹槽底面中部;所述压板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所述卡合空间,所述滑块侧边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卡合空间相匹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卡合空间,所述两压板将所述滑块限制在所述凹槽内;合模状态下,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凹槽内侧一端;开模过程中,所述滑块沿所述斜导部由所述凹槽内侧的一端滑移至所述凹槽内侧的另一端。
9.可选的,合模状态下,所述凹槽内侧远离所述滑块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开模过程中,当所述滑块滑移至所述凹槽内侧另一端时,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件紧密贴附。
10.可选的,所述拨块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斜导部,所述拨块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跳板固定连接;开模过程中,当所述滑块滑移至所述凹槽内侧另一端时,所述通孔远离所述跳板一端端口与所述拨块的所述斜导部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端面平齐。
11.可选的,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定位件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滑块一端抵接于所述凹槽内壁。
12.可选的,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接的所述凹槽内壁中部向远离所述滑块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形成供所述顶杆伸入的避让槽;所述顶杆远离所述顶针板一端在第二次顶出行程中伸入所述避让槽内侧以顶推所述后模板。
13.可选的,当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件紧密贴附时,所述顶杆与所述滑块之间存在间隙。
14.同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色模,所述双色模包括间隔排布的两个后模,每个所述后模内设置有两个如前所述的双色模抽芯结构;所述后模的后模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两个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的拨块的斜导部的倾斜方向相反。
15.可选的,所述后模包括依次设置的下顶针板、上顶针板、跳板、后模板,所述下顶针板与所述上顶针板层叠设置;所述后模还包括顶推杆,所述顶推杆一端与所述下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顶针板、所述跳板并插设于后模板;所述顶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相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跳板并与所述后模板朝向所述跳板一面相抵接。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设置于双色模的后模内,通过滑块与拨块的配合设计、顶杆与滑块的配合设计以及拨块的斜导部的倾斜设计,滑块可滑动地嵌设于后模板的卡合空间内,使得双色模的后模板在开模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拨块的斜导部的导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在开模过程中由卡合空间一端沿斜导部滑移至卡合空间另一端,实现抽芯,而在后模板合模过程中,后模板带动滑块沿拨块的斜导部返回至原位,从而实现滑块在后模板的卡合空间内随开模、合模的往复移动,使得所述抽芯结构满足双色模后模旋转注塑的注塑需求,抽芯结构中相关的运动部件均独立于双色模本身,不依赖双色模具外部辅助设备,性能可靠,维护简单,节省模具占用空间,提升模具生产效率,控制人工成本且对模具整体开发成本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在开模状态下滑块与拨块处于临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双色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24.图7是图6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与后模板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与后模板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中拨块与跳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与双色模的后模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色模抽芯结构与双色模的后模组装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双色模中后模板与跳板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4是产品与内行位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32.图15是铲基拨动内行位与产品脱扣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0、双色模抽芯结构,110、压板,120、滑块,121、通孔,122、凸起部,123、弹性件,130、拨块,131、连接部,132、斜导部,140、顶杆;
35.200、双色模,201、转盘,210、前模,220、后模,221、内行位,222、顶推杆,223、弹簧,230、后模板,231、凹槽,232、槽孔,233、定位件, 234、凸出部,235、避让槽,240、跳板,241、铲基,250、顶针板,251、上顶针板,252、下顶针板;
36.3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
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设置于双色模的后模内,通过滑块与拨块的配合设计、顶杆与滑块的配合设计以及拨块的斜导部的倾斜设计,滑块可滑动地嵌设于后模板的卡合空间内,使得双色模的后模板在开模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拨块的斜导部的导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在开模过程中由卡合空间一端沿斜导部滑移至卡合空间另一端,实现抽芯,而在后模板合模过程中,后模板带动滑块沿拨块的斜导部返回至原位,从而实现滑块在后模板的卡合空间内随开模、合模的往复移动,使得所述抽芯结构满足双色模后模旋转注塑的注塑需求,抽芯结构中相关的运动部件均独立于双色模本身,不依赖双色模具外部辅助设备,性能可靠,维护简单,节省模具占用空间,提升模具生产效率,控制人工成本且对模具整体开发成本影响不大。作为典型应用,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可用于双色模的后模中以与双色模注塑过程中的后模的旋转动作相配合。
3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 100包括:压板110、滑块120、拨块130和顶杆140。压板110的数量为两个,平行间隔排布,滑块120设置于两压板110之间,滑块12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相邻压板110表面相嵌合,滑块120可沿两压板110长度方向滑移,滑块120 开设有通孔121,拨块130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部131和斜导部132,斜导部 132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121,拨块130的斜导部132相对于滑块120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由此可迫使滑块120沿一个方向移动。顶杆140竖直设置,顶杆140的上端与滑块120下表面相抵接。
40.参照图5~图13,当所述双色模抽芯结构100装配于双色模200中时,与双色模200的装配结构为:参照图5,双色模200包括前模210和后模220,双色模抽芯结构100设置于双色模200的后模220内,后模220包括依次设置的后模板230和跳板240,参照图7和图8,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开设有一凹槽231,两压板110设置于凹槽231的相对两侧内壁上,两压板110 配合将滑块120限制在凹槽231内侧一端,压板110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凹槽 231内,以保证后模板230在开模过程中滑块120无法从后模板230的凹槽231 掉落。凹槽231底面开设有一槽孔232,后模板230在合模状态下,参照图1、图7和图8,拨块130的斜导部132远离连接部131的一端位于滑块120上方并伸入槽孔232内,滑块120通过通孔121套设于斜导部132靠近连接部131 一端,此时的滑块120位于凹槽231内侧一端,参照图10,拨块130的连接部131位于滑块120下方并通过螺丝与跳板240固定连接,形成拨块130在跳板240上的定位,参照图8,拨块130的斜导部132的倾斜方向朝向凹槽231 远离滑块120一端,斜导部132的倾斜方向偏离双色模200的开模方向一定角度,该偏离角度大于0
°
且小于90
°
。参照图10~图13,顶杆140沿双色模 200的开模方向设置,合模状态下,顶杆140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顶针板250固定连接,顶杆140的另一端穿过跳板240并与滑块120朝向跳板240一面相抵接。
41.参照图3、图9和图13,开模时,后模板230向双色模200的前模210 方向移动,后模板230与跳板240分离,压板110随后模板230移动,进而带动滑块120沿拨块130的斜导部132由斜导部132靠近连接部131一端向斜导部132远离连接部131一端移动,由于斜导部132的倾斜方向朝向凹槽231 远离滑块120一端,因此,滑块120在沿斜导部132移动的过程中,在斜导部 132的导向作用下,滑块120从凹槽231内侧的一端沿压板110滑移至凹槽231 内侧的另一端,实现抽芯。合模时,后模板230向跳板240方向移动,带动滑块120沿斜导部132返
回至斜导部132靠近连接部131一端,后模板230与跳板240贴合时,滑块120沿压板110返回原位,即返回合模状态下滑块120在凹槽231内的位置。从而使得滑块120随开模-合模的切换实现在凹槽231内的往复移动。开模过程中,顶杆140具有两个顶出行程,即第一次顶出行程和第二次顶出行程,在第一次顶出行程中,顶杆140在顶针板250的带动下顶出,顶杆140顶推滑块120沿斜导部132移动,滑块120在斜导部132的导向下由凹槽231内侧一端滑移至凹槽231内侧另一端,而由于斜导部132倾斜设置,偏离开模方向倾斜,因此滑块120在滑移的过程中与顶杆140分离,滑块120 与顶杆140分离后,顶杆140进行第二次顶出行程,顶杆140远离顶针板250 一端与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相抵接,顶杆140在顶针板250的带动下顶推后模板230开模。其中,压板110与凹槽231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压板110与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具体为凹槽231内侧底面)形成卡合空间(图中未示出),参照图1和图3,与压板110相邻的滑块120的侧边上凸出设置有与卡合空间相匹配的凸起部122,凸起部122嵌入相邻的卡合空间内,形成滑块120在两压板110之间的“悬挂”状态,通过卡合空间与凸起部122的配合,压板110将滑块120限制在凹槽231内,保证滑块120在凹槽 231内装配的稳定,滑块120通过凸起部122在卡合空间内滑移。
42.在本技术其他实现方式中,压板110凸出设置于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 一面,即,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不开设所述凹槽231,两压板110的相对面相对突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与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之间的间隙形成卡合空间,滑块120的凸起部122嵌入该卡合空间内,以实现滑块120 在两压板110之间的滑移,而为保证后模板230与跳板240之间的紧密贴合,跳板240朝向后模板230一面开设有与压板110和滑块120相配合的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从而使得后模板230与跳板240合模时,压板110和滑块120可嵌设于该容置槽内。
43.在本技术又一实现方式中,参照图8,凹槽231底面远离滑块120一端凸出设置有定位件233,定位件233的数量为两个,间隔排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件233为螺丝,定位件233的设计,可使得滑块120沿拨块130移动至凹槽231内侧另一端时,滑块120与定位件233紧密贴附时,拨块130与滑块 120上的通孔121相配合而不分离。
44.而由于拨块130的斜导部132向一个方向倾斜,就需要计算好滑块120 与斜导部132接触时的临界值(临界状态),使拨块130顺利与滑块120上的通孔121合配。临界状态是指当滑块120移动至凹槽231内侧另一端时(即滑块120与定位件233紧密贴附时),参照图4和图9,开模完成时,通孔121 远离所述跳板240一端端口与所述斜导部132远离所述跳板240一端端面平齐,此时的滑块120与拨块130的斜导部132处于临界状态,超出临界状态,滑块 120便会从拨块130脱落,使双色模抽芯结构100失去抽芯功能,这也是后模板230开模时所移动距离的临界值,而后便是合模,拨块130与滑块120从临界值开始才会在拨块130的斜导部132斜度的迫使下慢慢回位。且拨块130 有行程限制是不会脱离滑块120,通过这样的方式滑块120可以在后模板230 与跳板240的开合过程中反复不断的在后模板230的凹槽231内活动。
45.在本技术一优选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图3和图8和图9,滑块120远离所述定位件233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弹性件123,在本实现方式中,弹性件123 的数量为两个,间隔排布,弹性件123为弹簧,弹性件123远离所述滑块120 一端抵接于所述凹槽231内壁,弹性件123与定位件233相对应,弹性件123 顶推、迫使滑块120与定位件233靠齐并紧密贴附,保证滑
块120与拨块130 处于临界状态但不超出临界状态。
46.双色模200所注塑成型的产品300的结构如图14所示,产品300的内部存在倒扣结构,双色模200需要用到设置于后模220内的内行位221来成型倒扣结构所需胶位,参照图11、图12以及图15,内行位221与产品300脱扣的驱动力来自铲基241,铲基241固定在跳板240上,内行位221与后模板230 上的后模仁(图中未示出)以及后模板230组成一个在双色模200的后模侧的可活动组件,此可活动组件向双色模200的前模210方向移动的同时,在铲基241的斜导轨的拨动下内行位221向一方向移动,最终内行位221与产品300 脱扣成功。
47.满足前面所述脱扣要求的双色模200结构需要在注塑开模时使得内行位 221与后模仁和后模板230组成的可活动组件有向前模210方向移动的驱动力,为提供该驱动力,本技术通过在后模220内增加顶推杆222来实现,具体地,参照图11和图12,顶推杆222依次穿过后模板230、跳板240并与顶针板250 连接,其中,顶针板250包括上顶针板251和下顶针板252,上顶针板251与下顶针板252层叠设置,顶推杆222穿过上顶针板251并与下顶针板252连接,上顶针板251与跳板240间隔排布,顶杆140与上顶针板251固定连接,在双色模200执行顶出命令时,顶推杆222带动下顶针板252、上顶针板251、顶杆140以及后模板230向前模210方向移动,以提供开模时供所述可活动组件向前模210方向移动的驱动力,顶杆140可作为顶推杆222顶推的辅助。
4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参照图11和图12,顶推杆222上套设有弹簧223,所述弹簧223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251朝向所述跳板240一面相抵接,所述弹簧22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跳板240并与所述后模板230朝向所述跳板240一面相抵接,弹簧223的使用使顶推杆222得到保护作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力量作用,保证双色模200能安全稳定的生产。
49.而顶杆140作为辅助,可随上顶针板251移动并顶升后模板230,如图6~图8以及图9所示,与所述弹性件123相抵接的所述凹槽231内壁中部向远离所述滑块120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234,所述凸出部234形状为槽体并与凹槽 231内侧连通,形成于后模板230朝向跳板240一面,凸出部234形成供所述顶杆140伸入的避让槽235。合模状态下,由于滑块120覆盖部分避让槽235 的开口且顶杆140与滑块120的底面相接触,顶杆140并未伸入避让槽235 内。开模状态下,由于滑块120已沿压板110滑移至凹槽231内侧另一端(远离凸出部234一端),避让槽235的开口端完全暴露,随着上顶针板251带动顶杆140上升,顶杆140远离上顶针板251一端伸入避让槽235内并与避让槽 235底面相抵接,随着顶推杆222带动上顶针板251继续上述,顶杆140在上顶针板251的带动下对后模板230进行第二次顶出行程以顶推后模板230,为后模板230的开模提供一部分驱动力。
50.当所述滑块120与所述定位件233紧密贴附时,所述顶杆140伸入所述避让槽235内且如图3和图9所示,顶杆140与滑块120之间存在间隙。
51.参照图5、图11和图12,双色模200还包括转盘201和间隔设置于转盘 201上的两个模组,每个模组包括前模210和后模220,每个后模220内设置两个双色模抽芯结构100,两个双色模抽芯结构100位于后模板230的后模仁两端外侧,而且两个双色模抽芯结构100的拨块130的倾斜方向相反,从而与双色模200的后模220旋转180
°
再注塑另一种颜色塑胶材料的动作相配合。
52.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色模抽芯结构及双色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