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1724发布日期:2023-02-28 22: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在役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衬非金属软管发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据资料介绍,应用翻转法内衬复合软管修复的旧管道可延长使用寿命30年以上。翻转法内衬复合软管修复旧管道是将带有防渗透层并浸有专用树脂的纤维增强软管作为新管道的成型材料,将旧管道作为新管道的翻转通道和成型模腔,采用专用软管输送器将软管翻转并送入旧管道内,使软管的树脂层贴附于被修复管道内壁,防渗层成为修复后的管道内壁表面。用加热法或室温固化法使衬管所浸树脂固化,形成牢固的钢塑复合管。
3.目前的软管输送器是采用密闭式容器,将浸过胶的软管放进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启动空气压缩机将气体注入装有软管的密闭容器使软管从密闭容器的出口翻出进入被修管道完成翻衬作业。受密闭式容器容积的限制,内置软管的长度受限,口径小的软管翻转需要的压力高,密闭容器就不能做的太大,容积太大承压能力低;口径大的软管翻转需要的压力低,但密闭容器也不能做的太大,容积太大刚性稳定性低,安装拉运不方便。因此,需要对现软管输送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除软管输送器与软管长度的约束关系,尽可能的减小软管输送器的尺寸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将软管外置,软管的翻衬长度将不受影响。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包括主筒体和软管,主筒体的一端与被衬管道密封连接,主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中央带有供软管穿过的口,主筒体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带有韧性的止逆挡片,止逆挡片的一端与主筒体内壁连接,止逆挡片的中间设置有“鱼嘴”,一对“鱼嘴”相抵靠,软管从两个“鱼嘴”之间通过,止逆挡片将主筒体在轴向上分隔成两个舱室,其中靠近端盖的一个腔室称为背压舱,靠近被衬管道的腔室称为正压舱,两个舱室分别连通有进气管路。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背压舱的主筒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中央带有供软管通过的口。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端盖的中央口处也设置有一对“鱼嘴”,软管从“鱼嘴”之间穿过。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正压舱上设置有控油管路,控油管路上带有控油阀门。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筒体的下方带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软管缠绕架,软管缠绕架位于主筒体外侧,软管缠绕在软管缠绕架上。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与现有的密闭式软管输送器相比较,本申请为开放式结构,软管外置,因此输送器的体积与软管体积不产生约束关系,有利于简化设备,也有利于增加软管的长度,软管长度增加有利于增加现场一次翻衬软管的距离,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
13.2.本申请的止逆挡片及两个“鱼嘴”使得软管具有单向前进的特征,背压舱和正压舱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以助“鱼嘴”单向限位和动力压差。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软管缠绕架;2、端盖;3、进气管路;4、主筒体;5、控油管路;6、连接法兰;7、被衬管道;8、负压舱;9、软管;10、正压舱;11、止逆挡片;12、隔板;13、背压舱;14、鱼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开放式-鱼嘴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包括主筒体4和软管9,主筒体4为开放式结构,软管9与主筒体4分开,软管9缠绕在软管缠绕架1上,软管9一端从主筒体4的中央穿过。
18.主筒体4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6与被衬管道7密封连接,并且将软管9的一端压紧。
19.主筒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2,端盖2中央带有供软管9穿过的口。
20.主筒体4内壁设置有带有韧性的止逆挡片11,止逆挡片11的一端分别与主筒体4内壁连接,止逆挡片11的中间设置一个“鱼嘴”14,两个“鱼嘴”14相抵靠,止逆挡片11呈钝角,钝角的尖部朝向软管9前进的方向,软管9从两个“鱼嘴”14之间通过,该钝角使得软管9具有单向前进的特征,阻止了软管9后退的可能。
21.止逆挡片11将主筒体4在轴向上分隔成两个舱室,为了便于区分,其中靠近端盖2的一个腔室称为背压舱13,靠近被衬管道7的腔室称为正压舱10,两个舱室分别连通有进气管路3,向正压舱10供气使气压推动软管9前进,向背压舱13供气使背压舱13和正压舱10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平衡以助“鱼嘴”14单向限位和动力压差。
22.为进一步的对软管9限位,所述的背压舱13的主筒体4内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的中央带有供软管9通过的口,隔板为钢制,具有一定的强度,用于起到阻挡的作用。
23.为进一步了对软管9限位,端盖2的中央口处也设置有一对“鱼嘴”14,在软管9通过时,“鱼嘴”14分离,在软管9后退时,两个“鱼嘴”14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抱紧,从而防止软管9后退。
24.为了降低翻软管时产生的摩擦力,在正压舱10的上方设置控油管路5,控油管路5上带有控油阀门,软管9前进过程中控油阀门保持常开模式,油脂由上至下滴落在软管9上,提升软管9的润滑效果。
25.主筒体4的下方带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支撑高度根据现场需要调节即可。
26.施工时,被衬管道7另一端与负压发生器连接,使被衬管道7内形成负压舱8;两个进气管路3与空压机连接,在进入管路上设置控制阀门,随时调整两个舱的气压,进气后正
压舱10处于正压状态,软管9在正负压差的作用下前进并翻进被修管道完成翻衬作业。
27.由上述可知,与现有的密闭式软管输送器相比较,本申请为开放式结构,软管9外置,因此输送器的体积与软管9体积不产生约束关系,有利于简化设备,也有利于增加软管9的长度,软管9长度增加有利于增加现场一次翻衬软管9的距离,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体(4)和软管(9),主筒体(4)的一端与被衬管道(7)密封连接,主筒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2),端盖(2)中央带有供软管(9)穿过的口,主筒体(4)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带有韧性的止逆挡片,止逆挡片端部带有“鱼嘴”(11),止逆挡片(11)的一端分别与主筒体(4)内壁连接,两个“鱼嘴”(14)端相抵靠,软管(9)从两个“鱼嘴”(14)之间通过,止逆挡片(11)将主筒体(4)在轴向上分隔成两个舱室,其中靠近端盖(2)的一个腔室称为背压舱(13),靠近被衬管道(7)的腔室称为正压舱(10),两个舱室分别连通有进气管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压舱(13)的主筒体(4)内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的中央带有供软管(9)通过的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2)的中央口处也设置有一对“鱼嘴”(14),软管(9)从两个“鱼嘴”(14)之间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压舱(10)上设置有控油管路(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筒体(4)的下方带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缠绕架(1),软管缠绕架(1)位于主筒体(4)外侧,软管(9)缠绕在软管缠绕架(1)上。

技术总结
一种KF-YZ管道内衬软管发射装置,涉及在役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主筒体和软管,主筒体的一端与被衬管道密封连接,主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中央带有供软管穿过的口,主筒体内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鱼嘴”,两个“鱼嘴”的一端与主筒体内壁连接,两个“鱼嘴”的自由端相抵靠且呈钝角,软管从两个“鱼嘴”之间通过,两个“鱼嘴”将主筒体在轴向上分隔成两个舱室,其中靠近端盖的一个腔室称为背压舱,靠近被衬管道的腔室称为正压舱,两个舱室分别连通有进气管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软管输送器体积与软管总体积互相牵制的问题,实现了快速翻管,也有利于实现长距离翻衬管道,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樊三新 李东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樊三新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