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匣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9589发布日期:2023-01-04 01:4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匣体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匣体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机匣体是武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所有的零件和部件均以机匣为本体,安装在其上面,从而构成一支完整的枪械。机匣体的形状精度要求较高,只有高精度的机匣体才能保证其余部件的准确装配。
3.但是,现有的机匣体模具存在以下缺陷:比如申请人在申请本实用新型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机匣体的注塑模具”,其申请号为“cn201420032911.8”,该专利在使用时上模具在合模和开启过程中的稳定性较低,且易发生瞬间下坠的危险情况,使其安全性较低,在弹出成型机匣体时,为瞬时冲击力,易对机匣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匣体模具。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匣体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下模具、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撑柱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电机,所述第一往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外围设置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底端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上模具顶部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支撑杆远离上模具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下模具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电机,所述第二往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顶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针。
6.进一步优选,所述滑块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有两组,可以更加稳定的带动上模具进行合模和开启工作。
7.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套、第一转杆均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双向丝杆左右两侧,方便带动上模具进行上下移动。
8.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螺纹套、第二转杆均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双向丝杆左右两侧,可以带动推板匀速移动,配合弹簧和顶针,可以将机匣体缓慢推出,使得机匣体不易受到损伤。
9.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模具内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提高滑套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弹簧、顶针均设置有多组,使得机匣体受力均匀,不易受到损伤。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第一往复电机配合电动伸缩杆,使得上模具在移动过程中受到两组力的作用,使得上模具移动的更为平稳,且不会出现瞬间下坠现象,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13.(2)通过第二往复电机启动带动第二双向丝杆转动,带动两组第二螺纹套相向移动,配合第二转杆,带动推板匀速向上移动,配合弹簧,带动顶针向上移动,即可将成型机匣体顶出,使得顶针对机匣体的推力较为平稳、柔和,使得机匣体不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14.图1为该机匣体模具的正视图;
15.图2为该机匣体模具的正视剖视图;
16.图3为该机匣体模具中滑套整体示意图;
17.图4为该机匣体模具中下模具内部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2、下模具;3、支撑柱;4、顶板;5、滑槽;6、上模具;7、进料孔;8、电动伸缩杆;9、滑块;10、驱动箱;11、第一往复电机;12、第一双向丝杆;13、第一螺纹套;14、第一转杆;15、支撑杆;16、滑套;17、成型腔;18、第二往复电机;19、第二双向丝杆;20、第二螺纹套;21、第二转杆;22、推板;23、弹簧;24、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2.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如图1-4所示的机匣体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置有下模具2、支撑柱3,支撑柱3设置有两组,支撑柱3顶部设置有顶板4,支撑柱3两侧开设有滑槽5,支撑柱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9,通过滑块9配合滑槽5,使得电动伸缩杆8可以平稳的带动滑套16上下移动,顶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0,驱动箱10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电机11,第一往复电机11配合电动伸缩杆8同步工作,使得上模具6合模的安全性更高,第一往复电机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12,第一双向丝杆12外围设置有第一螺纹套13,第一螺纹套13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4,方便带动上模具6上下移动,第一转杆14底端设置有上模具6,上模具6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上模具6顶
部开设有进料孔7,支撑杆15远离上模具6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16,下模具2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电机18,第二往复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19,第二双向丝杆19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20,第二螺纹套20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1,第二转杆21顶端设置有推板22,推板22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弹簧2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针24,通过第二往复电机18配合第二双向丝杆19,可以带动推板22匀速上升,配合弹簧23,使得顶针24对机匣体的推力较为柔和,使得机匣体不易受到损伤。
24.其中,滑块9与滑套16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8设置有两组,可以更加稳定的带动上模具6进行合模和开启工作,第一螺纹套13、第一转杆14均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双向丝杆12左右两侧,方便带动上模具6进行上下移动。
25.第二螺纹套20、第二转杆21均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双向丝杆19左右两侧,可以带动推板22匀速移动,配合弹簧23和顶针24,可以将机匣体缓慢推出,使得机匣体不易受到损伤,下模具2内部设置有成型腔17,滑块9与滑槽5滑动连接,提高滑套16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弹簧23、顶针24均设置有多组,使得机匣体受力均匀,不易受到损伤。
26.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启动第一往复电机11带动第一双向丝杆12转动,带动两组第一螺纹套13相向移动,配合第一转杆14,可以带动上模具6向下移动,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带动滑块9在滑槽5中滑动,带动滑套16沿着支撑柱3向下滑动,通过支撑杆15带动上模具6移动,通过第一往复电机11配合电动伸缩杆8,使得上模具6在移动过程中受到两组力的作用,使得上模具6移动的更为平稳,待上模具6合模完成后,从进料孔7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第一往复电机11和电动伸缩杆8启动,带动上模具6回到初始位置,第二往复电机18启动带动第二双向丝杆19转动,带动两组第二螺纹套20相向移动,配合第二转杆21,带动推板22匀速向上移动,配合弹簧23,带动顶针24向上移动,即可将成型机匣体顶出,此时工作人员可取下机匣体,此时上模具6上受到两组力的作用,使上模具6不会出现瞬间下坠现象,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最后第二往复电机18启动带动顶针24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上模具6移动的更为平稳,且不会出现瞬间下坠现象,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且顶针24对机匣体的推力较为平稳、柔和,使得机匣体不易受到损伤。
27.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