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79443发布日期:2023-10-08 15: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具体涉及内窥镜的腔道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1、内镜,亦称内窥镜,是一种多学科通用的工具,其功能是透过光学或电子成像,能对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弯曲管道或腔体深处探查。医用电子内窥镜加入器械通道后,除了原有的目视检查功能,配合多种专用器械,将内窥镜扩展为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工具。

2、如相应的器械通道配合相应的活检钳、高频电刀、穿刺针等等各式各样的器械能够完成手术操作。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器械需要反复进出器械通道,极容易给电子内窥镜的器械通道造成损伤。

3、因此,器械通道的损坏高居内窥镜维修的首位。与此同时,器械通道也是内窥镜洗消不彻底造成交叉感染的最大难点,这也已多年列入美国急救医学研究所每年发布的《十大医疗技术危害》中。

4、通过对内窥镜器械通道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器械通道都有或多或少的折痕损伤。这些折痕可能是由于病人的咬痕,手术中的折叠,或运输存放过程中的损伤造成的。这些折痕将会给内窥镜的使用带来两大隐患:(1)造成洗消的死角;(2)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折痕给通过器械通道的器械的移动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卡管。

5、即使这些折痕微小,但是由于器械与内窥镜上的器械通道之间的适配性高,并且在内窥镜使用过程中,相应的器械需要在器械通道中进行高强度的反复来回移动,而移动过程中器械将会与器械通道中产生折痕的部位发生摩擦;如此反复高强度的摩擦,将会造成器械通道严重磨损。一旦器械通道破损,液体流入内窥镜内部,造成电子部分或光纤部分损坏,维修费用更是十分巨大。

6、由此可见,及时的对内窥镜器械通道内的折痕进行修复尤为重要。但是现有内窥镜器械通道的维修方案,都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拆解后,换一个新的通道;然而由于内窥镜结构复杂,部件繁多,只有专业维修厂商能够实现,并且拆解费时,费用巨大。故而实际应用时,对于内窥镜器械通道内的一般折痕都置之不理,不到不能使用,不轻易更换,这也造成日常使用过程出现卡管,以及洗消死角这样的使用痛点。

7、故,如何在不拆解内窥镜的前提下,快速高效的对内窥镜器械通道内的折痕进行修复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内窥镜器械通道维修方案只能够拆解内窥镜,更换器械通道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并基于该修复器提供一种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法,由此来实现在不需要拆解内窥镜的情况下,高效且便捷对器械通道内的折痕进行修复,保证日常顺利使用,消除洗消死角。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包括热压头组件、输送管以及操作组件,所述热压头组件与塑料腔道内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所述热压头组件能够发热,并能够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进行热塑形;所述热压头组件安置在输送管的一端;所述操作组件安置在输送管的另一端,并控制连接所述热压头组件。

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热压头组件包括热压头与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安置在所述热压头中,所述热压头与塑料腔道内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能够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并进行热塑形。

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热固件以及发热模组,所述发热模组设置在导热固件中,所述导热固件安置在所述热压头中。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热压头的前端部设置有过渡段。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操作组件通过相应的导线连接控制所述热压头组件,所述导线穿设在所述输送管中。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法,采用热压头组件伸入到塑料腔道内,从内侧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

8、通过热压头组件对加热后的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进行挤压塑形,使得塑料腔道恢复。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修复方法实时监测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的加热状态。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修复方法通过操作热压头组件沿塑料腔道移动,以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

11、本发明提供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案,创新的从塑料腔道内部直接对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再从内部进行挤压与热塑形,从而使腔道恢复原来的尺寸,完成修复,高效且成本低。

12、本发明提供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案,应用于内窥镜塑料腔道的管道折痕修复时,在不拆解内窥镜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从塑料腔道内部直接对内窥镜塑料腔道的折痕区域进行加热,再从内部对加热后的折痕区域进行挤压与热塑形,使出现折痕的内窥镜塑料腔道区域恢复原来的尺寸,内壁平整,保证日常顺利使用,消除洗消死角。同时,整个修复时间短,不影响日常使用并且成本低。



技术特征:

1.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头组件、输送管以及操作组件,所述热压头组件与塑料腔道内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所述热压头组件能够发热,并能够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进行热塑形;所述热压头组件安置在输送管的一端;所述操作组件安置在输送管的另一端,并控制连接所述热压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头组件包括热压头与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安置在所述热压头中,所述热压头与塑料腔道内径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能够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并进行热塑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热固件以及发热模组,所述发热模组设置在导热固件中,所述导热固件安置在所述热压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头的前端部设置有过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其特征在于,述操作组件通过相应的导线连接控制所述热压头组件,所述导线穿设在所述输送管中。

6.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热压头组件伸入到塑料腔道内,从内侧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实时监测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的加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通过操作热压头组件沿塑料腔道移动,以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形成挤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器及方法,本方案采用热压头组件伸入到塑料腔道内,从内侧对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通过热压头组件对加热后的塑料腔道内待修复区域进行挤压塑形,使得塑料腔道恢复。本发明提供的塑料腔道热塑形修复方案,创新的从塑料腔道内部直接对待修复区域进行加热,再从内部进行挤压与热塑形,从而使腔道恢复原来的尺寸,完成修复,高效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费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施美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