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9087发布日期:2023-07-05 2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外壳、保护套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混合反应后生成的聚氨酯材料在模具中直接喷涂固化后自脱模完成,所述混合反应生成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具有呈液态、粘度低、流动性高、脱模性强的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直接使用本发明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喷涂成型手机外壳、保护套,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直接喷涂成型工序前,还包括利用热塑型材料生产手机外壳、保护套骨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成型材料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混合反应后生成,其中,所述多元醇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通过添加二甲基二[(新癸酰)氧]二甲基锡以在更大范围内调节聚氨酯材料的反应活性,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注塑侧注塑单元、喷涂侧注塑单元及互换式旋转平台,所述注塑侧注塑单元与喷涂侧注塑单元沿所述互换式旋转平台的周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注塑侧注塑单元及喷涂侧注塑单元均为分体式结构且注塑侧注塑单元及喷涂侧注塑单元彼此之间能相互合模;所述注塑侧注塑单元的注塑型腔表面与喷涂侧注塑单元的喷涂型腔表面为光滑表面或雕刻有花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内喷涂成型的手机外壳、保护套的喷涂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侧注塑单元包括喷涂侧后模及喷涂侧前模,所述喷涂侧前模设置有喷涂型腔,所述喷涂型腔的进深大于注塑型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内喷涂成型的手机外壳、保护套的喷涂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侧后模、喷涂侧后模分别与互换式旋转平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侧注塑单元及喷涂侧注塑单元均包含进料筒及加热送料机构,所述进料筒与加热送料机构连通,加热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分别与注塑侧注塑单元及喷涂侧注塑单元的型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内喷涂成型生产的手机外壳、保护套及喷涂成型方法,所述手机外壳、保护套具有良好的抗划伤能力(F‑3H)以及自愈合修复性能(可以抵抗高达德国仪力信20N划痕实验,室温下可以自动修复愈合),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及耐候性,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黄变现象,该方法直接在模具内一次注塑喷涂成型,可以获得最薄可达0.2mm厚度的手机外壳、保护套产品,满足5G手机对外壳、保护套更轻薄的要求,无需后续喷漆、电镀、包覆等工艺环节,工艺流程简化,工序效率提升,能够大大提高合格率的同事,生产成本可降低30%,而且由于省却了喷漆、电镀等工艺环节,真正可以实现VOC零排放,绿色环保无污染,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岐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