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P复合管及其缠绕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1475发布日期:2023-11-17 21:3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P复合管及其缠绕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drpo-p复合管,具体是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 p复合管及其缠绕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缠绕管是经常使用到的管道,起能够应用在各种苛刻的环境中,保证运输的稳定,drpo-p复合管在生产时,需要采用成型机来进行缠绕成型。现有的成型设备在缠绕成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芯轴,通过塑料挤出设备将管道挤出成型,然后配合缠绕工艺将复合带材缠绕到管道上,形成所需要的复合管。在缠绕时需要对芯轴进行脱模处理,或者在缠绕后对芯轴进行脱模处理,这两个过程是分开的,需要两个单独的设备去进行操作。因为芯轴是具有一定长度的,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完成对芯轴的固定同时,对挤塑成型的管道施加推动力;但是缠绕机构中只有夹持定位机构,只能实现力的相向运动,无法完成的力的相背运动,进而在缠绕机构中无法完成脱模。而且二者结合在一起难度较大。

2、因此,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需要一种方便在缠绕之后就可以完成对芯轴脱模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p复合管及其缠绕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p复合管,包括:

4、经过硅烷、钛酸酯处理的玄武岩纤维、聚烯烃熔体、以及钢带;

5、通过仿真计算将表面处理过的玄武岩纤维带纵横编织成带,利用塑料挤出设备,以挤出涂覆工艺,将玄武岩纤维带与聚烯烃熔体充分浸润,制备玄武岩纤维/聚烯烃复合带,通过模具将聚烯烃、钢带及玄武岩复合带,以复合挤出工艺,制备出多层增加复合带材;将多层复合带材缠绕成型drpo-p复合管。

6、为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玄武岩纤维增强聚烯烃drpo-p复合管的缠绕成型装置,该缠绕成型装置包括:

8、底座;

9、放线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在缠绕过程中对复合带材的防线;

10、缠绕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于所述放线机构的一侧上;

11、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缠绕机构上,通过调节展开的面积大小来对芯轴或缠绕在芯轴的管道进行固定。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相对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一端为固定设置、另一端为可在底座的顶部滑动设置。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可移动的所述支撑面板上开设有放置槽,固定的支撑面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圆盘,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沿着圆周均匀分布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圆盘上且沿着径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在远离导向槽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导向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移动块在远离所述导向槽的两侧开设有辅助槽,且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两侧设置与可延伸至辅助槽内部且与所述辅助槽滑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承接杆。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承接杆与所述支撑杆为转动连接设计,且所述承接杆为z字形设计,所述承接杆包括旋转部和受力部。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圆盘相对转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贯穿槽,所述推动块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穿过贯穿槽与贯穿槽上转动连接的滑动辊搭接。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固定的所述支撑面板上设置有可单向转动的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上开设有个数与所述移动块相对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向着导向盘的圆心处弯曲,并且通过固定杆将弧形槽与移动块连接,所述固定杆与弧形槽为滑动连接。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固定的所述支撑面板上的外侧设置与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杆分别贯穿支撑面板、导向盘、圆盘延伸至套筒的内部与推动块连接。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滑动块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在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卷架,所述收卷架为八字形状,且一端为开口,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开口处的距离大于连接处,所述收卷架上设置有受力轴。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收卷架两端固定安装有开设有槽腔的固定块,一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铰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在靠近另一个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受力轴转动连接,所述受力轴上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搭接块,搭接块与受力轴转动链接,且搭接块可以搭接在与其靠近的槽腔中。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通过将缠绕挤塑成型管道的空心芯轴一端套设到承接杆上,然后控制承接杆沿着圆盘的半径向外移动,即移动块在导向槽的内部向外滑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拉伸使其具有弹性势能;当承接杆向外扩展与空心芯轴的内壁接触时,因为芯轴圆周外形的存在,承接杆会对芯轴产生外扩力,从而可以对芯轴进行固定。而芯轴的另一端可以放在放置槽上,再通过定位机构将放置槽上的芯轴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芯轴的稳定固定效果。为后续步骤中的缠绕工作提供方便。

22、2、本发明,通过旋转承接杆来使得受力部调整到圆盘的外侧,此时,在原始位置下的多个承接杆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加,这样就可以将带有塑料管道的芯轴整个放入到目前承接杆所形成的空间中,当调节承接杆向下挤压复位弹簧时,受力部可以对外侧的塑料管道施加压力,从而进而对管道进行位置进行固定。

23、3、本发明,当推动块向外移动时,推动块带动连接杆在贯穿槽的内部滑动,并且因为连接杆与推动块铰接的关系,随着推动块向外的移动,可以带动连接杆在贯穿槽的内部滑动,当贯穿槽的最外端通过滑动辊限制连接杆平移时,可以让连接杆向周围扩张,即多个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增加。此时因为在上述过程中,受力部已经将外部的管道进行固定,此时随着连接杆的向外扩张可以将内部的芯轴固定,当驱动机构可以带动圆盘转动时,因为推动机构是固定的,此时就可以实现管道与芯轴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可以更加方便抽芯。抽芯之后,再对管道进行缠绕,避免在缠绕成型之后,由于缠绕的作用下,芯轴在复合带材缠绕的作用下,与管道之间的作用力增加,难以抽出。采用本装置生产出的复合管内部更加光滑,且密度更加均匀。

24、4、本发明,当需要进行抽芯时,可以通过操作驱动机构带动圆盘在支撑面板上逆时针转动,此时因为导向盘在此方向上无法转动,因此固定杆会在弧形槽的内部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移动块向圆盘的圆心处靠近,进而实现了承接杆对外部管道的夹持固定。而当完成抽芯之后,将承接杆转动,使其向内分布,并插入到抽芯之后的管道内部,此时驱动机构带动圆盘顺时针转动,而导向盘也会同步转动,此时随着圆盘的转动,产生离心力,移动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承接杆向外扩展,可以在缠绕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固定,并且在内部的固定,不会影响复合带材的缠绕。

25、5、本发明,使用之前,可以将受力轴以铰接轴为转动点向上转动,此时搭接块脱离槽腔,收卷架的开口处于打开状态,将收卷好的复合带材卷套在受力轴上,然后操作与上述相反,即可实现将复合带材卷更加快速的放在收卷架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