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6601发布日期:2023-11-22 18: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件取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夹持件(2)、吸附件(3)和移动组件(4),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注塑件,所述吸附件(3)用于吸附注塑件表面,所述移动组件(4)用于带动夹持件(2)和吸附件(3)相对机架(1)移动,以使得夹持件(2)和吸附件(3)朝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第一支架(11)、设置于第一支架(11)上的第二支架(12),以及设置于第二支架(12)上的第三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2)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架(11),所述第三支架(13)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支架(12),所述夹持件(2)和吸附件(3)设置于第三支架(13)上,所述移动组件(4)用于驱动第二支架(12)沿第一支架(11)长度方向往复滑移,所述移动组件(4)还用于驱动第三支架(13)沿第二支架(12)长度方向往复滑移,所述移动组件(4)还用于驱动夹持件(2)和吸附件(3)沿第三支架(13)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13)上设置有连接块(14),所述夹持件(2)和吸附件(3)转动连接于连接块(14)上,所述移动组件(4)还用于驱动夹持件(2)和吸附件(3)相对连接块(14)转动,并固定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3)包括吸盘(31)和抽气件(32),所述吸盘(31)其中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注塑件表面相贴合的吸附口(311),所述抽气件(32)用于抽取吸附口(311)处的空气,使所述吸附口(311)处形成负压;所述吸附件(3)还包括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设置于吸盘(31)上,且用于开合吸附口(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转动连接于吸盘(31)外围,且所述防尘罩(5)侧壁开设有用于与吸附口(311)相连通的连通口(51),所述吸盘(31)上设置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用于固定防尘罩(5)相对吸盘(31)的转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内壁设置有第一气囊(56),以及与第一气囊(56)相连通的第二气囊(57),所述固定件(6)包括限位弹簧(61),所述限位弹簧(61)处于形变状态,所述限位弹簧(61)其中一端连接于吸盘(31),另一端抵压于防尘罩(5)内壁,且所述第二气囊(57)插设于吸附口(311)内时,所述第一气囊(56)受限位弹簧(61)弹力作用而被抵压于吸盘(31)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57)表面设有刷毛(58),所述刷毛(58)远离第二气囊(57)的一端用于在第二气囊(57)插入吸附口(311)内时抵触吸附口(311)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内壁设置有用于与吸盘(31)表面相贴合的冷却层(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内壁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气囊(52)和第四气囊(53),所述第三气囊(52)设置于防尘罩(5)靠近连通口(51)处的侧壁,且所述第三气囊(52)沿连通口(51)周向设置,所述第四气囊(53)贴合于所述防尘罩(5)靠近冷却层(55)处的侧壁,且当所述连通口(51)与所述吸附口(311)相连通时,所述第三气囊(52)抵压于所述防尘罩(5)外部,且所述第三气囊(52)内的部分气体受挤压而进入第四气囊(53)内,以使得所述第四气囊(53)贴合于所述冷却层(55)与所述吸盘(31)外表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件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1)表面设有用于抵压第三气囊(52)的对接环(312),所述对接环(312)表面设有让位弧面(31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件取料装置,涉及取料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持件、吸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注塑件,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注塑件表面,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夹持件和吸附件相对机架移动,以使得夹持件和吸附件朝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具有使得取料装置得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注塑件的取料,提高对注塑件的取料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鑫诚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